中新网评论:陪酒不是“文化”,是恶习

记者:李金磊

原标题:《坚决向丑陋的“陪酒文化”说不!》

中新网评论:陪酒不是“文化”,是恶习

此次事件中,畸形的“陪酒文化”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被公众痛批“恶臭”。

根据当事女员工的自述,虽然自称酒量不好,但是吃饭期间,还是被人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工作名义来劝酒,让人不敢拒绝,不能拒绝,导致后来很快就醉酒无意识了。

事实上,丑陋的“陪酒文化”引发的类似事件屡见不鲜。今年初,广东佛山一房地产公司的23岁女员工被上司带去喝酒开房后身亡;2020年,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一新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

现实生活中,有的单位招聘员工的时候甚至会明确要求能喝酒;职场中,很多人也遭遇过被劝酒、被逼喝酒的经历。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2018年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3%的受访者有过被劝酒的经历,74.0%的受访者被劝酒时推脱不过就接受。70.7%的受访者认为喝酒应本着自愿原则,不贪杯不劝酒。

为什么被厌恶的“陪酒文化”积弊难除?中国是人情社会,讲究“无酒不成席”,喝酒可以活跃气氛、拉近距离、促进感情,但是在病态和扭曲的酒桌环境下,酒异化为权力彰显的介质,变成一种服从性测试、一种诚意测试。

在一些手握权力的人看来,酒量等于业务量,喝与不喝是态度问题,喝酒成为考量员工能干与否的一种“标准”。以喝酒来画圈考验,逼不喝酒的人去喝酒,逼不能喝太多的人多喝酒,背后是管理权的越界与异化,足以滋生更多偏离职场的不良因素。

而这种畸形的酒桌和职场潜规则下,不喝酒就被视为不给领导面子,不懂规矩,不通人情世故。作为弱势一方的员工,为了避免遭遇职场霸凌和孤立,影响前途,缺乏说不的勇气,只能无奈从命,轮流敬酒、拼命喝酒,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酒局和职场文化,令人窒息。

更令人可怕的是,一些拥有优势地位的男性会在酒桌上故意灌女性的酒,企图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丑陋的“陪酒文化”一日不根除,类似事件恐怕仍会不断发生。所以,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应该坚决向丑陋的“陪酒文化”说不。

抵制丑陋的“陪酒文化”,也需要多方发力。诚信与尊重才应该是职场的内涵,企业应该自查自纠,提倡和建立清正的企业文化,不能让“陪酒文化”大行其道,对于管理者利用权力让下属陪酒的行为也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完善员工的保护机制,如果任由“办事要靠吃喝”的歪风盛行,企业也难谈长远发展。

对于员工来说,自身也要学会抵制和拒绝陪酒,敢于说不,善于说不,掌握拒绝陪酒的说辞和方法,学会保护自己。

当然仅靠企业自律和员工自我保护还不够,抵制不良的“陪酒文化”,还需要全社会形成不劝酒、不逼酒的风气,另外,还应该靠制度甚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

只有形成了不劝酒、不逼酒良好的大环境,有了制度和规则的撑腰,更多人才能勇于说不,丑陋的“陪酒文化”才有可能得到遏制。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5858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