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饭圈文化”已成沉疴痼疾,变质土壤何时回归正常

这些“饭圈”做的事,都促使舆论对“非理性追星”进行了持续的批评,社会对粉丝所做的过分之事也给予了一定的压力,但多年下来,“非理性追星”现象并未见刹车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嫌疑。

https://www.ccdi.gov.cn/toutiao/202108/W020210805236235145928.jpg

这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其一,因为加入饭圈的多是年轻人,其中有不少还未成年,他们与主流舆论之间,存有天然的代沟,诸多对他们的规劝与提醒,并不能很好地到达他们那里,这需要与他们有更直接接触与交流的家长,给予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把注意力从单一的追星那里分散出去。

其二,“非理性追星”处在一个灰色地带,这种行为虽然时而对公共秩序造成影响,也损害了明星作为普通人的隐私权,虽然令人反感,但确实也未达到违法、犯罪的地步,秩序维护部门或者执法部门不能主动去干涉,这给私生饭造成了一种印象:即便事情做得过分点也没关系,反正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惩罚。

其三,部分吃“流量”饭以及依靠私生饭赚钱盈利的明星,对“过度追星”行为,一直有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当下机场追星、鲜花接星、哭晕追星等行为,早期就曾被曝光,是一些经纪公司在背后组织的“职业粉丝”所为。现在,这一做法已经让数量不菲的粉丝,变成了私生饭,明星与经纪公司的乐见其成,对于“过度追星”的泛滥是有一定责任的。

“饭圈文化”已成沉疴痼疾,即便在当下如此大的整治力度之下,仍有“饭圈”粉丝发出要“集资拯救哥哥”,仍有某品牌借势营销说“坏人也需要机会”,类似这样挑战公序良俗的言论,自然遭到了主流声音的强烈反对,但此怪现状的产生,表明“饭圈文化”积重难返,需要全面搞清楚它的状况,才能让至今还沉迷病态追星的粉丝找回理性。

“饭圈”的形成,以及这一畸形文化的影响深远,是一次集体的、庞大的、复杂的“工程”。在诸多声音的剖析之下,人们大概已经了解到,这是资本通过塑造一种娱乐形态,并以此为外衣,构建一套隐秘又稳固的商业模式,并且随时修改完善,使之成为日进斗金的牟利工具。

“饭圈文化”不断扩张,最大的秘密,其实应该在于操盘者对于舆论利器的使用,无比得心应手。可以这样认为:舆论先行,是娱乐资本打开诸多通道的“钥匙”,尤其体现在产品(节目+流量明星)方面,娱乐资本在舆论营造上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方法——编造某种时髦的概念,捆绑某个当下的流行,非常牵强地凑近社会主流价值,以赢家通吃的姿态,完成一种娱乐理念的输出甚至侵略,最终目的是为了占领粉丝的情感与大脑,把粉丝变成他们的“韭菜”。

“饭圈文化”是一种青少年亚文化,背后的运营者深知这一文化形态永远无法取代主流文化的位置,因为选择在暗处生长,以蚕食的方式来逐渐挤占主流文化,是他们的主要操作手段,因此人们经常会看到,“饭圈文化”会与主流文化处于一种“共舞”状态,有时候“饭圈文化”还会以“取悦”的低姿态来获取主流文化的容忍,来换取收割“韭菜”的某种合理性……正是因为运营者深谙这种把浑水与清水搅拌在一起的技巧,才使得“饭圈文化”一直附着于社会肌体,成为难以去除的组成部分。

“饭圈文化”通过责任分解,由一个个粉丝来承担它的“罪与罚”,所以这些年来每当重拳举起,却发现多数时候都打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多少都令人有些心疼的年轻粉丝身上,偶尔会具体到某个公司、某一平台那里,但这些公司和平台都会通过道歉、停播等方式及时止损,通常会让事情不了了之。

抑制“饭圈文化”,除了相关必要的整治办法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是以舆论对舆论,通过深入的报道,用真实、理性的声音与观点,

像剥洋葱那样剥开“饭圈文化”的层层包裹,让公众看到“饭圈文化”内里的不堪,让这块变质的土壤,重新回归正常。

事实表明,“吴亦凡事件”给饭圈文化与粉丝文化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除了少数“脑残粉”还在抱团“救哥哥”,不少粉丝开始反思自己的追星历程,主动脱离饭圈,不再追星。再加上各平台对非理性追星行为的重视,娱乐圈的乱象开始被逐步遏止。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5998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