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汽流通协会的数据,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全年产销达2200万辆,1.37亿汽车的后市场服务,真是“想想就令人激动啊”。
再反观中国汽车后市场现状:业内秩序混乱,抗风险能力差,无品牌,无革新,发展滞后。不过困局同时也意味着商机,多数互联网创业者想要切入后市场,正是因为“需求高,服务差”。
回到主题,为何养车服务能成为众多创业者的第一选择呢?
在笔者的了解下,其实后市场中的汽车配件市场是相对好做的,因为所有产品都是可以被准化,反倒是洗车,维修,美容这些养车服务要切入进去要难得多,因为服务是一个非标准的产品。
不过,一位创业者向笔者说“我们真正想要做的正是非标准养车服务,而像养车无忧,车蚂蚁等大多数平台都偏向于标准产品线上购买。而用户更习惯的,或者说是真正想要的是养车服务而非配件销售。”
那又为何选择“洗车”作为切入养车服务市场的首选呢?
从市场来讲,洗车服务的使用频度和价格决定了这一方向。很多人对洗车到底是不是车主的刚需存在不同看法,但是一般车主确实会每月有一两次洗车,并且洗车成本不高,对于车主,固定频次的洗车他们在经济上也能接受。而其他美容性的服务,如漆面封釉,镀膜和划痕修复这些服务,这些普遍具有一次性,突发性,价格高等不利因素。
从创业者本身来讲,洗车成本低意味着前期投入不大,像养车点点这类企业通过一元洗车,免费洗车为噱头吸引客户使用,能够很快培养起用户在App上养车的习惯。吸引到用户之后,再拓展到养车的其他方面,如维修,保养,救援等。
采访过几家做洗车的创业公司后,笔者也注意到很多创业者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洗车是个相对好做,低成本的切入方案,也能很好的给线下汽修店,汽车美容商带来很好的引流效果。努力打造一条“优惠洗车——线下流量——用户习惯和好的体验——其他养车服务”良性服务循环,不过现实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有观点指出,后市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LBS+高忠诚度。LBS是互联网很擅长的方面,但是现在一味追求快速扩张,大力度的补贴可能会带来用户量的短期上升,但无法提供用户黏性。一家与洗车应用合作过的车行老板称,补贴时客流确实提升了很多,但是一取消,立刻回落。
此外,客流的一味增加也不是洗车店老板愿意看到的,很多人因为洗车排队等待时间太长而放弃,这一方面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对一些老客户的忠诚度造成伤害。
即使是都以洗车切入后市场的创业者,他们的目标也都不一样,有的纯粹想成为一个“大众点评”那样的平台,将线下的信息透明化,直观的给消费者。有的布局更大,他们想成为汽车的终身管家这样的角色,根据车型提供个性化的养车服务。还有创业者把注意力放在线下,他们想要用标准化规范后市场,或建立线下连锁店,或设立标准化的加盟制度。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