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搜索引擎的角度看,藏身于手机App、浏览器里难寻踪迹的图文影音等内容,可称为“移动原生内容”。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专门为手机“消费”而生产的内容。
举个例子,手机拍摄的短视频,在 App 里“消费”比在网页上更方便。Twitter 旗下的短视频社区 Vine 就是这样的产品,国内与之对应的是新浪微博的秒拍。Vine 和秒拍生产的短视频接近“移动原生内容”的形态。它们有个特点——百度们搜不到。
像这样的“移动原生内容”还不是特别多,所以百度等传统搜索巨头有所布局,但没投入足够精力来做。毕竟当“移动原生内容”越来越多,“应用内索引”技术才会越来越重要嘛。目前,巨头的进展是沿袭网页搜索的办法公布一套标准规范,如果你的 App 遵循这套标准来开发,我就能把你的内容收录进来。
现实就是,没威逼或利诱的情况下,App开发者通通不鸟这套标准。只能另辟蹊径。
据豌豆荚CEO王俊煜透露,这家在普通人眼中被贴上“Android 应用商店”标签的创业公司,自2010年创立之初,就立下了要做手机原生内容“搜索”的目标。2014年初,以目光长远著称的、曾投资阿里巴巴的软银孙正义巨额投资豌豆荚,正是被“移动内容搜索”的目标所打动。搜索加引号,是因为王认为手机上的搜索不是电脑上“关键词+搜索框”的形态。那是什么?他们正在寻找答案,「豌豆荚一览」是最新的尝试。
回头看百度搜不到的秒拍App。若你懒得安装这个App,但又不想错过里边的热门视频,那么通过豌豆荚一览可直接查看秒拍的“热门”栏目。感兴趣的话,可以“添加”秒拍App,每当有新的热门短视频上线时,豌豆荚一览会及时帮你收录。
作为应用商店,豌豆荚把数以百万计的App们聚集到一起。作为效率工具,豌豆荚一览负责把部分 App 拆开,抽取出最新内容。当你添加了好多个媒体的App后,一览变成新闻聚合器。当你添加了好多个短视频的App后,一览变成视频聚合器……按照王俊煜的说法,一览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它目前还不关心给这些内容排序的事,就是让这些内容按时间倒序以瀑布流的形式出现,方便用户“刷”完所添加应用的最新内容。
继续从搜索引擎的角度看,一览证明豌豆荚能实时抓取到部分 App 里的部分内容了。若换成应用商店的角度看,“应用预览”功能证明豌豆荚有实力给死气沉沉的行业带来活力。喊得很凶的“应用内搜索”技术,开始吹响为民所用的号角。
根据最新的数据,豌豆荚一览收录了500多个内容型App,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提供有品质的内容。目前收录App增长的速度大概是每周15个,跟搜索引擎收录网站的速度相比慢得多。但王俊煜说 Google 做了三四年,也不过在 Google Now 里整合了 100 多个App,他对目前的收录速度感到乐观,规模化收录指日可待。
不能否认的是,豌豆荚一览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为其收录的 App 并不全是“移动原生内容”缔造者,有些 App和网页上的内容完全是重叠的(媒体App),有些App是将网站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知乎日报)……如果内容全是App里独一份,百度和今日头条们只能干瞪眼,那么一览显然是另一番美妙光景。
尽管如此,很多跟王俊煜相似的重度内容消费者和技术爱好者,面对豌豆荚一览至简的优雅设计已经大呼过瘾。
从技术上看,在一个App里查看另一个App里的内容,本身就会产生一些奇妙的事——因为一览同时支持 Android 和 iOS 平台,所以 Android 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查看 iPhone 独占应用的内容(反之亦然);某些不在墙内的应用,也可以通过豌豆荚一览解解渴(比如 Instagram 官方账户的更新内容)。这些算是意外之喜。
总结一下,豌豆荚能抽取出部分 App 里的部分内容了,在“应用内索引”技术上取得了进展,而「豌豆荚一览」借此技术提供了在一个地方看完多个 App 里内容更新的工具软件。如果这些内容全都是百度们搜不到的“移动原生内容”,豌豆荚就牛了;好在大部分人都觉得“移动原生内容”的比例会迅速增加,干得好的话,豌豆荚定会很牛。
事情还没完。既然是“应用内索引”,总不能以为搞定了几个内容型App就完事。豌豆荚内部将 App 分为内容型和功能型两类,当然同一个 App 也可能具备这两种属性。以猫眼电影App为例,它的资讯栏目作为内容被豌豆荚一览收录。但它能买票这件事就属于功能了,豌豆荚还想在你团购的电影开场前帮你叫辆滴滴,做点儿 Google Now 级别的事儿……这是后话了。
对话产品家,发现隐藏在产品背后的匠心
「唯物」是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打造的产品报道品牌,微信公众号:okweiwu
。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