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本周锋闻:Tesla中国裁员最劲爆

本周智能驾驶领域发生了蛮多大事,足足称得上智驾史上的“多事之周”。先是柴静的“穹顶之下”引发了汽车空净、汽车污染的一系列后续话题,再是企鹅高调放风要涉足无人机了,最后周六的时候,Tesla曝出“中国区将裁员”30%的重大新闻,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详情。

“穹顶之下”引发的一系列后续话题

《城市雾霾无可奈何,车内“霾”不容小觑》

伴随PM2.5、雾霾等概念逐渐别公众所了解,人们也开始关注起自己生活的环境大气质量究竟如何,也越来越在意室内外空气质量问题。

继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在网络上热播之后,更是引发了全民对大气污染的的广泛讨论,就在大家都在讨论城市雾霾是,另一个话题也悄然而至车内“霾”。

车内“霾”?什么鬼?

车内“霾”,顾名思义就是代指汽车内部的空气污染。借助柴静视频里的部分数据资料,或许对我们弄清楚车内“霾”很有帮助。

智驾本周锋闻:Tesla中国裁员最劲爆

十年之间,我国机动车增加数量为一个亿。

……

……

相关的还有“穹顶”之后快的推拼车功能,是否值得一试?

                   《穹顶之下》对空气净化市场的推动与毁灭

腾讯涉足无人机 好一个美丽的烟雾弹

昨天各位即将就寝之时,无人机行业传来一条BAT“捣局”新闻,腾讯将和深圳九星智能航空合推一款四旋翼无人机,预计5月份将登陆京东。

智驾本周锋闻:Tesla中国裁员最劲爆

“该产品售价可能为5999元,预计5月初将登陆京东,后续还会在线下渠道开卖。据悉,腾讯无人机的合作商是此前一直做军用无人机的九星科技,双方的合作模式为九星科技负责技术,腾讯负责推广。”

跟往常一样,一个新兴行业一旦有BAT入局的消息传开,大家潜意识里会觉得有种兵荒马乱的感觉,觉得BAT肯定要让这个市场产生一些变化,或格局,或资本,又或者发展速度, 总之不会是不痛不痒的过隙白驹。

但是各位当事人的回答,却比我们想象地要冷静地多……

零度智控CEO“腾讯的重心在后面的视频分享和社区平台上,对前端的设备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

亿航某产品经理“腾讯我倒是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小米(的飞米)”。

某无人机业内人士“无人机其实是很专业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搞定的,腾讯若高调入市,硬件很可能并不是重点,看重的很可能是航拍视频分享社区的潜力。”。

大疆那边,目前还未收到当事人回应,不过按照大疆“在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市场,其占据约70%的份额,美国是大疆的第一大市场”这一客观事实,它的头号对手暂时应该是连线杂志前总编辑和原大疆北美CEO科林基恩撺掇的3D Robotics公司,后者被传最近完成5000万美金的新一轮融资(关于大疆和基恩的恩恩怨怨大伙可以百度去自行脑补)。

特斯拉中国区裁员30%

据《华夏时报》报道,

特斯拉中国区本次裁员数量占总人数的30%以上,原因是业绩状况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最初的目标相差甚远。这条消息今天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对于裁员“风暴来袭”的消息,特斯拉中国的内部员工向《AutoR 智驾》表示:“我和身边一起工作的团队及其他部门对应的同事都在,大家工作气势都很不错。”特斯拉中国究竟有没有出现裁员“风暴”?下面是《华夏时报》报道全文,供大家参考判断。

智驾本周锋闻:Tesla中国裁员最劲爆

“我刚刚离职。”3月3日,曾跟随首任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郑顺景进入特斯拉,担任业务总监的沈琪在短信中确认了离职消息。而在这位最早参与特斯拉中国团队的“元老”离任的背后,是特斯拉中国区正在进行的一场大规模裁员行动。

“除技术支持和采购部门,其余包括市场、公关、法务、行政和销售系统几大部门都在裁员,至少裁掉30%以上员工,春节前已经完成了一部分(裁员),现在还在继续。”3月3日,有特斯拉中国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独家透露。

不仅如此,与裁员行动几乎同时令特斯拉高层头疼的是中国区高企的库存。在2014年进口量和上牌量之间高达2300辆的数字落差中,库存或占据着绝对比重。

“通常情况下,实行订单生产、个性化配置,订金收取不应低于10%。因此即便在特斯拉中国内部,实行1.5万元的订金的制度也是饱受担忧和诟病的。”前述特斯拉中国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订金制度是美国总部严格要求并保持全球统一的。”高居不下的库存量终于触动了特斯拉美国总部的神经,而后中国区订车金额被调整至5万元。

其实,特斯拉中国区也曾尝试通过天猫等第三方销售渠道消化库存,却被特斯拉总部以不得改变其直销模式的禁令而终止。

“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电动车的电池应时常保持有电状态,长期作为库存积压很可能带来电池的安全和寿命问题。”前述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斯拉没有自己的仓库,积压的库存只能以租库形式解决,仓储费用并不轻松。”但显然,美国总部强行堵住中国区得之不易的舒缓库存压力出路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中国区库存积压的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特斯拉总部在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区始终不愿放权。“特斯拉总部从未给过中国区多大的决策权,尤其涉及到财务、金融等事项上,连中国区高管都只能过问不能决定,在人事任命上中国区的话语权也非常小。”一位特斯拉中层管理人士曾对本报记者坦言。

2014年,特斯拉美国总部先后三次提出对中国区的销量目标,数字从3000辆到5000辆,最后高达10000辆。显然,最后只完成30%销量的中国市场没有达到总部预期。2014年初和年末,两位分别离开岗位的中国区高管各自为市场业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买单。中国区中高层团队频繁“洗牌”的状况也或多或少体现着美国总部问责制的简单粗暴。

如何化解特斯拉在中国的困局,解铃还须系铃人。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627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1日 03:26
下一篇 2021年8月11日 0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