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雷锋网 & AI掘金志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在杭州召开。
峰会现场,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副总裁余虎发表了题为《智能进化,安防进入新时代》的演讲,这是华为安防在2018年业务整合后,首次在安防行业论坛上解读其业务战略。
2018年,华为将智能安防业务升级为公司的战略,同时在2018年底完成了研发资源的整合,成立了全新的智能安防产品线。华为认为,过去安防产业的核心是围绕着视频业务展开的,而面向未来将围绕着数据和智能展开,整个安防产业将实现智能进化。
余虎将华为的智能安防总结为三点:全栈、全智能、全场景,并介绍了华为的安防布局。在端侧,布局芯片和软件定义摄像机;在边缘和中心布局智能视频云平台;在上层布局大数据云平台以及智能指挥平台。
华为非常清楚,单靠自己不可能支持好所有的行业场景,所以余虎谈到,华为致力于做开放的黑土地,业务场景则依靠生态来实现。
为此,华为发布了沃土计划、开发者社区、合作伙伴大学、服务赋能等合作计划,在算法、应用、服务等多个层面与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华为最终希望为行业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平台,成为“Huawei Inside”,为合作伙伴提供真正可靠的技术。
以下是余虎的现场演讲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修改及编辑: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华为公司的余虎。
大家都知道华为公司一向做事比较低调,很少出席公开活动,今天参加雷锋网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也是我们第一次对外公开我们的智能安防业务布局。
华为其实从2012年就开始投入安防领域,但由于对外宣传很少,所以外界知道的不多。
今天是华为第一次参加业界比较有影响力的AI安防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对华为的智能安防业务加深了解。
过去的七年时间,整个安防产业已经从“看得见”,走到了今天的“看得清”和部分“看得懂”,但是这些够吗?远远不够。
对于公共安全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事前的“预测、预警、预防”,将风险在早期阶段就消除掉。因此,不光要“看得见”、“看得懂”、还要“看得远”,这里“远”是时间上的概念,是指可以从现在看到未来,能够预测。
安防产业正面临一次巨大的产业升级,这个升级来自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当然还叠加了物联网、大数据、新的硬件算力上的进步。
过去几十年IT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摩尔定律。今天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实际应用的情况离我们想象中还有一定差距,大部分行业、企业现在还很难从人工智能中获取到真正有效的价值,其核心问题来自于现在的人工智能成本太高了。所以我们要打造“普惠AI”,真正推动整个产业升级到智能安防,这是我们对整个产业的理解。
基于这个理解,在2018年初,华为公司对整个智能安防业务做了战略调整,同时在2018年底完成了研发体系的整合。所以2018年大家看到了华为的一些改变,比如我们推出了“五星”系列软件定义智能摄像机,我们提出了iCAN安防智能指数来对整个产业的智能发展情况进行度量,另外我们的大数据和云平台在政府行业已经做到了第一,今年年初我们的软件定义摄像机获得了Frost & Sullivan全球创新大奖。这些是我们过去一年取得的一些成绩。
面向未来,我们希望为我们的客户、整个产业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智能安防,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开放的联合众多生态的黑土地,把所有的数据真正汇聚到一起,实现应用的百花齐放。我们认为,过去安防的核心是围绕着视频业务,未来将以数据为核心,实现数据驱动、智能驱动。
基于这样的愿景,传统的安防技术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把华为在ICT技术上的积累,包括芯片、传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源等在内的技术应用到智能安防领域。
华为过去一年陆续发布了很多芯片,有“昇腾”人工智能芯片,有“鲲鹏”基于ARM的通用计算芯片,有手机上的麒麟芯片,5G芯片等,后面陆续还会有很多芯片会发布。
华为有最领先的传输技术,我们就是做联接起家的,包括光网络、5G、微波、IP等,在5G方面我们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我们打造了华为全栈云,华为云已经领跑国内政务云市场和政务大数据市场。
另外安防有很多领域都和能源有关系,华为在通信能源、数据中心能源、逆变器领域也已经做到世界第一。
我们会把以上所有的技术,跟摄像机和视频平台结合在一起,做一个不一样的智能安防。
那我们的智能安防有什么不一样呢?华为的智能安防有三个关键特点:全栈、全智能、全场景。
我们所理解的全栈,包括底层的基础设施、上一层的全栈云和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及基于软硬件能力构建的产品和平台。底层的基础设施包括芯片、计算、存储、联接等。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是土壤,在土壤之上我们有面向智能安防业务场景的产品和平台,包括软件定义的摄像机、智能视频云平台、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指挥平台等。
针对全智能,有两个核心关键:一是全网智能,从研判,到预警,再到指挥、布控,每一个部分都要涉及到智能;二是端、边、云协同,即真正的智能应该是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能全方位协同的。
关于全场景,我们会围绕一系列业务场景,将智能安防技术应用到这些场景中,并进行场景化匹配,最终结合我们的生态为客户解决业务问题。
刚才讲到了华为智能安防的理念和特点,接下来是我们的解决方案架构。过去的安防产业比较碎片化,缺少系统架构思维,更多的停留在设备一级,比如前端设备、后端设备等,并没有真正的站在业务顶层,从端到端的架构视角来思考和设计。
我们要用智能的思想武装整个安防系统的数据传输及处理网络,从设备端的感知和数据采集,到通过网络传输到达智能边缘侧,再进一步到达中心大脑,实现多级协同。数据到达中心大脑之后,需要和上层的业务流程相结合,实现真正的业务闭环。
细分来看,我们的布局有四部分。在端侧,我们的核心是芯片和软件定义摄像机;在边缘和中心我们布局了用来处理视频的智能视频云平台;另外我们还有大数据云平台以及智能指挥平台。
首先是软件定义智能摄像机。过去IT产业的高速发展得力于摩尔定律,我们希望能够实现智能安防领域的摩尔定律,通过我们自研的昇腾芯片,我们将摄像机的算力从1T提升到了16T,很快还会有更大的提升,我们希望基于“摩尔定律”的算力升级能够真正促进"普惠AI”的实现。
去年我们的智能摄像机还只有20多款,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款,到年底又会新增几百款。另外,对传统摄像机进行智能化改造也很简单,以我们的1拖N特性为例,只要部署一个X系列软件定义摄像机,和传统的摄像机进行协同组网,就能让普通摄像机实现智能化,“改一点、带一片”,我们的1拖N特性已经在很多客户那里实现了落地。
我们非常清楚,单靠华为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场景都支持好,所以我们会做一两个例子,更多的是要靠我们的生态、我们的伙伴,这个时候软件定义就非常重要。我们开放了算法商城,能够按需加载服务,也欢迎所有的合作伙伴基于我们的软件定义摄像机来开发面向不同场景的算法,借助华为的品牌走向全球。
除了端侧摄像机以外,在视频云部分我们也做了一些改变。我们希望改变过去“做人脸用一个盒子,做车辆用另一个盒子,做结构化再用一个盒子,盒子和盒子之间无法协同、共享资源”的状况。
我们做了视频云的边缘云节点,这个边缘云节点融合了存、算、检等功能,既能做人脸,也能做人体、车辆,可以按需加载,按不同的场景进行组合。它的好处是形态小,占用的空间少,小身材大能量。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是用云的思路来做这个事,所以它的并行计算能力非常的强。
我们的边缘云节点通过采用云化切片,可以做到288倍速视频解析,24小时录像5分钟完成,与现在业界水平相比提升7倍。
刚才讲的是性能,现在我们来看视频云的协同能力。视频云平台能够支持省、市、区县等多级协同,实现跨域的任务、算法、数据、资源的协同,从而支撑跨域视频协同作战。
针对数据,我们可以实现按需汇聚,比如检索结果汇聚,尽管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地域。针对算法,我们可以进行协同,比如识别人的算法可以和识别车的算法协同,进行联合研判,提升识别准确率。所有的算法都可以在线迭代,按需加载。我们在任务上也可以协同,可以中心下发布控和检索任务到下级单位,区域和区域之间也可以实现任务协同。
刚才说的这些主要针对视频数据,是感知的部分,除视频数据外,还有互联网、电信、物联网、公共安全等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汇聚、整合、治理,实现融合,并支撑业务实现预测、预警和预防。通过指挥中心发起指挥行动,实现真正的“情指勤行督”一体化,真正实现端到端的智能安防全场景的业务闭环。
大家知道华为是做平台的,我们希望华为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结合起来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业务问题。过去华为面对安防这个碎片化而且小场景非常多的领域,我们一直在探索,寻找解决方法。今天我们想明白了,这些场景不是靠华为来解决,而是靠华为所有的生态伙伴,再加上华为的平台与技术能力,从而真正给客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所以面向合作伙伴和开发生态,我们有沃土计划、开发者社区、合作伙伴大学、服务赋能等合作计划,在算法、应用、服务等多个层面都可以合作。华为致力于做智能安防的黑土地。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华为最新的愿景和使命,“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谢谢大家!
关于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
由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 AI掘金志主办的「2019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是业内极具影响力的AI安防论坛,致力于推动中国“AI-安防”落地融合与“学术-产业”的应用交叉。
延续上一届峰会的高水准、高人气,2019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再度站在算法、工程和产品的最前沿,引导安防行业认知再升级。这是海康、大华、华为、阿里、腾讯以及多个AI独角兽,因“AI安防”首次同台,峰会现场也聚集了海内外1000多位政企管理层和技术研究员,共同探讨2019年的AI安防智能技术部署、前沿算法应用与商业战略布局。
本次峰会共设置“城市大脑与边缘计算”、“全球顶尖算法应用”、“前端动态识别与智能视频云”、“城市AIoT与边缘智能引擎”四大议题,出席的15位演讲嘉宾分别是:
上午场:阿里巴巴华先胜、海康威视浦世亮、大华股份殷俊、地平线张永谦、深瞐科技陈瑞军、商汤科技张果琲、浪潮商用机器张琪。
下午场:香港科技大学权龙、原松下(新加坡)研究院申省梅、华为余虎、触景无限肖洪波、旷视科技安洋、千视通胡大鹏、腾讯李牧青、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金桥。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