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有人说微信为腾讯抢到了第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现如今入口之争已然红海,用户数也纷纷向亿看齐。人来人往都是生意,与其用不一样的景色吸引同一群人,还不如将景区围起来送门票,因为去同一个地方,人们往往会从离自己最近的门进去。
助手是用来开门的
将入口之争上升到交互博弈,从逻辑上是成立的,这从中国的收费景点越来越多就看得出。只是后者近乎野蛮,前者需要智慧。在触屏时代,我们的交互方式基本上在围绕着指尖做文章,但这明显不够,人们需要更加快捷的操作,所以语音助手就闪亮登场。微软Cortana产品总监秦莉娟告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他们定义的语音助手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机械的交互终端,同时助手的属性会让Cortana倾向于处理问题”。说白了就是在把握智能的分寸,但这非常考验计算能力和产品优化。微软和Google一样,都有自家的搜索引擎做后盾,在数据上也有天生的优势。
不过从人工智能的现状来看,通过软件来解决的AI,最大的问题还在效率。现实中的应用场景是十分复杂的,而人们又不可能自觉地将诉求分类,当语音助手始终不能在某些方面很舒服地解决问题,迟早也难逃被用户打入冷宫的宿命。所以针对国内市场,Cortana有专属团队来运作,这样的操作多少能够减轻水土不服,但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是没有太多地域区别的,在不同步的状况下,雷锋网十分好奇会是哪个国度能将黑科技洗白。
一个助手的自我修养
还记得《大话西游》中经典的桥段“芝麻开门”吗?被石门压了很多次的至尊宝告诉我们,如果打开的方式不对,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情。这倒让雷锋网想起来,还好我们有感应门。这个概念被搬到终端的话就是推送,小娜产品总监丁秉公提到这也是小娜与其他语言助手的不同之一。其实推送的原理就是基于推荐引擎的算法,这也是智能不可或缺的部分,据雷锋网了解,在探索商业可能时,其实也有一些语音助手做过其他形式的推送,只是效果没有想象中理想。对于小娜和其他语音助手,推送的难度归根结底是精准问题。精准不是说用户买了单反就推送三脚架,而是判断用户是用单反来装X还是拍照,然后考虑要不要推送三脚架。
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则是对接问题,毫无疑问小娜的态度是开放的,因为在诸侯纷争的年代,还没有人傻乎乎地画地为牢。据丁秉公介绍,现在小娜已经与微信,微博等平台合作,对接不是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与小冰在第三方的“捣乱”不同,充其量只是在特定的场景下,更方便的进入第三方。这样的需求很难上升到刚需的级别,当人们选择相信自己的助手时,很多数据都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助手干净利索地处理问题。可这样的愿景你情我愿还不,这种直捣黄龙的动作必须得第三方点头。
助手的工资谁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放到现在可以理解为免费的东西可能是最贵的。Cortana不同于国内那些单枪匹马的语音助手,所以尴尬的局面是,用户量大的反而为商业模式发愁。丁秉公表示:“小娜团队还没有太多考虑商业模式的问题,微软内部对小娜有其他评估标准”,看来各行各业都有“拼爹”的传统。不过这是可以理解的,从长远来看,语音交互的确是未来的交互标准,没有人会怀疑电影《她》中的萨曼莎迟早能来到我们身边。只是这个未来不是谁都等得起的。这种需要长期跟进的项目更不可能坐等大风一起,就飞猪满天。
有艺术家曾经感叹:“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在交流中,丁秉公谈到小娜在通过各种渠道与用户进行交流,无论是通过实践,还是通过反馈,这些都在帮助产品完成优化。可数据的积累其实还不是AI的核心,人们需要的智能绝不是追求一个现成的答案,如果语音助手在思维上无法形成闭环,非高度定制的人工智能很容易被戳穿。在科技的世界里,算法是无所不能的,但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脑袋也只能亦步亦趋。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