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徐志发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报道,5月27日,2017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论坛在贵阳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研究所副所长徐志发先生出席并发表了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展望。
他认为,区块链已经成为一种在各领域都有着应用潜力的通用技术,而金融领域无疑是应用最广泛的。概括而言,区块链给金融领域带来了“一升一降三创新”的影响。
“通过区块链直接作用于货币流通和金融工具,间接带来了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运作变化。这两点即是两大创新。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运作效率提升,直接金融市场规模增大,这就是“升”的影响。“降”表现在,金融中介职能分散,间接金融市场规模减小。”
与此同时,这也对现有监管机制和调控制度发起挑战,要求革新。这就是第三新。
此外,徐志发从货币、证券、保险三个角度出发,具体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和模式创新。
以下是演讲实录,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一升一降三创新”影响
2008年中本聪先生提出比特币,而区块链随之从背后浮出水面。到现在区块链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技术。随着它自身技术的演进与完善,区块链在金融、医疗、物流、供应链等一系列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到目前为止,金融领域是区块链应用最广的领域,也是普遍受关注的领域。信托、保险、证券、货币,这四大领域是现在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也是区块链金融应用子领域。从整体上看,货币相关领域关注度最高。
众所周知,不管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小市场大银行,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市场小银行,金融体系相对来讲是一个非常可靠稳定的体系。按照业界的定义,现代金融体系有五大要素或者叫五个核心要素。区块链源自比特币,来自于金融,反过来对金融也带来了全局性深刻持久的影响,这个影响我们给它归结为“一升一降三创新”。金融市场、金融中介、金融工具等支撑了金融体系的运作。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区块链的到来、出现,这个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具体来看,以共享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为技术特征的区块链直接作用于金融体系五要素的货币发行流通和金融工具两类要素,使得我们传统的货币发行、流通变成了电子化、数字化,实现了在互联网上的跨境、远程的流通。作为金融工具而言,金融工具又叫金融资产,例如各种债、股票、权证等等一系列的金融资产。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资产权益的点对点流通,储蓄者和借款人的资金转移发生了一些变化。
通过区块链直接作用于货币流通和金融工具,间接带来了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运作变化。这两点即是两大创新。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运作效率提升,直接金融市场规模增大,这就是“升”的影响。“降”表现在,金融中介职能分散,间接金融市场规模减小。
两大创新加一升一降,给现有的制度和调控机制带来很大的挑战,现有的制度和机制就要不断完善、创新,这就是我们提的第3个创新,即政策的创新或者机制的创新。以上就是归纳的“一升一降三创新”的内涵。
这个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提法,区块链带来的革新是一种颠覆性的,我们现在的分析是基于金融五要素的叠加,大胆展望一下的话,极有可能还会有进一步更剧烈的变化。比方说未来货币流通和金融工具合二为一,金融资产就是货币,货币就是金融资产的一种表现方式,金融中介逐渐消亡,金融市场极大繁荣,传统的制度和调控机制大幅弱化,将来有可能会形成以数字货币加创新的金融市场为核心的新金融体系。
区块链在金融三大领域的应用和模式创新
对于中国来讲,整个金融体系有四大支柱,货币、证券、保险、信托。对于国际而言,主要是货币或者银行、证券和保险。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简单地跟大家谈一谈应用和模式创新。
数字货币中真正创新的是区块链
首先从银行、货币的角度来看,数字货币有可能成为纸币与金属代币之外的第三种现金。现在比特币的市场异常活跃,比特币的定义实际上就是一种电子化的现金。而其余瑞波币、比特币、莱特币等虚拟货币、准数字货币,这几年都是空前的繁荣。目前一个利用区块链造币的热潮已经兴起。
回顾人类历史时间轴,可以看到货币发展的几个阶段。
从货币的价值属性或者说资产属性来看,它实际上走过了三个阶段。从最早的实物货币包括贝壳、金银,逐渐走向近代的信用货币模式。信用货币对世界经济影响非常大,信用货币依托于银行的资产、政府的信用背书,体现了极大的流通能力和经济的推动能量。到今天,数字货币已经从资产属性、价值属性走向第三代——数字货币。
从流通方式看,也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从点对点的流通,到以信用货币为代表的利用中介结构中心化的发行流通,又走向了电子货币的点对点的流通。
从货币的视角来看,也有三个阶段,从价值本位走向信用本位,再到如今算法本位。实际上,算法本位目前还是为业界质疑。但总的来说,即便我们说现存的600多种、700多种数字货币或者说数字化货币的尝试全部失败,数字货币的发展也是不可取代的。
现在一系列的措施也能看得出来,由于数字货币没有内在价值和资产特性,区块链也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数字货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局限为小众使用。所以总结一下,数字货币中真正创新的是区块链的技术,区块链可以改进现存的支付结算体系,数字货币有可能部分替代法定货币。
区块链将成为资产证券化方式之一
第二个是证券,金融领域证券这一块实际上是异常活跃的。我们认为区块链将成为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方式。区块链在证券领域的应用归结为三种类别,这三种类别可以分为两大类别。第一大类是一种偏保守的或者基于现有的证券管控体系的应用模式,其中它是对现有的直接融资方式的一种技术改进,它不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具体而言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私募证券的电子化,比如说美国的纳斯达克平台实现私募股权的管理。另外一种是公募证券交易平台的改造,Overstock利用TO平台成功发行190万美元公募股票。
第二大类别是比较有争议的或者说未来影响会更加深刻的,直接融资方式,即ICO。企业通过发行区块链的代币,向公众来募集资金。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币种,这种情况下,证券资产变为数字加密货币。2016年区块链领域ICO投资规模达到2.36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在证券领域,资产属性从最早期的传统模式发展到今天私募电子化、公募交易平台包括ICO的方式;从流通方式来讲它也是从点对点到中心化,再到去中心,目前又到点对点。所以说未来ICO为代表的方式将对人们的投资理财观念带来较大的变革,甚至改变现有的融资格局,企业直接对接投资者。
助力构建智能保险生态
第三个是保险。保险同样是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国家也加强了治理。总的来说,保险业这块来讲,区块链或将助力构建智能保险生态。
一类是通过联盟的方式,比如上海保交所牵头,保险业开始通过联盟方式在区块链领域展开合作,构建“保险信用”,侧重交易验证。另外一种是保险公司。还有一类是互联网公司进入领域,推出一些新应用,例如水滴互助、腾讯互助等等,它更侧重于利用一些新型的技术,来提供一种直接的保险融资和投资。传统相互保险走向商业保险,再走向区块链自治型保险。保险区块链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势不可当,保监会积极支持互联网保险和相互保险。未来可能出现智能型保险公司。
金融脱媒是大势所趋
最后谈两点。第一点,从发展的视角来看,根据公开的央行数据显示,最近这些年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越来越高,通过中介这种间接融资的比例越来越少。虽然这与治理地下银行和标外业务也有一些关系,但就整体而言,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取代间接融资,即金融脱媒是大势所趋。区块链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是削弱传统金融中介作用,加剧这一趋势。
同时还要注意风险,金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安全可靠稳如磐石是一个国家的意志,既要有发展,也有要安全,所以对待这新技术新业态我们要有发展,同时我们的监管技术、监管手段、监管政策、监管措施都要跟得上。
雷锋网将会持续跟进数博会区块链精华内容,敬请关注!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