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慧图孙宇辉:出走英特尔的AI眼科野望

 致远慧图孙宇辉:出走英特尔的AI眼科野望

“孙总在前一个会议中已经讲了两个多小时了,平时生活中他比较沉默寡言,但要是聊到他的兴趣点,你会发现他是个十足的 ‘宝藏男’。”致远慧图的同事介绍说。

见到致远慧图创始人孙宇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发现这位科技大咖并不是我们印象中发际线严重后移的科技大佬形象,发量可以用浓密来形容,不过掺杂了些许白发。

孙宇辉在英特尔工作15年,曾任职英特尔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并曾在在美国、新加坡、香港任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创和领导英特尔全球渠道创新项目。真正和AI医疗交涉发生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

“那时我主要负责英特尔全球渠道创新的业务,主要接触国内医疗、教育、人工智能三大块。这期间,我看到了医疗行业中的种种矛盾。”

孙宇辉回忆,当时他比较感兴趣的是手持式超声设备。他认为这类产品实现了医疗设备小型化,并可以用到全科诊所甚至救护车上。

但同时他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医疗设备实现了小型化,但是因为救护车上的救护人员并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设备,即使小型化了的医疗设备已经配备在救护车上,这些设备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未能为患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时我们正好和一些机器人、人工智能项目有合作,我就想人工智能是不是一个很好的赋能医疗的技术。”

2016年8月,孙宇辉创立了致远慧图,采用“医工结合”的方式搭建团队。

核心算法团队由原英特尔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部分成员,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人工智能的专家以及华为等国内企业的资深工程师组成。医疗方面,从研发到市场,均聘请了医疗器械等领域有资深从业背景的人才,并与国内多家医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目前,致远慧图聚焦眼科,依托AI技术开发出了眼科疾病筛查、辅助诊断、眼科图文资料管理等一系列产品,包括EyeWisdom眼底影像分析系列软件、EyeWisdom眼科PACS等,提供眼科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北京,南京,西安,广州建立四大研发中心。

聚焦眼科细分 

雷锋网了解,致远慧图产品线,主要深耕在眼科影像分析领域。在AI医疗落地的众多场景中,为什么选择眼科这一细分领域?孙宇辉表示,这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并给出了三点理由。

“首先,我们觉得眼科场景的诊疗是一个闭环。在眼科,看片、阅片、诊断、治疗,包括最后随访工作,都是在一个科室完成,无需与其他科室有过多交集。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我们所服务的客户,解决的问题都会在集中一个科室,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复杂性。

第二,眼科市场庞大,且供不应求。

如今社会学习、工作、娱乐用眼强度大幅增加,各种眼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随着现阶段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眼病患者群体也不断增多。最后,随着我国居民眼健康知识的逐步普及,人们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

据数据显示,2012 年至 2015 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细分市场的规模从461亿元增至7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16.56%,预计至 2021 年该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有望维持在13.90%。

然而,眼病患者分布于全国各处,而高水平眼科医生大都集中于核心三甲医院;眼病潜在人群上亿,而我国仅有数万名眼科医生。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数量上,我国的眼科医疗资源与患者数量明显不匹配。

回忆自己小时候一段通过针灸治疗近视的经历,加上如今自己女儿也近视。孙宇辉决定深扎眼科领域,为解决这个市场的供需矛盾做出一些努力。

“最后一点,我们是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做大而全的人工智能显然不现实,所以只有把一个领域做透做精才是我们可行的方向。从2016年开始,我们在经过对医院的科室进行了大量全面的调研后,最终决定落地在眼科领域。”

相对于市面上跨越多病种的AI医疗公司,孙宇辉认为,聚焦是致远慧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运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眼科领域的难题。在眼科领域从摄片、阅片、手术辅助、患者管理整个流程。我们要么已经有产品,要么正在做研发。我们是在眼科细分领域非常专注,所有人财物都是在这个方向去努力。”

打造眼科诊疗闭环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分析技术,致远慧图推出了EyeWisdom眼底影像分析系列软件、EyeWisdom眼科PACS软件,以及两大类软件配套的互联互通硬件。

致远慧图孙宇辉:出走英特尔的AI眼科野望

通过图像分析软件与图像管理软件的联动,可以对眼科影像进行病变检测和疾病分级,协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判断疾病,并且对患者的影像进行数字化的分析和管理。

其中EyeWisdom眼底影像分析软件,可自动识别病灶,10秒获取病变分析结果,支持视网膜血管类、视神经类、黄斑类和脉络膜类4大类眼底疾病的35个眼底病变检测。

EyeWisdom眼科PACS软件运用智能图像标签技术,统一管理患者影像和病历,并分析和展示出病变趋势。另外,EyeWisdom软件支持电脑、手机、平板三类设备。

孙宇辉介绍,“软件+硬件的产品组合可以形成一个闭环,为眼科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主要解决辅助筛查和辅助诊断这部分。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研发辅助手术的产品。”

人工智能产品从获取数据、训练算法到上市,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

孙宇辉表示,致远慧图通过和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合作来获取数据积累。“针对不同的疾病问题,有不同的数据量,以糖网为例,我们大概有7万张次的数据,一百多万的标注量。” 

目前,致远慧图产品推广主要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国外市场部分,孙宇辉表示AI眼底产品正在进行CE(欧盟)认证,未来可能会进行FDA认证。

国内市场,分成院内和院外市场两部分。院内市场目前已经和国内多家医院展开内部合作;院外市场包括药店、眼镜店、体检中心、养老康复中心等。

“现在我们已经摸索出的成熟的模式是,国内和基层眼科医疗机构联合推广,国外在拿到CE认证证之后再去跟合作伙伴一起推。”

AI医疗赛道100米

没有认证就没有市场准入资质。市场准入资质一直是AI医疗公司面临的挑战。

据雷锋网了解,致远慧图的下一步计划是在继续构筑产品技术壁垒的同时,加速进入产品审评阶段。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加速获得认证并进入市场。目前致远慧图产品正在申请注册CFDA三类证。

孙宇辉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CFDA三类认证进程缓慢,业内同仁最快的进度也只做到临床阶段,还没有一家提交审批。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AI+医疗的模式在国际上是一个比较新的结合。监管机构没有经验,研发企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从三类医疗器械本身来说,产品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必须要强化监管,国家局审批通过才可以。

医疗是一个重“质”的市场。只有产品有质量,才能真正深入这个市场。否则即便踏进市场,竞争出局也是自然常态。

孙宇辉表示,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说,拿到的数据质量、数据的标注质量、做事情的严谨程度、算法的精确程度等,这些东西会构成一个公司的“护城河”,同时也是竞争中优胜劣汰所遵循的法则。

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院为主,近年来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行,医美、口腔、眼科、体检等消费医疗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

“我们一路走来比较顺利,随着政策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眼科还算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领域,AI诊断眼部疾病在国内和国外还有很多的空间和机会。 

孙宇辉预测,未来随着AI医疗企业纷纷进入临床、认证许可的阶段。未来AI医疗会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机会。但同时,这个市场需要AI医疗选手们大家一起去烘托,共同承担起教育患者和医生的责任。

如果把AI医疗看作是一场马拉松赛道,孙宇辉认为目前选手们只是跑出了枪响后的一百米。

“头100米谁好谁坏看不出来,大家思路都有相同之处。等跑到400米,差距可能就出来了。市场被炒作的看起来似乎很热,其实在我们看来还在早期。”孙宇辉说。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921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1日 15:01
下一篇 2021年8月11日 15: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