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曾经和老朋友告别,夕阳折柳,从此天涯陌路。
“使用酷盘可以免费将您的照片等保存到网络,随时访问,永不丢失。”这样隽永的词汇还挂在酷盘的网站上。只不过永远来得太快,在网页的顶端,多出了一行字“酷盘将停止个人用户网络存储服务”。此时页面上“免费下载客户端,赠送30张冲印照片”的优惠活动还没有暂停,一切都安静得像昨日午后。但曾经承诺保管我们生活中美好回忆的酷盘,如今却要让主人们收拾行囊,后会无期了。
酷盘发布微博宣布停止个人用户服务
酷盘的美人迟暮
当初,酷盘的用户是那么热爱这个软件,把它称之为中国的“Dropbox”。2013年初,薛蛮子在投资酷盘之后,也不无骄傲地在微博上写道:“我投资了中国的‘Dropbox’。”这篇微博被一个叫做顾志诚的人分享,成为他仅有的三条微博之一。
顾志诚,就是酷盘的主要缔造者。他还创建过一家公司,名叫暴风影音。这两家公司,前者被阿里收购,后者辗转卖给了冯鑫。
酷盘创始人顾志诚
作为中国较早一批泡论坛、做软件的创业者,顾志诚可以算是青年才俊。早在2003年,还是大学新生的他就研发了暴风影音。没有多久,就依靠时下流行的SP广告做到了月营业额四五十万。然而根据顾志诚的分析,正是对广告的过分关注,导致了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卖掉暴风之后,他想做一些“纯粹的东西”。经过了和迅雷、冯鑫的分分合合。2010年,顾志诚25岁,他准备自己做一些新的事情。
纯粹的东西是什么呢?大概是尽量远离广告这种迷人心智的“毒品”吧。彼时Dropbox恰好在国内被屏蔽。作为 Dropbox 深度用户的顾志诚决心打造中国的“Dropbox”。
酷盘就这样诞生了。它可以将文件存储在云端,即时同步到PC、手机、Web,从而方便个人资料的管理,为每个人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后院”。
存储、传输、同步是个人云盘的三个重要技术,尤其是同步技术,在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有Dropbox在前,顾志诚和合伙人觉得自己的产品有差距,于是低调地发布在论坛里。没想到用户非常“买账”,仅仅五个月用户就达到了五六百万。而这个时候,其他品牌的云盘已经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
顾志诚发现,自己仅仅比竞争对手快了半步。
酷盘天使轮投资人薛蛮子
云存储产品,需要的是大量的存储空间和超宽的带宽。现在百度一年花掉几十亿买带宽,有70%都被免费的云盘占用了。
某熟悉云存储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当年的顾志诚当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产品建设期间,酷盘已经成了戴尔中小企业事业部的大客户。这也是酷盘在成立之初就引进薛蛮子天使投资的原因。然而这还远远不够,2011年3月酷盘接受 SIG 500万美元A轮投资,同年8月拿到了DCM 2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
如果现在到网上搜索,还可以看到2013年初顾志诚宣布酷盘将要收费的新闻。这是顾志诚为了打平云存储的高昂成本所做的最后努力。
然而,面对着百度云、金山云、阿里云等等大牌金主“持币待烧”,顾志诚还是把C轮融资谈成了委身做妇,酷盘被阿里收购,他本人也加入了阿里巴巴。市场对阿里收购酷盘的消息表现平静,大有“地球太危险了,还是找个BAT嫁了吧”的宽慰。也许正是有了暴风卖掉之后成功的先例,顾志诚相信酷盘的未来一定也不错。
这是阿里刚刚接手酷盘时发的公告。什么收费,什么空间限制。浓浓的土豪气息不用解释。
然而酷盘还是迎来了这一天,连阿里也不准备烧钱了。2015年10月10日,个人云存储服务将停止。阿里给了用户两个多月的时间转移资料。对于酷盘未来将要怎么发展,雷锋网询问了阿里的相关发言人,她表示:“酷盘并没有关闭,只是整体转型。将会继续提供服务给企业用户。和酷盘合作的企业、厂商用户将不受影响。”
的确,酷盘品牌没有消失,只是那个“中国的Dropbox”再也无迹可寻。
顾志诚没有通过任何渠道表达观点,但他直到今天的微博头像都是酷盘的Logo。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人比顾志诚更爱酷盘。
云上的“裸撕”
“如果未来三年我们不能用大数据技术转化出价值,那我们公司再撑下去就真的破产了。”这句话出自小米CEO雷军之口。云存储有多烧钱,不言自明。雷军曾表示,近一两年用户上传照片到云端的数量呈几何数级增长。而这背后,是沉重的存储和带宽支出。雷军的观点也反映出个人云存储的行业困局:无法变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转向企业用户,砍掉个人云盘的目的也非常简单:降低成本。有评论认为,阿里巴巴作为上市公司,需要受到投资人和社会的监督,所以云盘的资本故事讲到现在,一翻两瞪眼,显然会给财务数据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不能继续烧钱了。
纵观阿里的历史,虽然步步壮大,但是死在手上的明星项目也比比皆是。如同当年“做死”的雅虎中国、口碑网一样,酷盘对于阿里来说只不过是过继来的孩子。面对江山社稷,亲儿子尚且下得去手,何况庶出的孩子。
于是,当年的第一个个人云盘就这样倒下了,不免让人唏嘘慨叹。然而在个人云存储市场上,仍旧有人在坚守。
2013年可谓是个人云存储“裸撕”的一年。
八月,百度和360突然上演了声势浩大的用户争夺战。首先是360云盘推出免费的360G容量,百度云盘紧跟其后,推出限时花一元钱获得1T云盘空间。360随后把免费的容量扩充至1T。本以为至此两大土豪需要止战疗伤,不料百度却再次掀起付一元得2T的优惠,舆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360。屏气凝神两日,360宣布推出36T的免费空间和有条件的无限扩容。于是人们喜出望外地准备迎接百度宣布100T免费空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360得到了用户,百度虽然表面落败,但是也争得了一定的份额,而且通过一元支付活动拓展了自家的支付平台。用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云存储空间。市场格局基本奠定。
“现在市场局面已经定好了,但是也没有看到谁有赚钱的希望啊,事实是全世界都没有找到个人云盘变现的方式。”某业内人士对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编辑进行了这样的分析,“哪个公司的老板愿意投几十亿买硬盘,买服务器,再花十亿八亿买带宽,再免费提供给你(用户)用?”
个人云服务是否真的没有变现的渠道呢?某国内世界五百强企业拥有完善的企业云服务业务,却没有个人云业务,雷锋网向其求证不做个人云服务的理由,得到的回答很简单:“不赚钱。”
你愿意把钱放在我口袋吗?我把口袋免费给你用
就算是免费,云盘们也在遭遇信任危机,因为没有人会相信BAT3在做慈善。正如雷军所言,他正在发掘个人云存储的大数据价值。
大数据当然是有价值的。每个人的数据可以被多大程度上掌握,从技术上来讲还是捏在服务商的手里。当然,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认其窥探用户信息。不过,斯诺登之前美国政府也没有承认棱镜计划。来自权威的欺骗,让世界上的信任越来越脆弱。特别是云盘的用户发现自己精心分类的爱情动作日语外教片被一段“该视频涉嫌违反法律”的片段取代时,那种无以复加的震愕。
“你愿意把钱放在我口袋吗?我把口袋免费给你用”有人这样形容个人云盘服务商的“嘴脸”。
一袭黑衣,送走酷盘。个人云盘的出路还有一条:收费。如果主流云盘分别收费,那么无疑标志着互联网的免费思维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产品,而所有参与云上撕X的选手,或许都要重新思考大风过去如何着陆。私有云 OneSpace 的 CEO 彭林向雷锋网表示:“360估计将会是第一家收费的个人云服务商。”且慢,不是说这些巨头已经承诺个人空间免费了吗?我们可以看一下百度云盘的用户协议。
百度云盘用户协议节选
终止免费服务,无需通知用户,也无需对任何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没错,就是这么霸气侧漏。那么360呢?
360用户协议节选
360云盘的服务协议里确实有承诺永久免费。然而,如果真正面对资本的残酷,360又会做出如何的抉择呢?雷锋网向360云盘求证是否永久免费,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复。
道别
时光如果能够倒流五年,彼时还无人能够料到云服务会有如此的惨烈竞争。顾志诚的初心,或许只是想做一个美丽的盒子,它飘在云端,让每段珍贵的记忆在桃花源中都有落脚之地。如今,武陵人去,桃源难再。
雷锋网向阿里提出采访顾志诚的请求,被阿里巴巴相关人员以比较敏感、不方便为由拒绝了。不知为何,让人心中升起一幅画面:斑驳的栏杆围着迟暮的英雄,他在拼命喊叫,可他说的话,却一个字都无法听清。
那些酷盘的拥趸,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个人云用户,如今正在默默转移资料。这正如收拾一间老房子。他们除了慨叹:“活了这么多年,留下一堆杂物”以外,是否会有些不舍呢?
《少年派》中曾经有一句台词:“人生也许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好好地与他们道别。”和酷盘告别,正如向我们生活中即将逝去的美好事物道别,不知道那些美好的事物中,是否有你的初心。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