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支柱产业,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在稳定增长。但近10年来中国建筑业产值利润率远低于其他产业,研发投入不到1%。
建筑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存在高耗能和低效率的问题,长期处于管理粗放化、分散化、流动化和不稳定的状态,信息不流畅、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管理运营效率,同时也是企业利润率低的重要原因,甚至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先进技术的发展推动视频监控应用扩容,并逐渐向建筑行业延伸。同时,在加强施工领域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施工安全等需求下,智慧工地应运而生。
智慧工地的眼睛
智慧工地是指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各生产要素提供全面、实时、智能的监控和管理,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应用和协同共享。
智慧工地中的远程监控,不仅仅是在施工场地及周围装上摄像头,而是结合BIM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人员、物料、车辆、设备等进行数据一体化的可视化管理。
视频监控作为智慧工地的“眼睛”,是各种系统得以运行的基础。
以近日获得天使轮融资的建筑云视频监控平台“视动智能viAct.ai”为例,视动智能开发的建筑行业专业的计算机视觉引擎,是建立在云端视频监控平台,实时监测施工现场设备、车辆及工人的安全故障、生产效率和物料垃圾等资源分配。
人员管理,可自动识别人员,防止外来人员进入;通过智能安全帽实现无感考勤、群体分布、个体定位等,管理施工人员;对潜在危险提前判定和预测,自动发出报警,提醒工人施工安全。
车辆管理,车辆自动识别,管控车辆进出;对车辆在工地的活动轨迹进行监控和分析。
物料管理,采用红外对射仪、高清摄像头、高拍仪等硬件设备对材料进出和现场情况进行管控,保障工地的建筑材料、物品的财产安全。
设备管理,监控塔吊、吊机、挖掘机等机器的现场施工实时情况,监控大型设备的载重、角度、速度等,及时预警故障和危险。
而且,建筑云能够进行7*24小时的现场监控自动化处理,可有效节省安全监控人手,提高人员调配速度,降低行业意外率。
同时,随着5G技术的商业化市场化,未来也将逐步应用到智慧工地的视频监控中。
比如,利用AI技术,塔吊摄像头和人员佩戴AI眼镜结合,人机协作,实现360度全景视野监控,工地地面与高空监控联动配合。
作业面监管上,前端设备可搭载高倍数光学可变焦技术,全面查看作业面施工进展情况;5G网络覆盖到作业面,以10倍于现有移动网络的传输速率,实现多路1080P超高清视频毫秒级回传。
建筑工地经常发生坍塌。工地里面有大量的工程机械,挖掘机、吊机、塔吊,以及一些车辆和人员。发生坍塌事故后,通过5G传感技术,可实现有效定位,及时抢救,避免人员伤亡。
基于BIM系统的视频监控,未来的视频监控平台将统筹基坑监测管理、塔吊管理、车辆管理、人员管理、考勤管理、环境监测管理等,整合视频信息和平台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保障施工环境安全有序,建筑质量可靠、劳务管理便捷高效。
智慧工地的未来
智慧工地的发展,视频监控应用领域扩容,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也带来了更多的玩家,涌现的新需求对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工地的目标应该是更准确及时的数据采集、更智能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更智慧的综合预测。
作为新兴行业,目前建筑行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数据库,各企业处于孤军奋战的摸索阶段,不可控的天气、设备、人员及其他突发事件,对现有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挑战。
视动智能CEO伍震驹表示,现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已经席卷全国,但建筑行业的人工智能系统,尤其是SaaS云视频监控平台方面还未得到较为明确的应用前景。
另外,建筑行业应用场景碎片化,需求更为订制化,行业的生态链內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涵盖所有应用领域的算法、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
这要求加快SaaS视频监控平台的应用,并将监控平台生成的各类数据与前端设备获取信息,与BIM管理系统打通,形成建筑工业独有的人工智能数据库。并且不断完善数据库,深化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调整方案,提高综合预测。
如何在解决更复杂场景应用的基础上,实施满足工地多样需求的解决方案,同时,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并实现盈利,是智慧工地市场企业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的智慧工地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智慧工地并未得到完全普及,但它的确是未来行业方向,不管是政府行业政策制定者还是开发商自身,都在完善应用、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比于安防市场几千亿的市场规模,智慧工地市场似乎只是视频监控细分的小池塘,但是考虑到安防市场“碎片化”的基因,占据的每一个小池塘以后可能汇聚成大海。
对于想抢占这一市场的企业来说,深耕场景,完善运维和各方协作,智慧工地的未来值得期待。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7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