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消息,12月26日,在国家卫健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关村“医工交叉创新创业谷”(简称“医工谷”)创新创业论坛。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生命健康”作为2021年经济工作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在国家推动医学和健康事业发展、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深化医工交叉融合是顺应时代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历史使命,是医工领域发展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
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吸引超7000人次观看。
“医工谷”,搭建医工合作的创新桥梁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2019年,中关村管委会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等共同支持了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成立,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与健康领域科研技术成果提供孵化平台,为中关村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新的模式。
为了加强医工交叉和成果转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了医学创新研究院,同时也成立了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为丰富的临床资源与高精技术搭建对接的平台。
在医工结合的大趋势下,目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与北航等单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
在致辞环节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表示,“医工谷”的名字寓意极好,象征着各方优质资源都汇入谷里,形成金矿一样的深厚积淀。我国医疗健康市场在“十四五”期间预计突破12万亿元,各医院和高校更要切实加强医工交叉,融汇资源需求,加速创新项目的转化落地,建设“健康中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表示,医学与现代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是推动医疗健康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医工交叉与融合也是现代工程科学追求的永恒主题。
赵罡希望,医政产学研各界在前沿科技、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超前布局,发挥中关村的科研资源和医学资源优势,推动医工交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产业的发展,共同打造出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科学城产业促进二处处长何建吾
中关村科学城产业促进二处处长何建吾在致辞中表示,产业促进二处的一部分分管工作就是医药健康。今年疫情期间,一方面组织防疫物资的生产,另一方面进行疫苗和抗疫药物的研发。目前,疫苗已经在重点人群中进行接种,抗疫药物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何建吾说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间有一座天桥相连接,而今天的“医工谷”,就像是医工合作之间的创新桥梁。未来,5G、8K等技术也将会与医学影像进行深入融合,促进设备的“智能化”,帮助医生进行更加精准的诊断。
何建吾表示,目前海淀区的医疗健康产业主要在三个方向发展较快,包括高端医疗装备、新药研发、医疗大数据分析。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闫颖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闫颖表示,生物健康产业对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中关村始终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使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将生命健康作为2021年经济工作八项重点任务。
“北航王田苗教授和北医三院的实践难能可贵,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探索。中关村一直把建设全球一流的科技园区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也始终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最主要的任务。要实现重大的科技创新突破,离不开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机构、一流的机制,最后才能有一流企业,而医工交叉就是为了实现这一重要目标而进行的难能可贵的探索。”
闫颖表示,截至目前,中关村管委会已支持44家技术转移机构、200余家孵化器以及大量的投资机构,希望各位专家在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管委会也将继续为医工交叉和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做好服务,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最新解读:医工交叉创新战略前沿技术十大趋势
致辞环节后,论坛主持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主任姜雪表示,在去年“医工谷”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医工交叉创新前沿技术十大热点方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发布。
今年发布的“2021北京医工交叉创新战略前沿技术十大趋势”,结合我国实际临床需求,借鉴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相关意见,从技术、临床、产业三个纬度进行了总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在论坛上宣读了十大趋势并进行了解析,这十大趋势分别是:
1、人工智能赋能的疫苗、试剂与新药研发
2、个性化传染病、慢性病、心理疾病数字医疗管理
3、单分子-单细胞-多组学高精度微纳检测
4、纳米3D生物活性打印
5、多功能模块化的智能微创手术机器人
6、多源信息融合的神经刺激调控与精准微纳治疗
7、柔性可穿戴的多模态康复治疗干预量化评估
8、5G&IoT融合的远程诊断与移动医疗
9、仿生、再生、创生组织修复的生物医用材料
10、中医机理标准化、现代化诊疗创新仪器设备
五大报告,聚焦医工交叉前沿技术
开幕式环节结束后,论坛进入专家报告环节。
第一位带来报告的嘉宾是,北航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樊瑜波,他的演讲题目是《植介入医疗器械创新十四五战略跨学科发展》。
樊瑜波表示,生物医学材料的需求量极大,对人民健康和健康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各项相关学术指标已经领先世界,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性生命材料、技术被卡脖子的状况。
樊瑜波认为,活性生物材料及结构、仿生生物材料与结构、智能生物材料与结构是三大发展方向。坚持前沿创新引领,将上游的研究与中游的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下游的转化贯通,是十四五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第二位带来报告的嘉宾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执行系主任王广志,他的报告题目是《影像引导神经外科手术的多模态信息感知与应用》。
王广志表示,影像与智能器件的发展,使诊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在,大家推荐的医生,是能够在微创方式下达到同样效果的医生。而在微创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智能化的器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把微型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手段赋能器械,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一项重要挑战。 ”
而智能技术辅助精准诊疗的核心价值在于克服人类能力的局限性、突破现有诊疗手段的颈瓶和禁区,精准诊断、准确实施、规避风险,其功能可分为“眼”——借助多模态的影像和感知信息,使治疗更加精准;“手”——借助机器人等智能器械,使操作更微创、稳定、准确;“脑”——借助智能决策,使诊疗过程更加有效,副作用更小;“器”——借助新的治疗机理,形成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北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席建忠,他的报告题目是《微肿瘤芯片开展精准医学研究》。
他表示,目前,各类芯片技术快速发展,例如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集成芯片等,另一方面,医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临床对于新理念和新技术的迫切需求,未来大有作为,尤其是微肿瘤芯片潜力巨大。
今年6月,席建忠团队与联合北大肿瘤医院、人民医院等团队,宣告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原代肿瘤细胞自组装形成微肿瘤的新机制,建立了胃、肠、乳腺等癌种的微肿瘤模型。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微肿瘤模型预测患者治疗药效的准确性高达93%以上。
第四位演讲嘉宾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科主任李蓉,她的报告题目是《AI在生殖医学中应用探索》。
李蓉主任表示,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而进行全流程管理与各种信息进行记录,生殖信息是大数据的天然土壤。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能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就很难回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北医三院与北大生命科学院合作,利用单细胞组学的诸多技术,进行了生殖、生理方面的探索。李蓉主任分享了AI辅助诊断染色体模型系统、生殖大数据的挖掘与建模、AAFA及AFA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模型等医工交叉的成果。
李蓉主任表示,解决医疗健康的需求,核心点在于学会工程语言和医学语言。而在实现路径上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在基础上,目前,我国学科交叉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医学、工学人才的思维碰撞;在技术转化上,需要增强临床医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在商业化上,“研发-制造-应用”是一个完成的闭环,需要打造一个更好的医疗生态。
第五位演讲的嘉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宏 ,他的演讲主题为《协和临床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战略规划思考》。
吴志宏主任主要从疾病防控(慢性非传染病疾病、传染性疾病、多发罕见病防控)的角度分享了协和临床医学科技的成果。
以心血管疾病研究为例,目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识别及早期干预技术、国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模型仍然不完善,单凭一种因素去建立某种预测的模型不一定正确。
因此,医工双方急需通过流行病技术、统计学技术、多组学技术去筛选心血管方面的特征标志物,在明确标志物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靶点干预。
再例如,恶性肿瘤存在着早筛早诊的技术,同样缺乏大规模的研究的评价。未来,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如何实现早诊早知,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医、产、投三方汇聚,探讨医工转化机制
在五位医工专家的报告之后,本次大会设置了主题为“医工交叉创新创业机遇与难点”的圆桌会议,由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宁进行主持。
圆桌会议邀请到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欧阳晨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俊秀、江苏瑞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东山、柏惠维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刘达、强生战略客户部北中国副总监周威以及美敦力中国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和创新孵化部负责人兼董事总经理施永辉等六位嘉宾,共同围绕医工合作模式、临床需求要点、成果转化机制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临床的实际需求是医疗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医生具备创新想法,却不具备实现该想法的技术能力,因此医工结合是创新转化的必须之路,并且需要不断营造鼓励医工交叉的环境和土壤,以及给予资金和资源的扶持。
如何将医生和工程人员的资源、需求有效地粘合起来,需要更多要素的推动,也需要医工双方形成合力,学会“第二门语言”。雷锋网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7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