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入局交通移动支付之争,让消费金融市场之争继续下沉

招商银行入局交通移动支付之争,让消费金融市场之争继续下沉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科技技术在出行领域的创新应用,智慧出行已经是当下一个很火热的应用场景。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3月21日,招商银行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住建部IC卡中心”)等达成合作,未来,80个城市交通出行都可以利用招行一卡解决。

据了解,招商银行不仅提供一揽子收单服务,为“一码通行”APP提供支付、电子钱包、账户及清算服务外,招行旗下两大APP——手机银行和掌上生活也将作为公交乘车码的输出,即提供扫码乘车功能。

这意味着,招商银行正式入局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等争相割据的交通场景之争。这样意味着,银行持牌机构开始进一步收割消费金融市场。

交通移动支付之争初启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此前报道,2017年12月6日,广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今天下午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从今天开始,包括广州BRT快速公交、南沙、花都全线和番禺部分线路在内的4000辆公交车,就可以刷支付宝二维码乘车了。

而2017年12月5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合宣布,三方达成战略合作,上海地铁建设的“METRO大都会”App将引入阿里的技术,让乘客可以语音购票、刷脸进站。同时,蚂蚁金服表示,预计明年上海地铁就将支持App扫码过闸,并支持支付宝付款。

而在2017年11月中旬,马化腾也亲自演示如何用微信支付搭乘广州地铁、安徽公交车。在广州地铁之前,腾讯的乘车码在广州、青岛、驻马店、佛山、合肥、济南、淄博、莱芜、呼和浩特、常德、汕尾等多地的公共出行系统上线。此外,微信也开始支持香港的出租车。

……

如今,不仅是银联,金融行业中银行也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到这个市场竞争中。

无疑,移动支付线下的正聚焦在交通出行这个高频、刚需、快捷的领域,也是线下有待开发的场景中最为广阔之一的场景。

消费金融市场继续渗透,竞争更趋白热化

毋庸置疑,切入交通场景,产生的是庞大海量到无法形容的数据。这些出行数据作为高频数据,对用户画像非常有用。有了精准画像,无论对做营销还是风控,都能带来极大帮助。

因此,相比起这些机构所宣传的、或是媒体所分析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交通数据首先就能帮助最近在免押金领域展开竞争的“信用分”、“新零售”、“保险”上产生助攻。

设想一下,高频使用公共交通的人群,与金融服务享受充分的人群相比而言,两者必然是有区隔的。与此同时,80个城市,范围必将从一线、二线城市继续往下渗透,将移动支付渗透到更多互联网程度较低的消费人群中。也就是说,进一步掌握这部分互联网用户、银行服务曾忽略的用户,明显则是新金融下一阶段的机遇。

根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获得的数据,目前,全国已有80个城市和6个项目加入了招商银行主导的互联互通平台,全国互联互通卡发行量达3.5亿张,覆盖全国3亿以上的城市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以微信支付为例,其所要覆盖的“交通”领域,可不局限于城市地铁、公交这些场景,甚至包括索道、缆车这些旅游景区场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去。

再者,除了零售结算,总结一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最近布局的场景包括:停车场、水电煤、医院、加油站等,这些维度的数据和城市计算固然有关系,但不也是最近频频布局的保险、信用领域强相关数据?

据介绍,招商银行和住建部IC卡中心等合作并即将发布的“亿码通行”APP,首先即将上线扫码乘车服务,以及异地出行数据查询、异地出行等多项功能,而在未来,该项目服务或还将覆盖到住区门禁、停车、景区入园、城市部件管理等多个场景。

相比较而言,从大公司业务出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这些都是助攻政府的事情。试想一下,同样参与竞争的银联“云闪付”,其业务和智慧城市有何相关?

构建场景,衍生、聚合生态

作为高频、刚需的场景,无论什么学历、职业、年龄层,都需要出行。假若人们习惯了每天必须的出行都用上招商银行App、支付宝、微信,那么将可以为其应用平台绑定更大一波的流量。在微信或者支付宝上,人们完全可以解决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社会服务后,还有其他垂直应用什么事?

无论是地图、出行软件,都希望打造成一个平台,承包人们的日常所需。纵观互联网过去十年发展史,BAT的风云、3Q大战……无非是一场流量的战争和红利获取。

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最近的演讲中指出,互联网人口红利下的市场机会、移动支付带来的新的消费场景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将互联网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之后,还有极大的市场可以开发。“而对于新金融行业而言,未来的存在形态或许就是内嵌在这些新的场景中,将金融服务变成一种基础设施、变成服务的一部分。”

所以,从出行切入,下面是更大的人口红利市场。

事实上,这也是招商银行近年一直坚持“自场景”战略。据介绍,招商银行,从App5.0中摩羯智投单点智能应用,扩展到前后台、全业务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运作(请戳《揭秘招商银行App6.0:当一个银行App开始谈智能 | AI金融评论》),这意味着,招商银行App已经从原来做银行的工具变成平台的经营。

生态不是依靠布局而成的,而是衍生的。

在这个平台上,从基本银行业务交易功能,到商城——生活、内容产生——社群用户反馈,招商银行能够获取到用户更为完整的数据,从而推动更个性化的产品制造能力、产品推荐销售能力,从而维护一个更加强大、稳定环流的平台和生态,并且,将金融服务渗透到用户的生活、习惯中,从现金流管理、记账、消费,到财富管理。

而在本次合作进击交通移动支付场景过程中,招商银行旗下两大APP——手机银行和掌上生活,不仅将作为公交乘车码的输出,即提供扫码乘车功能,还将提供一揽子收单服务,为“一码通行”APP提供支付、电子钱包、账户及清算服务,以形成数据流。

作为一家金融科技银行,招商银行的转型路径,是递进的过程,即所宣称的:有了网络化才能数据化,有了数据化才能智能化。在银行业于2017年下半年才意识到的“场景焦虑”,招商银行App已经初步验证了这个路径。

“我们试图去构建一个App强大的金融自场景,尤其在理财、现金流管理、收支、在借钱,以及往后走内容这方面的自场景,我们都试图去强化。5.0后一直按照这个思路来发展,理财的占比提升非常快,上线之后,目前在手机完成的交易笔数手机已经占了65.06%。”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江朝阳曾向雷锋网AI金融评论表示。

除了招商银行,兴业、浦发、交通银行等都在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场景,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他们或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发行主题卡——比如京东与兴业联手发布小金卡、小白卡等;或高歌猛进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开发信用卡市场——如浦发银行,2018年开始63天,在2018年3月5日,就宣布信用卡营收破百亿……

互联网金融表面看起来热度似乎不再,但其实,在目前强监管的金融环境下,新兴互联网金融整体收缩,中小玩家纷纷退场,然而这时市场已经被趟开,并初步培养出用户习惯,而此时,正是持牌金融机构趁机大举进击的时候……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8150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2日 11:08
下一篇 2021年8月12日 11: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