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香港移动支付在发展初期,合作双赢是主旋律

6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论坛在香港科技园举行。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接受雷锋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移动支付在发展初期,腾讯会与监管方深入沟通,找出更优秀的解决方案去结合当地特点作出合理转换;同时腾讯会与包括八达通在内的一系列合作伙伴合作,连接更多的金融机构,为大湾区人们跨区域在生活上享受更多便利。

“未来我们会看到香港交通出行领域也会出现乘车码这样的服务,至少在一些通道上作出支持二维码的乘车服务。”当被问及“腾讯移动支付在港是否有类似内地的乘车码的拓展计划”时,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对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还举了一个让人感同身受的例子:他自己从内地来香港要找八达通,但找到一张八达通也不知道有没有钱,但如果用腾讯的扫码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香港移动支付在发展初期,合作双赢是主旋律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在未来的香港移动支付市场,腾讯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解决用户痛点的“合作者”和“补缺者”,一同推进移动支付的发展。

香港移动支付市场的两股力量,被业界人士形象地描述为“过江龙”与“本地姜”。前者以微信、支付宝等外来支付工具为代表,凭借在内地已经深入人心的扫码支付习惯,随赴港游客脚步杀进香港市场;后者则以八达通等本港支付工具为代表,可重复充值的八达通智能卡已经作为一种小额、快捷的无现金支付方式被广泛用于公共交通和便利店中。

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截至2017年,市面上流通着超过3450万张八达通卡,相当于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4张八达通卡(这也是陈起儒说的“找到一张八达通也不知道有没有钱”的缘由),每日交易宗数超过1300万,金额超过1.5亿港元。仅零售方面,八达通系统目前每日仍平均处理超过1400万宗交易,金额逾1.94亿元。全港有超过9500家各类服务供应商在2.1万多个零售点接受八达通付款。而在公共交通系统上,八达通已经形成了垄断。

而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在香港的痛点并没有那么强烈。

陈起儒认为,移动支付在内地快速发展有两个载体和驱动因素:一是电商,中国地大物博,很多跨区域的商品采购需要通过电商;二是微信红包,2014年春晚引发的“抢红包”热潮让用户账户有了很多余额,也培养起了用户利用余额在商户、门店消费的习惯。

然而这两个条件在香港均不存在。不同于内地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因素,香港是自由贸易港,世界范围的采购体系、完备的物流配送系统及遍布全港的超市、便利店零售体系,让香港居民可以方便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同时由于香港还有很多人在使用其他社交应用,微信在香港的活跃度还不是特别高,红包推广的渗透率也无法与内地相提并论。

而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全球排名前三的国际金融中心,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西式银行系统,在“银行多过米铺”的香港,用户可以方便地享受银行服务,对移动支付并没有像内地由于缺乏金融基础设施的“切肤之痛”;而现时八达通的普及,本身也并非完全市场化的产物,而是与1997年香港回归,新任特首希望加速无现金社会的建设做的一系列大力推动有关。

对于屡被提到的“过江龙大战本地姜”的火爆场景,陈起儒更愿意从“合作双赢”的角度来描述香港移动支付市场的竞合。从过去支付领域的积累和经验来看,NFC在信息存储容量、安全性、方便性上有一定优势,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二维码在很多领域便于复制、使用,对硬件要求非常低,甚至用一张纸放在收银台上就可实现收款服务。因而陈起儒认为,香港在一个阶段内,主打NFC场景的“本地姜”和主打扫码场景的“过江龙”双方将会作为对方的补充方式存在。

陈起儒举例说,在交通出行的场景,腾讯会和港铁、八达通合作:目前腾讯已经和港铁在车站试点购票服务,而对于八达通而言,两家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大家互相有需要,但过程当中要看切入点如何平衡彼此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如果不把资源相互打通,对于大家拓展市场都无利。”陈起儒说。

毫无疑问,腾讯在香港移动支付市场是有想法的——腾讯在2016年春节期间就以微信红包的方式登录香港,同时2016年8月获得香港金管局颁发的首批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在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与香港合作伙伴开展合作。而“粤港澳大湾区”正式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也给腾讯带来了新的发力点。

而腾讯所希望的资源相互打通,不仅仅局限于在移动支付市场和八达通等支付手段的互联互通,更是在整个大湾区的范围内,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金、技术与人才的互联互通。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论坛”上,腾讯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金融学院院长赖智明就称已经跑通了帮助香港人在网上跨境开户的流程,“香港钱包和内地钱包的互联互通在近期内就会有结果。”

据雷锋网了解,香港9月将全面连接银行和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推出“快速支付系统”(FPS),而微信支付作为第一批获得FPS牌照的机构,也将在第一批接入支持FPS网络运行。

陈起儒表示,接入FPS不仅意味着可以连接更多银行账户,通过FPS网络将全港主要银行账户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也可以与银行金融机构展开更多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电子支付。FPS的实施为将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包括与八达通实现广泛合作”。

陈起儒还透露,腾讯希望希望借助社交和向屏幕本身延伸的服务,比如说小程序、公众号带来更丰富的服务,给香港市民带来更多便捷,目前腾讯正在和香港各个商户、机构不断深入探索的类似的合作,会有越来越创新的产品和应用将在香港出现,而这是八达通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想法是香港发展移动支付不能只是支付,如果只是为了刷卡那一下,没必要非得用扫码。”陈起儒称。

这意味着除了与更多商家和机构展开合作,腾讯还会在香港展开更多的尝试。陈起儒认为,移动支付是全球范围内都可以发展、应用的技术,但从切入点来看,各个地区的切入点并不一样,例如在香港,腾讯会基于社交的优势注入更多的社交的力量和元素,但从现在的试验看,仅凭社交本身无法拉动移动支付在香港落地,因而在强化“社交支付”的同时,将一些有趣的经验、玩法带到香港,也正是腾讯希望寻找的新突破口。在雷锋网看来,这可能也将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香港攻略”的一个重要区别。

谈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未来在香港的竞合关系,陈起儒表示,腾讯很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但在香港移动支付发展的初期,“看谁多谁少可能意义并不大,没有一个支付机构可以做到任何一个商户都能用,所以还不到彼此竞争、你死我活的阶段。甚至某种意义上,大家可以合作,让商户共同使用。”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8356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