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2018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今日在北京开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受邀进行了《从场景创造到场景变革》的主题演讲。他指出,金融科技对我们最大的冲击影响一定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消费者普惠,也有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得到长足发展,所在区域一定会因此获得GDP、税收和世界排名公司的市值排行。
以下为演讲原文,雷锋网AI金融评论进行了编辑:
金融科技对我们最大的冲击影响在于支付。而如今,场景深化正在不断发生。中国有特殊的场景应用。出行APP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不同层次人群都可以得到场景服务。场景在向垂直深度发展。随着投资和延展不断地深化,我们可以发现很细小的场景,比如我了解到一家企业的团餐其实没有食堂、没有厨师,但每天都可以提供营养搭配的团餐,团餐都在不断深入化。
场景深化第二个逻辑是在原有的场景中,捕捉爆款和最有应用价值的东西。今天做移动支付的几家公司,在切入金融业务以后,全都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我们会发现所有基于BAT金融场景再造的过程中,都可以在一个小的维度进行金融化的改造,以网上的逻辑,迅速在所有的人群中全部落实。支付就是账户银行切出一小块的东西。如果把支付数据可以垄断,可以让银行的后端服务变成我的服务商。
这也是为什么基于BAT前端的支付产生后,所有的大型银行都要跟它签战略合作协议。在一个场景中切出一个场景,现在用业务链给链接到一起。最近美国非金融场景的市值公司至少跌去10%左右,而我们在境外上市非金融场景公司也在跌,最大跌幅达到了40%,这说明商业化场景这一端的攻城略地已经到了中后期。
此外,另一条更深刻的逻辑是:云服务有更加深厚的价值。亚马逊、微软不仅的市值在过去一年翻倍,而且在这次下跌过程中,它们不仅抗跌还会逆势上扬。
云服务有几个特别的优点:第一所有的云服务如果基于开源的逻辑可以把所有的信息和链条,包括消费链、产业链、金融链,都可以开展大量的服务。最近红帽子开源的软件被IBM以334亿美元全资收购,是因为其开源软件的服务可以对IBM在开源软件中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服务。
第二个是基础设施免费使用。如果这个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已经成熟,基于自己内生业务成熟的时候已经收回投资或者说前期投资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的时候,让全社会享受云平台服务的时候可以免费。
如果未来公共基础设施的参与者越多,可以获得的数据越多,服务的对象就越多。本身要数据和服务对象的时候,就可以免费提供云服务基础设施。我们注意看几家公司,亚马逊跟西安签了加速器,微软跟北京中关村签了加速器,所有的加速器中加速成长的企业用它的云服务,本质是在不挣钱的时候不收钱,在成好的时候收购,参与股本并分润,也就是说在后成长阶段收费,获得估值成长的利益。
如果这两条逻辑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我们突然发现,所有金融端口的东西,前期还只是场景的攻城略地,做场景的深度、宽度,而今天基于云革命时代的金融已经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金融风险是如今金融科技发展的绊脚石。如果把你的头脑回到云端,所有的云端化提供了最庞大的初始和日新月异信息的存储和积累,新到这种程度,谁在这里做新东西,都在这个数据库中,而基于这样的数据,基于这样的云端化提供的软件基础设施服务、硬件基础设施服务、服务器基础设施服务、商业逻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特别是操作平台的应用基础设施服务,甚至APP只是在原来的操作平台或者云端服务中修改几条代码,工程师做几项动作就可以迅速大于1,这样做在安全和风险的角度,首先做到全信息存储,可以搜索,第二可以内嵌到所有的非许可行为,如果不合规云端做不出去。如果你做到合规,在云端化的制度设计,因为所有云端化对监管的开放和可搜索,如果风险敞口,用全数据和自操作平台,把你的风险敞口认知得比你还清楚,商务风险、市场风险也就没有了,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只有全数据开源逻辑,才可以发现系统性风险一种产品和另一种产品,一个市场和另一个市场的转换系数有多大。只有云存储、云计算,云开源时代才可以让监管如此内生,如此如影随形,如此随时随地,如此监管和发展永远是一体两翼不可分离。没有这样的云平台,监管就会很痛苦,经常陷入捉迷藏的游戏。
再看创新逻辑。如果要进行金融科技创新,基本逻辑是里面的软件、硬件、各种服务甚至可以不要前端办公,只要几条源代码修改,只用一个APP,简单的开发应用,只要你想到,所有的创新基于这样的平台和云基础设施,成本最低,创新成功的概率最大。基于此你可以无限创新,每次创新不怕失败,今天的失败无非是明天走向成功最佳的路子,创新成本低才促使这样的情况。
最关键的第三个问题,北京的金融科技不仅使我们有庞大的金融团队,金融机构也不仅在中关村和科技中心,更重要的是几千万人和分成不同人群的数据逻辑。如果有了云的服务平台,把这个数据刷脸、分层,安全边际、私密保护,保护公共链条中所有该保护的东西,并全部开放不该保护的东西。那么当开放度数据越来越多时候,基于云的金融创新就一定会把数据挖掘得深厚、有效、透彻。
今天云基础设施端的整体设施服务技术和商业逻辑都已经成熟。如果2018是所有新的金融科技公司基于云端化最高估值翻倍时期,未来几年则是云端化改变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带来金融革命的最大的成功和发展。
最后回答一个监管难题:为什么区块链行业怎么老出坏事?如何在舞弊存在的情况下,让区块链在布局、区块分享、共享价值最优平衡?
我们要回答的是,过去云平台基础设施服务不足以监管、跟踪、提供深度服务,区块链才走偏了。如果今天这个云端足以支持区块链,区块链的金融逻辑、商业逻辑就会搭上祥云,随处降临。
更多资讯,请关注雷锋网AI金融评论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8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