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获悉,在1月20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上,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进行了主旨发言。
他指出,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就是运用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证券业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目前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外国有不小的差距。另一边,证券业的发展也不及投行券商、银行业。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安青松表示,“数据治理、数据生态是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下一步协会将借鉴国际和国内数据生态建设的经验,深入探讨明确行业数据生态的监管规范和指引,积极推动行业数据生态建设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技术标准的设计和推广。
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武装证券业?他认为,证券公司应当广泛运用新兴技术,推动自身从传统的通道业务证券服务商,向通道业务、信用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并重的综合证券服务商转型,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客户服务、市场分析、风险定价方面开展创新尝试,寻求从投资顾问端、财富管理端、客户服务端等全方位向智能化转型以提升服务效能。
与此同时,安青松也特别强调,证券业必须严禁触碰法律底线和监管红线,必须高度重视证券科技带来的风险挑战,“大力加强系统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业务风险的严密防控,加大业务合规的严格监控,提升新兴技术运用同监管要求的契合度,有效防范证券科技潜在的风险隐患。”
以下安青松的发言摘要,雷锋网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一、证券业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型行业,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就是运用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对金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科技的运用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地域界限,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借助高科技,金融机构不断向综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科技也极大的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产品的供给能力。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IT加金融,实现业务办公的电子化、自动化;二是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渠道汇聚大量用户和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业务融合;三是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借助机器、数据、网络、用户信息、交易行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四是金融科技向普惠方向发展,解决更多用户需求和监管问题。
证券市场是信息信用市场,科技运用是证券业发展的生命线。以证券交易为例,在电话出现以前,人们需要在现场通过手势表达买卖,难以想象实现异地远程交易。电话发明后,解决了两地信息交流问题,使得交易能够达成,但由于电话费昂贵,异地远程交易并不活跃。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证券交易方式,将证券交易推向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极大地改变了证券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证券市场能够在28年间,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第二大私募市场,主要得益于在开业之初就借助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春风,运用互联网技术高起点实现电子化自动撮合交易、实时数据远程传输和无纸化中央登记结算等先进技术,科技运用成为证券业发展的生命线。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催生新的证券业务模式,以E-trade为代表的网上券商异军突起,运用互联网运行高效、费用低廉的优势迅速发展壮大。
近年来,证券业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ABCD)等新技术,推动传统业务转型,创新业务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合规、风控智能化,科技与证券业的结合已从简单的“拼接”转变为深度的“融合”。
据统计,我国131家证券公司中,已有超过50家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客服、客户画像,个性化资讯、智能投顾、智能交易等服务;一些公司已通过创新的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更好地解决信息获取中维度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公司已着手研究区块链在证券结算、发行、内部合规管理等方面的运用。
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证券公司的IT总投入超过115.9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11.7%,IT总人员超过1.3万余人,同比增长9.3%。同时,证券公司与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案例也日益增多,合作形式较为多样,包括双方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提升证券公司的综合运营服务能力,加速公司核心业务的互联网化进程和数字化转型等。证券业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数据治理、数据生态是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证券科技运用的基础是数据治理和数据生态。在富含数据的市场悄然兴起之时,数据治理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市场上低成本流动的海量数据,与机器学习、匹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和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在资本市场上,金融资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经济中的信息功能。
但是随着海量数据时代的来临,货币的角色将可能被数据取代,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商业模式将出现颠覆式变化,一种新的数据驱动型金融科技机构,将向传统金融服务业提出挑战。目前多数证券公司已意识到数据资产的价值和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在数据治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近期证券业协会的调查统计显示,已有超50%的证券公司制定了公司层面的数据治理战略规划;80%的证券公司建立了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其中大部分证券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数据治理决策机构;70%的证券公司在数据治理不同领域制定相应章程、办法、规范;超60%的证券公司基本实现数据集中;部分大型证券公司在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70%左右的证券公司不同程度地对数据质量进行了管控;监管数据报送受到普遍重视;证券公司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普遍重视,采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50%以上的证券公司数据治理工作涵盖或部分涵盖了子公司。
但是相比银行业和国际一流投行,我国证券公司在数据治理方面尚不小差距,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符合数据科学特点的治理结构。
数据生态是以行业数据资源为载体,通过数据共享形成协作共赢的有机整体,进而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外数据生态发展已久,典型实践是行业内各成员之间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数据分享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升成员的营运能力和业绩水平。金融数据共享一举把全球金融科技竞争带入新的阶段,普遍认为这是金融行业互联网化后金融业最大的变革。通过金融数据共享,推动传统金融行业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生态体系,开展更深层次的协作和竞争,最终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是金融数据生态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证券行业发展至今已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而数据的价值在于关联,只有通过全行业内外部数据共享,才能满足证券科技创新带来的高附加值数据需求。
因此,数据生态是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下一步协会将借鉴国际和国内数据生态建设的经验,深入探讨明确行业数据生态的监管规范和指引,积极推动行业数据生态建设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技术标准的设计和推广,为证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
三、深化科技运用是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从整体上看,我国证券科技与银行业、互联网企业和国际一流投行的科技运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近几年的一些创新,例如互联网理财账户、网上商城,理财超市等,也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究其原因,一是证券行业整体实力较弱,创新力量相对集中在交易所和大券商;二是对证券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力、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系统开发主要靠外包(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64.2亿元,其中,银行业信息化投入规模占市场整体的69.37%,证券业信息化投入比重为10.23%。在技术人才方面,2017年底,国内证券公司的技术人员占比不足1%,而国外很多资产管理机构科技人员占比达30%以上);三是试错成本高,证券公司在强监管之下开展业务运行和信息系统建设,面对新技术,往往只能在测试环境试错;四是证券科技的运用和创新主要集中在传统业务转型,缺少针对金融产品、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更谈不上整个价值链的重组。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一流投行纷纷利用金融科技进行转型。在机构业务收入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高盛、摩根大通等为代表的一流投行相继进行科技改革,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更加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提升核心业务能力的同时,利用金融科技与已有的业务进行协同。
高盛将“以科技为驱动力”的发展理念全面贯穿集团的决策和营运,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将技术部门设置成为核心部门,目前技术部门的规模明显大于投资银行部、全球投资研究部、证券部等其他同级部门,同时还通过收购或投资初创型金融科技公司的方式扩充人才库、提高技术能力。
摩根大通则提出了“数字化无处不在”的发展战略,以科技手段革新现有业务,加大IT方面的投入,对在线金融机构和创新实验室进行投资,通过金融科技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目前国际一流投行每年在技术上的投资都在数十亿美元规模以上,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摩根大通2017年在技术/通信方面的投入为77.06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12.6%,其技术/通信方面的投入占非薪酬支出比例从2013年的14%,增加到2017年的28%,5年期间增长了100%。高盛在2016年-2017年已经投资29家金融科技公司,其人员构成中技术性人员的占比达46%。
从全球的发展现状看,“金融+科技”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推进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
2018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未来的核心生产力,各个国家竞相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获取人工智能主导权。
我国证券业迫切需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提高对证券科技的重视程度,深刻理解证券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对经济生态、人文生态、金融生态的深远影响,紧紧跟上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科技变革的历史机遇,把深化新兴科技运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积极开发运用证券科技,提高证券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系统集成自主性,加强信息技术领域布局,补充证券科技产业链相应环节的能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证券公司应当广泛运用新兴技术,推动自身从传统的通道业务证券服务商,向通道业务、信用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并重的综合证券服务商转型,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客户服务、市场分析、风险定价方面开展创新尝试,寻求从投资顾问端、财富管理端、客户服务端等全方位向智能化转型以提升服务效能。
与此同时,证券公司既要积极利用证券科技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又必须严禁触碰法律底线和监管红线,必须高度重视证券科技带来的风险挑战。证券科技伴随的市场活动主要以数字化、虚拟化、云服务等方式呈现,模糊了市场参与者的身份特征、行为模式等关键要素,市场违规操作更加隐蔽化、智能化;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业务设计更为复杂,交易速度和交易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风险传播无时空界限,风险扩散更快,破坏性更强。此外,在研发交易新技术时可能出现交易算法和系统同质,在资本市场出现波动时引发市场交易策略共振,进而引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危害经济安全、社会稳定。
因此,证券行业深化运用新兴技术,必须大力加强系统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业务风险的严密防控,加大业务合规的严格监控,提升新兴技术运用同监管要求的契合度,有效防范证券科技潜在的风险隐患。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8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