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微软亚洲研究院迎来了18周年的纪念日,今年微软并没有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而是成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邀请了众多前微软研究院的成员,来分享他们在IT、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的心得,对学术界、产业界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做总结和畅想。
徐一华
在这场院友会上,苏州天准集团董事长徐一华向大家做了一场主题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简报”的主题演讲,简单的描述了工业机器人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下为徐一华演讲内容的摘录精编。
广义的工业机器人领域
徐一华说,这两年工业机器人突然火起来了,有两个独立不相干的原因:
一个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独生子女导致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素质增长导致有意愿从事纯体力劳动的人减少)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工业机器人的大量被应用。另一个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研究愈加成熟,促进了服务机器人总体的发展。
徐一华表示,中国是制造大国,他在中国的制造业方面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我跑过两百家制造业的工厂,发现制造业真的不复杂,就是重复的工作,所以生产过程的本质,就是以物料为核心,重复围绕物料的存储、移动、加工、组装、检测等方面做工作。中国庞大的制造业简单来说,就干这么几件事。
这几件事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细分下来也很复杂。
比如物料,有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等,这些东西里面还能再细分,比如金属有很多种、塑料有很多种。物料的形态也不一样,固体、流体等等。这些东西都能够无限的复杂下去,要把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了。
再比如说加工工艺,拿车辆加工来说,车、铣、刨、切、磨等等,更深一些的比如锻造冲压等常用工艺以及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各种各样的特殊工艺,这些工艺的组合也是相当复杂的。
这些物料的存储、移动、加工、组装、检测都是需要设备来完成的,所以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
工业自动化行业概览
光装备制造业的中国生产总值有30万亿,中国每年的GDP不到70万亿。
徐一华说:针对工业自动化行业,大概可以分为3个部分:零部件、设备、项目与应用。其中中间的设备部分就是刚刚说过的以物料为核心的工作,零部件是设备的基础,项目与应用是相关的解决方案,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就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图上显示的一些都是一些机器人的分支。其中我们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就是关节臂机器人,目前的现状来说,这就是一种机械手臂,连手都不算,因为没有手指也没有传感器,什么大数据之类的东西也都用不上,因为不需要数据。
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其实也没有非常大,一年只有25万台,100亿美金左右的市场而已。拿目前很出名的KUKA机器人来说,他们每年的销售额之后30亿欧元,其中有10亿欧元是用来做刚才说的“物料核心”以及机器人本体,剩下20亿欧元是用来做第三个部分,项目与应用的方案集成。除了KUKA之外,还有ABB、发那科以及安川,四家统称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这四家就占了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的一半,有50亿美元左右。这四家的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地位都十分稳固,中国企业想进入这个市场不太容易。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不到7万台,其中关节臂机器人4万台,这4万台中,国产的大概只占到五六千台,销售额不到百分之十,利润额说没有也不过分,中国做工业机器人的没有哪家是赚钱的,当然,中国做机器人是受国家鼓励和扶植的。
下一代工业机器人中国企业可能的机会
工业机器人行业就是汽车行业的私生子
徐一华说,这一代的工业机器人多数都是应汽车制造业而生,所有的性能参数都是围绕着汽车生产而设计的。而工业机器人在使用中存在几个问题:机器人的负载、尺寸、换型时间,这些参数的不同也导致应用领域的不同。
汽车行业的换型时间比较长,一个机器人编程虽然麻烦,但是设计成型之后,能够使用三到五年时间,总体来说是比较省事的。
但是这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如今我们电子行业发展迅速,拿智能手机来讲,更新换代较汽车频繁得多。全球每年要制造10亿台手机,产业链及其庞大,那么智能手机的销售周期是多少呢?除了iPhone这种奇葩之外,一款智能手机销售周期也就三到五个月,客户从下需求到交货也就三到四周,时间非常紧,这时对换型时间的要求就比较高。
所以,现在这一代的工业机器人要普及到各行各业,就要适应各行各业不同的需求和生产节奏。不过,目前来讲,中国市场在消费电子制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的机会也不大,四大家族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积累,想要赶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市场要在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市场找到机会,就要寻找更细分领域的应用。
在这里,徐一华举了个例子,他一个朋友在做陶瓷应用,比如家用陶瓷卫浴用品(马桶、瓷砖等)的表面打磨工艺。工业机器人应用于陶瓷打磨很容易坏,因为打磨环境下机器受粉尘影响较大,容易坏。他们集中精力做好这一方面,在这一个领域就占据了先机。
所以说,细分领域还是很有机会的。
据徐一华理解,工业4.0只是德国公司抱团阻击美国及亚太公司的产物,只是一个概念,重心想进行个性化生产。有了工业4.0,大家才开始对前几代的“补课”,目前主流的说法是,工业3.0是自动化的行程,工业2.0是流水线完善,工业1.0是机械化。目前中国工业2.0已经基本实现,而自动化只在少部分产业有所普及,所以中国目前处于工业2.1到2.2之间,中国关于工业未来十年的发展一定是从2.0进阶为3.0,而不是从3.0进阶为4.0。工业4.0的“个性化生产”到底会不会成为主流需求目前还值得商榷。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8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