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艰难的时候是2011年上半年,我们差点成为先烈,快要死掉的时候,市场又回来了”,发布会之后,小i机器人创始人、 CEO 朱频频在接受雷锋网独家专访时说道。
小 i 在业界以“智能客服机器人”提供商的标签被认知,但这项服务开始的时间是在2006年。更早前,人类都还没有大规模“网聊”的时候,小 i 就让机器人在 MSN 上开始聊天,但很快转向了客服领域,而这个转向的第一步,就是为上海科委研发的政务智能客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业务是小 i 机器人的“根据地”。比如,在28日小 i 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和贵阳市政府正式上线了贵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小 i 作为主要技术提供商,落地了11项试点应用,以其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政务效率。
以政务这个根据地为圆心,小 i 多年来也拿下了很多企业客户。在数博会人工智能高峰对话的论坛上,小 i 创始人、董事长袁辉说:
今天在座的所有朋友几乎都是小 i 的用户,我举几个应用场景:比如你在贵阳、上海、北京,发一个短信到10086,问我的手机还有多少余额?它会马上回一个短信给你说你有多少钱;工农中建行的客户,通过微信、微博APP去问信用卡理财产品,都是在线机器人回答;联想、华为、海尔,乃至寄一个顺丰快递包裹,包裹到什么地方也是机器人回答你;在贵州贵阳,如果一个老太太看到马路上的水井盖没有了,她可以马上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整个流程运转,很快就会有人来进行维修。富士康的郭总如果说要看三个月的报表,它的整个智能办公系统都会直接告诉他整个分析结果。这都是小 i 机器人的技术在支持。
当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问到政府业务和企业业务在整体运营中占据的比例时,朱频频认为是各占一半,哪里有机会目标就会对准哪里。所以,除了和贵阳市政府共同启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外,小 i 还同时发布了两款产品,分别是:
-
小 i 中文深度语义开放平台
-
Machine Mind OS
小 i 中文深度语义开放平台主要依靠多年来积累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的接口。据朱频频介绍,开放平台并非完全开源,而是针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分为不同层级,享受不同的权限,合作伙伴如果要进行深度开发,需要经过小 i 的培训。之所以发布这个平台,朱频频认为,AI 领域应用广泛,小 i 聚焦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业务,其他应用的探索则需要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
Machine Mind OS 则是从整个小 i 深度语义平台中延伸出来的一个专门针对智能硬件的系统,将会被应用于智能家居、车载、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方面,成为其语音交互的核心。
这两款产品在本质形态上其实并不陌生,比如科大讯飞发布的开放语义平台,就与小 i 的平台非常相似。但朱频频认为,小 i 的平台在目标用户和技术范围上要比讯飞的语义平台更为广泛,讯飞的平台是为开发者和微信运营提供商提供一站式语义解决方案,但小 i 是为开发者和政府、企业等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够做深入的二次开发。
此外,在朱频频看来,小 i 中文深度语义开放平台可以被用于多个行业,解决更复杂的交互和理解问题,而不是局限在某几个领域。同时,语音识别巨头公司 Nuance 也与小 i 合作多年,为小 i 提供语音识别技术,共同解决一些问题。此次 Nuance 也参加了小 i 在数博会期间的发布会。
而 Machine Mind OS 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百度发布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Duer OS,朱频频没有否认二者存在一部分相似甚至相同的业务。只是说,开放平台是一个通用的生产工具,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但 Machine Mind OS 和 Duer OS 都是在若干个领域应用,再进行二次定制开发。
小 i 机器人通过其人机交互技术和行业应用经验,打造了 AI+办公、AI+政务、AI+企业服务、AI+物联网以及智能 IVR 等五大应用场景,进行集中展示。
除此之外,小 i 在发布会上还展示了其在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突破,在四个月时间里把人脸识别精度提升至95%以上。此外还将30%的技术团队投入到了量子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研发中。
当雷锋网问及这是否意味着小 i 要开始更广泛的布局并参与国内人工智能巨头的竞争时,朱频频回答说,做这些研究依然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交互场景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只有语义理解的话,则比较单一,其他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更好。
小 i 机器人同时也是雷锋网2017年「 AI 最佳雇主 」榜单的报名企业,从小 i 的发展和布局历程来观察,基本可以看到技术与人才的走向。
雷锋网正在启动“新智造成长榜2017”评选活动,我们将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进行大规模报道、梳理和调研,并联合数十家著名投资机构根据这些创新公司的技术实力、商业能力和成长性进行深度评选,最终从多个领域分别选出一些极具潜力成长性的创新公司。如果你想参与我们的评选,可点击「报名」链接,或通过邮箱xinzhizao@leiphone.com联系我们!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9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