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国内工业互联网窗口期的第二个年头,一方面,大量老牌工业企业和初创企业涌入赛道;另一方面,进入这一赛道中的多数企业过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这一幕不禁令人想起美洲大陆早期的掘金者们。
工业互联网进入窗口期,智慧工厂也再次被提及,成为工业企业在当下这波物联网热潮下又一逐渐被推向落地的概念,也为企业工厂降本增效指明了一个具体方向。“围绕控制技术,智昌集团的智慧工厂业务目前总营收占比已经达到60%~70%,2018年公司全年整体营收为3.1亿元,”浙江智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林海龙告诉雷锋网。
智昌机器人是2016年成立的一家以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为核心产品的企业,时隔两年,如今的智昌机器人已将业务由控制器升级为智慧工厂。在工业互联网探索期,在公司业务高速扩张下,作为最早一批在GE从事发动机预测性维护相关工作,在工业企业拥有17年从业经验的林海龙在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论坛现场接受雷锋网采访,向雷锋网阐述了智昌机器人发展智慧工厂业务的具体思路,以及对于当下智慧工厂及工业互联网的理解和深入。
智昌机器人:从做「控制器」到做「智慧工厂」
2016年,智昌机器人总部落户浙江宁波这一国内制造业聚集区。“其实早在2014年,智昌机器人就已有以技术研发为主的上海智殷、易拓智谱等分公司。”林海龙告诉雷锋网。
智昌机器人是由原美国ABB公司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甘中学博士带领团队一手创办的公司,甘中学现任智昌机器人董事长,同时也是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由于甘中学此前主攻控制器相关技术研究,因而机器人控制器也成为智昌机器人的企业基因。
“智昌机器人以机器人控制器起家,在2016年公司总部落地之前,其分公司上海智殷当时主要研发了六轴、七轴机器人控制器,也是现在的锐智控制器的原型产品;易拓智谱主要研发六轴以下控制器。”这也使得智昌机器人得以拥有从一轴到七轴的控制器产品组合和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
后来我们发现,控制器不仅能用于控制生产设备,还可以用于控制生产线,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的群智网络机器人。
甘中学将工业机器人至今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工业机器人、自主智能机器人、协作智能机器人、网络智能机器人和群智智能机器人。其中,群智智能机器人采用分布式智能架构和群智互联网络,被认为应拥有群脑智联和群智进化能力。
对于群智网络机器人,甘中学认为:
要实现人、数据、物流的协同,并实现三个流程的融合,就打通整条生产线或整个生产车间。这样的生产车间需要有机器、装备的互联,管理流、虚拟数字清单生成,因而需要有分布式的云大脑。其中,分布式云大脑不是云平台,而是一个由机器人大脑组成的分布式群脑群体,也就是群智网络机器人。
群智网络机器人的核心是群智网络控制器,群智网络控制器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在一条生产线或一个生产车间中多台设备实现连接后,对所有设备实现实时调度。“实际上,我们还是以控制技术为核心在做技术和业务拓展。”林海龙这样解释智昌机器人业务发展的中心地带。
2018年对于国内工业企业来说是关键一年,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相关引导政策层出,工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更为关注。也是在这一年,智昌机器人进一步拓宽业务,开始对外提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雷锋网了解到,在智昌机器人提供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中,仍以控制技术为核心,同时在软硬件上集成业界优秀资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为何会选择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智慧工厂?
智慧工厂是一个万亿级市场,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谈到当下控制器市场,林海龙表示,“我们的核心技术优势在控制器,但是整个控制器市场有限,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又不会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控制器只能向国内机器人厂商销售,这一市场显然不够大。因而,拓宽市场就成为当下控制器厂商面临的必然选择。”
整个市场拓展主流思路不外乎两类,纵向向产业链拓展,继续做机器人;横向向集成拓展,做智慧工厂。其中,考虑到做机器人必然会面临与此前合作厂商存在竞争,智昌机器人选择了做智慧工厂。“让我们的控制器不仅要控制设备,还要控制产线、控制工厂。”这是智昌机器人转型之初的想法。
显然,智昌机器人做智慧工厂的核心技术仍是控制器。至于其他资源,智昌机器人则是集成产业资源。“产线方面,我们找川产线集成商川崎合作;信息系统、软件方面,我们找SAP、金蝶合作。我们在技术部分主要做的仍是控制器,同时整合诸多行业资源,提供打包方案。”林海龙这样解释智昌机器人做智慧工厂的思路。
如今,智慧工厂业务在智昌机器人整体营收中占比高达60%~70%。“当然,智慧工厂业务中也包含一部分机器人业务。”
据雷锋网了解,在今年1月智昌集团的员工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智昌集团在机器人和相关工作站销量为1115台套,销售收入达1.5亿元;工业4.0项目销售收入达1.6亿元。总销售收入为3.1亿元,净利润为1500万元。由此可见智昌机器人的转型原因和在转型中的大刀阔斧。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条路
真正谈到构建智慧工厂从何入手构建,更有难度的是传统企业数字化升级,其中关键是信息生产自动化。目前,主流思路是从设备自动化和生产信息自动化两方面着手:物理层实现设备自动化,信息层实现信息生产自动化。其中,首先要实现设备自动化改造,然后根据自动化程度进行信息层面的自动化升级。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设备自动化改造多数采用在关键设备上加装传感器,采集设备静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送到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最终返回执行命令。这是企业数字化的实现过程,理论上,其中仍存在一个问题是,部分传统设备不具备信息生产自动化的条件,无法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信息生产自动化就是你的所有设备上产生的信息、生产过程检测到的信息、工艺流程信息、物料信息等自动采集,甚至指令都是自动下发的,这称为信息生产自动化。
林海龙告诉雷锋网,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针对存在的资金问题,一般而言,有两种解决方法:
-
第一,帮助企业实现“部分改造”。通过对某台关键设备改造,省去相应工作岗位或管理岗位的人力投入,这样的改造通常在两到三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
第二,引入融资工具,对整条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一般对整条产线的改造要投入成百上千万,但是投资回报一般也是在三年内可见的,否则企业不会去做升级。”
由于国内存在众多中小企业有数字化升级需求,这类企业对资金比较敏感,因而现在部分做工业互联网及智慧工厂的厂商会选择引入融资租赁模式。智昌机器人同样也有引入这一模式。
智慧工厂难点:工艺
在智慧工厂构建过程中,真正的难点在于对工艺的理解和攻克。
“整个智慧工厂构建过程中有多个环节,信息化软件搭建、网络通讯搭建都是难点,但真正影响工厂是否能正常运转的是其底层工艺设备的自动化。”林海龙告诉雷锋网。
对于生产工艺理解的要求,林海龙举了一个自动生产榨菜的项目案例。
做这样的项目主要考虑三点:功能、性能和工艺。这个项目从功能上来讲,包括从挖出来的榨菜到生产、包装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其实在功能上相对容易实现。但是当考虑到工艺问题时,就带来了清洗的问题——生产设备每天都需要清洗,否则会产生食品变质、安全问题。这正是由于工艺问题导致的生产无法实现自动化。
真正要解决好工业问题,林海龙认为必须要与厂商深度合作。“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行业的工艺问题,我们做智能工厂的企业不可能达到厂商对自己工艺的理解深度,因而需要双方深度协作,我们提供的是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他们提供对工艺上的理解,从而构建智慧工厂,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难赚钱,产业智联网或成突破口
谈到智慧工厂,不得不提的一个概念就是工业互联网。
在国内做工业互联网赚钱的企业,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
谈到工业互联网初期阶段的热闹和背后的心酸,林海龙不禁感慨。
真正让工业互联网服务产业并发挥商业价值面临如何在工业互联网探索期寻找突破口这一问题。林海龙表示,智昌机器人更看好的是做产业智联网。
智昌机器人前期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产业集聚现象明显,即大家都在一个区域做同一种产业,例如赣州南康的实木家具、浙江秀洲的纺织印染、台州永康的小五金等,这正是当下国内产业现状。
根据这一现状,林海龙认为,做产业智联网会有机会,也存在更大的商业价值。
产业集聚会产生集聚效应,大家都在一个地区做同一个产业,一方面可以进行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由于工艺相差不大,方便智慧工厂厂商提供相对通用化方案。这也是我们现在在尝试去做的工作。
谈到工业互联网和产业智联网的差异,林海龙认为,“工业互联网没有产业概念,可以是任意工厂,产业智联网是针对某一对数字化需求相近的某一产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就雷锋网理解,智昌机器人在提的产业智联网是工业互联网垂直化分支,或可称为产业化应用。这一理念更类似当下最为简单的拼团理念。
由此可见,面对国内产业集聚、块状经济,智慧工厂或将迎来“拼团”时代。
相关文章: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9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