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
人造太阳,点亮人类能源梦想
万物生长靠太阳。科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利用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为人类开发一种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标的受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聚变燃料…
-
“毅力”号收集的岩石或为火星生命提供证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目前已采集到两个岩石样本,有迹象表明它们与水长期接触,为这颗红色星球曾有生命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 …
-
利用太阳能电化学反应从废水中制造氨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工程师们创造了一种太阳能电化学反应,它不仅利用废水制造氨(世界上产量第二大的化学品),而且还实现了太阳能到燃料的效率,比任何其他可比技术好 1…
-
谁是CRISPR酶的祖先?
过去十年里,科学家已经将CRISPR系统应用到基因编辑技术中,这是一种用于修改DNA的精确和可编程系统。近日,研究人员探索了该系统中使用的一种酶的进化起源,发现一种新的可编程D…
-
新的化学工艺可硫化氢气体转化为氢气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化学工艺,能够将下水道系统中产生的气体转化为可用于燃料的氢气。该工艺可以转化有着臭鸡蛋味道的硫化氢,通常被称为下水道气体,从粪便堆和下水道管道内排放出…
-
3D打印新技术推动传统古建文化传承
赏心悦目的中国古建筑模型不仅仅是件艺术品,更是一种严谨的古建专业表达方式。在古建筑的研究、教学、存档以及实际施工中,古建模型是一种非常有用、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通常,古建模…
-
高端生物技术源自大自然的“工具箱”
无论是全新的还是改进的技术,都是现代科学研究及发现背后的驱动力。它们允许科学家比以前更快地完成实验,它们几乎在所有的科学领域发着光。 生物学的三种高端技术——基因编辑、荧光…
-
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残奥会上显神通
松下集团赞助东京残奥会的三款可穿戴动力外骨骼机器人近日在残奥会上获得好评。这三款机器人分别是可减轻腰部负担的“ATOUN MODEL Y”、可支持长时间步行的“ATOUN HI…
-
科学家设计出新型纳米材料
中佛罗里达大学(UCF)的研究人员首次设计出一种纳米级材料,可以有效地从海水中获取氧气和清洁能源燃料–氢气。这种材料提供了工业规模电解所需的高性能和稳定性,可以从海…
-
自制口罩在减少飞沫传播方面同样有效
据外媒报道,印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尽管N95和外科口罩是减少飞沫传播的最佳选择,但自制口罩也非常有效,不过前提是制作正确。由于自制口罩比购买成箱的外科口罩更经济或当商业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