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
从一个黑洞的“胡吃海喝”看黑洞有多大
天文学家们相信,他们有一个新的办法去计算超大质量黑洞的大小:通过研究这些隐身巨人的进食模式。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关注黑洞吸积盘亮度的闪烁模式。吸积盘是在黑洞引力作用下…
-
新型化学显微镜拥有超高分辨率
教科书上的化学反应均以单分子形式进行概念描述,但实验中得到的却是大量分子的平均结果。一瓶380毫升的水,约含有10的25次方个水分子,投入金属钠会产生激烈的反应。不妨试想,宏观…
-
土星内部确有巨大弥漫核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1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科学家的深入分析结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的数据显示,土星有一个缺乏清晰边界的弥漫核,核的大小…
-
中国碳卫星获取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8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数据,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
-
空间太阳能电站:科幻能否成现实?
盼来盼去,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杨士中团队期待已久的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以下简称璧山基地)终于开工建设了。团队骨干专家、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仲元昌告诉…
-
今年七夕遇上流星雨,咋看?
今年的七夕要遇上流星雨了?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0日消息,本年度最大的流星雨,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将于8月13日迎来极大值,并且活跃期将持续至8月24日…
-
为骨缺损植入物披上“可降解新衣”
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病症。一般而言,分为病理过程造成的骨缺损和人为因素所致的骨缺损。由于骨缺损的存在,常造成骨不连接,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局部的功能障碍。 而假体植入手术是治疗…
-
首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应用
甘肃武威重离子中心治疗室,医生正用仪器给一名肿瘤患者进行碳离子放疗……这套治疗系统就是我国首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肿瘤专用装置(即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碳离子治疗系统)。它…
-
自主创新,中国水电有“创新密码”
1910年,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只因几名外国工程师的缺席便被迫停工;如今,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已先后跃居世界第一。百余年光阴已逝,中国水电为何能够实现从无到有、…
-
充气机械手能助截肢者实时触觉控制
科技的推动让假肢的发展突飞猛进。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一款成本约500美元的神经假肢。这只智能“手”柔软、轻便而有弹性,重约半磅(约0.23千克),外观如电影《超能陆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