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28日网约车新政出台,9月9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最新版本《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及《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将网约车相关内容写入两项规定中,作为新政的配套方案。
10月1日起,《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将率先施行,网约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其他政策的落实将在11月1日开始。我们可以将“持证上岗”理解为先导性举措。
新规
根据管理规定,网约车司机需要像其他出租车司机一样进行从业资格考试,包括全国和地方两级,考试内容含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而且,申请此项考试的司机必须拥有相应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龄,同时满足地方政府的规定条件及“五无”条款:
-
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
-
无吸毒记录;
-
无饮酒后驾驶记录;
-
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
无暴力犯罪记录。
考试合格以后,司机注册上岗,从业资格有效期为3年。对于无证从业者或超出核定范围的经营者将处以1万-3万人民币罚款。
门槛提高,要求更严,以往那种有车有闲、顺手注册一个账号便能开车上路“接客”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返。
声音
新规出台近10天,雷锋网针对“考证”一事随访了一些网约车司机:其中有知道的,但不清楚要怎样操作;也有压根不知道这回事的。目前这个状态符合大多数网约车司机,而且随着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相关补贴取消,再加上乘客端的涨价,导致订单数和收入都有一定的减少。其中有滴滴司机告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三个月前,累死累活能将将拿到1万,现在,因为补贴取消,奖励取消,而且还经常被乘客莫名投诉,评分低也导致派单量少,一个月只能拿5000-6000,还要刨去成本……”
收入减少的现状下,是否还有参与考证的积极性呢?其中一位Uber司机表示,“该考的还是要考,反正我是吃这碗饭的,而且也不怕考试”。也有司机持相反观点:“如果太麻烦,可能会拒绝考证,因为原本也挣不了几个钱,打算放弃这个行当,但你也架不住别人会去考。”
一定程度上,这也表达出了多数网约车司机的心声。目前规定还未实际落地,这两种选择也将持续博弈。
针对新规,出行平台方面都表示会照章办事。
滴滴出行方面告诉雷锋网:“目前这个规定还没有具体落地,但是63号令出来后,要求更加严格。公司会配合相关部门对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证考试,而且正在按照新政要求对司机准入进行审核和清理。同时也希望网约车驾驶员考试能够进行更多创新,比如说可以借助互联网创新平台向驾驶员推送培训内容,开展网上考试等。这既满足了管理,也方便了网约车司机考试。”
但是当我们追问具体有怎样的计划时,他表示新规未落地,内部也没有搞得特别清楚,目前有专门工作组在进一步与各方沟通。
而易到工作人员也表示,“我们对老司机会集体组织考证,新加入的司机,他们持证上岗最好,没有的话,也可以集体组织”。但当我们询问相关考证费用由谁承担时,她并未透露更多。
此前,神州专车也回应称,未来将按照相关部门规定,进行相关考试及司机资格审查。
影响
持证上岗,一方面,这些准入条件有利于淘汰掉一些不合格的网约车司机,保证乘客安全,维护出行稳定,减少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许多问题政策不好管以及平台不愿管的窘境在未来可以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更高的标准意味着大量的司机将面临“被下岗”,很多以此为生计的司机可能丢掉饭碗,而且相关平台的网约车数量也会减少,影响叫车体验。
针对此,滴滴工作人员认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也没办法控制,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司机要走,也没办法强迫其留下。”目前还没有相关激励措施。
有评论认为,滴滴早期在司机数量上急剧扩张,而且很多司机未经完善的审核便走上了岗位,司机数量庞大且素质参差不齐。此次对于司机队伍的重新洗牌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阵痛感会非常明显。
而易到与神州等受市场份额所限,司机数量明显更少,所以应对这次新规,痛感不会那么强烈。特别是易到,其官方称,“公司总部的数据根据北京公安局网监部门的要求前期已经与北京公安局做了对接,有相关基础,可以更好应对政策要求”。
当然,但凡存在考试的地方,就避免不了作弊和权力寻租,庞大数量的司机考核也非易事,这需要几方共同推进。
倒退
抛开持证上岗,我们还应看到目前地方政府拥有网约车数量控制和定价的权利,不少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保护根基牢固的出租车行业利益,不太愿意推进网约车的发展,甚至还会对网约车提一些苛刻要求。
据澎湃新闻社报道,在7月28日网约车新政公布10天后,甘肃兰州便公布了地方细则。从细则可以看到,网约车的空间被出租车挤占殆尽,而且还要求网约车统一标识、提供出租车发票、与出租车一样6年退出等,定价上也要高于出租车……当然了,这类阻力在未来政策真正推行的时候还有很多。
实质上看,网约车新政与持证上岗等新条款将网约车司机管成了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共享出行”的创新特点褪色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
纵观种种可能性,今年10月1日和11月1日这两个时间节点往后,网约车领域的故事将如何发展难有定论,集体迷茫的状态还将持续很久。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10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