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i Bike
共享单车疯了!
故事开始于Mobike进京掀起橙色风暴,民众和投资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也是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大家开始关注到已经做校园自行车共享很久的ofo小黄车,成功拿下滴滴数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一时间被推到风口浪尖。紧接着,小鸣单车半路杀出,宣布获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又拿到了A轮融资,用于改造现有单车的某些硬件配置,推城市自行车共享。就在昨天,蚂蚁花呗联合骑呗准备在杭州推出共享自行车……
眼下,国内共享自行车市场的热闹与当年打车软件兴起时的盛况颇为相似。
而在国外,传统汽车厂商福特将与自行车共享公司Motivate进行合作,推出“Gobike”计划;而美国最大的汽车分时租赁平台Zipcar也将联合共享自行车提供商Zagster在15所大学校园推出Zipbike。
无疑,整个共享自行车市场已经变得相当庞大,所有与“共享”搭边的公司都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
其实共享自行车并不新鲜,以往有许多的政府项目在运作之中,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只能接近于自给自足。这项服务真正摆脱政府资金的控制还要追溯到美国纽约的共享自行车计划“Citi Bike”。
2008年,纽约交管局进行过一项调查,数据结果证明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部分非常必要,而且在其他城市也被证明可行。
Citi Bike的构想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政府和私企合作的项目,2011年,纽约市选择与Alta Bicycle Share公司进行合作,作为美国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Citi Bike却由Alta Bicycle Share公司运营,并非政府项目。Citi Bike的运营系统由8D Technologies软件公司开发,而这家软件公司也为加拿大蒙特利尔Bixi公共自行车项目相同的技术。
该项目得到花旗集团(Citigroup)4100万美元赞助费,用于未来6年的运营;万事达卡(MasterCard)也出资650万美元支持该共享自行车计划。
Citi Bike的名称有两层含义,一是承接赞助商花旗银行CitiBank的名字;二是Citi和英文中“城市city”一词的读音相同,意喻纽约城市单车。
但是原定于在2012年7月上线的Citibike遭遇两度跳票:一次是因为软件系统故障(地图上无法显示实时车辆数据,车辆归还上锁后最新定位无法回传系统);另一次则是飓风桑迪袭击纽约,造成当时Citi Bike仓库的自行车损毁,损失高达1000万美元。
2013年的5月27日,经历几番波折的Citibike终于正式上线,初期只对年费会员开放,6月份开始,临时用户也可以使用。第一阶段的营运共计投入了6000台自行车,建成332个驻车站以及11000多个锁车位。8月6日,Citi Bike以42010的单日订单数拿下北美自行车共享的历史之最。运营10个月后,Citi Bike累计600多万订单数,40万会员,一举成为全美最大的共享自行车项目。
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但是该项目在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陷入了财政困境,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前文提到的Citi Bike的软件系统故障一直存在,日常运营过程中,APP地图上的车辆数据经常不准确,而且车辆归还上锁后,无法将实时定位回传给系统,系统经常“跟丢”这些车辆,没办法解锁给新的使用者。而运营方并未认识到故障的严重性,拒绝使用全新的运营系统,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
“想用车的时候,驻车站里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非常影响用户体验,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费用户拒绝续费,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相比年费用户,Citi Bike更期待短期用户(更多的是游客)付费为其提供现金流,而且他们能赚取的收益更多。但是,这些用户并未像官方期待的那样去使用自行车,短期用户数量不增反降。
▲ 短期用户数量下降,年费用户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3月份)
Citi Bike的用户主要有两种用车方式,一种是成为年费会员;另一种则是临时用户,比如说游客。吸引游客付费成为其现金流的主要来源。但是那几个月,现金流量一直在减少,一大诱因便是极端天气,那年冬天,大雪掩埋了纽约的大街小巷,自行车的需求急剧下降。所以天气也成为影响共享自行车使用的重要因素。
而且,Citi Bike的停车桩规划也不是很合理,经常出现高需求地区以及高峰时间找不到自行车的状况,无法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另外的一个悖论就是,Citi Bike定价很高,面向的是收入比较高的用户群体,这一类人通常有私家车,对自行车需求不是很频繁;而对于用户基数大而且用车需求很高的低收入者来说,高价格将其拒之门外。造成最需要共享自行车的人享受不了这项服务,而有些地区却供应过剩。
2014年初那几个月,Citi Bike每日现金流量收缩得很快,陷入财政危机。没有资金进行扩张,扩大规模,扩大用户量,更别提共享单车使用价格的下降。
2014年3月底,Citi Bike运营方总经理因为业绩达不到预期表现,从这个项目离职。
▲ 纽约街头驻车站里的 Citi Bike
2014年10月,Citi Bike在长久等待后得到了新的投资。
美国最热门的健身房Equinox和其母公司Related Companies等组成的REQX Ventures购买了Citi Bike项目51%的股份,运营公司的名字也更新为Motivate,取意促进。而后的一年多时间,新的运营商改进了整个Citi Bike项目的软件技术系统(自行车与驻车桩)。
▲ Motivate与福特合作的GoBike
这里的Motivate公司,正是福特最近正在合作的自行车共享服务商。全新的系统以及全新的运营理念,让Citi Bike扩张得很快,2016年8月份,该项目开始在曼哈顿等地新建139个新的驻车站。
但是,据公开资料显示,运营这么多年的Citi Bike目前依然处在亏损状态,每年估计在数百万美元左右。而在国内,运营了8年的杭州公共自行车项目去年才接近盈利,依靠的是广告和模式输出的收入。
反观现在火热的Mobike和ofo们,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共享自行车摆脱了驻车站,变得越来越自由。目前,它们都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影响力,争相成为共享自行车领域的下一个“滴滴出行”。
从Citi Bike过往的经验来看:要不断提高运营能力,比如通过大数据合理调配自行车在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地点的供应;同时,提升车辆系统内部的相关技术,让自行车更加智能;最后还要不断构建一个使用共享单车的信用体系,对车辆做到更有效的管理。
商业模式与如何盈利作为永恒的命题,需要这些公司不断去探索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
PS:本篇内容来自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旗下栏目「新智驾」,欢迎微信添加「新智驾」订阅公众号。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10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