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尽管乐视官方宣称“媒体在凭乐视炒作”,但无风不起浪:造车工厂停产、供应商上门讨债、易到陷入停滞,一次次的“爆料”与“辟谣”,在168亿融资的背景下已经显得格格不入。天上掉下来的钱往往没有那么好捡,“中国好老乡”雪中送炭,想要的似乎不只是股份那么简单。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1月18日,乐视CEO贾跃亭“个人投资”的电动车企业FaradayFuture(FF)再次爆出“停产”消息,而这次“说漏嘴”的正是FF的负责人尼克辛普森(Nick Samps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辛普森表示:虽然新车已经在CES上亮相,但FF为此不得不暂停了位于内华达的工厂建设。

发布新车就要暂停工厂,这在汽车行业还是第一次见到,要知道这家号称要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初创企业,已经向所在的内华达州和预定新车的用户承诺了如期生产交付。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18日当晚,Nick Sampson在微博和Twitter上紧急“辟谣”,又声称媒体曲解了他的意思,工厂的第二阶段生产已经在计划中。针对所谓“谣言”,此前乐视移动的一条微博似乎有所指:“据说一些媒体是这样博眼球的,先编个谣言,等被报道方辟谣,就再发个辟谣的新闻,然后再编一个谣言,循环往复创造所谓阅读量。”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然而乐视似乎忘记了这样的“谣言”往往起源于乐视自己,先发出一条引起关注的假消息再紧急“辟谣”引发关注已成惯例:FF在CES上发布新车前的几个月,不少媒体就已经收到乐视公关发来的所谓新车“谍照”,照片模糊不清,颇有偷拍的意味,照片还配有详细的“爆料”文章。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不仅FF的新车如此操作,在张海亮、丁磊、倪凯等人加盟乐视之前,也会有相应的“谣言”,例如“这些人要加盟的是特斯拉”等消息出现在媒体上。官方随后在正式的加盟仪式上“辟谣”,完成一个乐视自己所说的“循环往复”。

鉴于乐视有过多次反复,怕被再次“打脸”的国内主流媒体并未像乐视所说的配合FF“编个谣言”。等到CES发布前的一周,某一家海外媒体“爆料”称乐视汽车的实际负责人丁磊“已经离职并将加入蔚来汽车”,再次引发关注。不出意料的是丁磊随后在微博上“辟谣”,称自己并未离职,国内媒体和汽车行业再次看着“海外媒体”帮乐视刷了一波存在感。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与以往透支关系来“辟谣”不同,前往拉斯维加斯参加FF新车发布的雷锋网注意到:丁磊这次是真的没有出现在发布会现场,随后也未在公开的媒体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从2016年1月FF第一次出现在CES上开始,丁磊从未缺席过相关活动,这次是乐视真的“玩大了”还是又一次炒作?

一次次的“辟谣”让乐视官方的言辞已经不可信,有媒体前往乐视总部门口,实地调查了前来讨债的供应商:在融资168亿的宣传下,被拖欠仅150万的供应商前后五次被打白条也仍未拿到欠款,反而遭到保安的驱逐;乐视旗下的易到用车服务提供商“九五太维”已发出律师函,要求易到尽快偿还所拖欠的80余万元欠款,否则将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新智驾对易到用车司机的调查中,一部分司机反映称,易到用车的客服已经无人接听。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也许真的到了需要乐视的时候,乐视方面却少有声音。而听惯了“狼来了”的汽车行业出于谨慎,早已没有了配合乐视“辟谣”的动力。媒体真正调查的结果也很讽刺,乐视自己炒作的话题似乎正在变成事实:用无人机实地拍摄的画面中,内华达的汽车工厂仍然没有大动静;丁磊辟谣说并未离职,但目前仍然没有公开露面,在CES之后的访谈中,只有贾跃亭一个人在阐述“乐视生态”;新智驾联系乐视方面的工作人员,与以往积极“爆料”不同,从乐视控股到造车的LeSEE,再到美国的FF,无人愿意对乐视当前的局面发表任何观点。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在1月15日的融资发布会上,贾跃亭的“好老乡”孙宏斌表示,乐视的资金问题“缺多少解决多少”。但根据新智驾的调查,乐视目前估值在709亿人民币左右,净利润只有不到10亿。未来急需释放业绩的部门,尤其是智能汽车部门是否能够支撑如此高的估值?

1月4日雷锋网在CES现场拍摄到,新车FF91在贾跃亭按下自动泊车之后当场出现故障,最后不得不贴着墙边接受媒体拍照。对于一款宣称明年就要交付的产品,目前的进度到底如何?事关贾跃亭“个人投资”能否在资金耗尽之前得到利润,乐视对此讳莫如深。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孙宏斌虽然表示看好汽车板块,对第一次大规模投资地产之外的行业也表现积极,但贾跃亭本人所坚持的对乐视整体的控制权,也似乎开始在“谣言”和“辟谣”之中出现危机:新智驾在此次融资之前就注意到有“谣言”称乐视和融创存在业绩对赌,在实际发布会上,乐视也一如既往“辟谣”称融创只是战略投资,但融创向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安排董事,向乐视移动安排监事已经在计划中。

贾跃亭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他本人对乐视的控制是底线,但“拿人的手短”,为了危急关头的这笔救命钱,乐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从丁磊“离职”到尼克辛普森“说漏嘴”,此时的“谣言”似乎已经不受乐视控制,而且有的已经逐步成为乐视内部口径混乱的事实。真到了危急关头,指责“媒体造谣”的乐视,是否还有能力出来“辟谣”?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2016年底,FF所在的内华达州财政部长丹·施瓦茨(Dan Schwartz)直言:乐视的建厂生产计划遇到了融资问题,甚至怀疑是一场庞氏骗局。丹·施瓦茨并非乐视口中的“造谣媒体”,而是一位在中国工作过多年的财务专家,直接经手和负责内华达州的投资和建设资金流动。

乐视的融资能否挽救汽车部门?按照协议,孙宏斌给乐视的资金中,大部分需要用于赎回贾跃亭质押的股份:12个月内,“贾先生应将其持有的乐视网股份的质押比例降到50%及以下”。根据乐视网2016年3季度的季报,贾跃亭质押的乐视网股票共5.71亿股,占其拥有股份的83.6%。

如果按照乐视目前的股价估算,这100多亿中大部分需要拿来赎回贾跃亭的质押股份,加上贾跃亭赎回质押股份后还贷,真正能投入到乐视汽车部门并真正能用来“赚钱”的部分,几乎所剩无几。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向来以投资精明著称的融创向乐视各部门派驻董事和监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商业世界从来没有“无偿帮助”,这笔钱没有流入乐视宣称“能够赚钱”的汽车和手机部门,那就谈不上为了获利。既然不是为了获得乐视卖车的利润,还能获得的似乎只有控制权。谨慎的孙宏斌也不是乐视口中的“造谣媒体”,但能够真正“辟谣”的乐视内部人士,包括贾跃亭本人,似乎并没有公开发声的迹象。

能让孙宏斌有机会订立“城下之盟”,是因为更大的危机在于乐视的股权结构。乐视的公关部门可以鼓动或者事后指责媒体“造谣”,但似乎还没有勇气伪造上市公司公告:新智驾调查得到的资料显示,上市以来,贾跃亭、贾跃芳姐弟将自己持有的乐视网股份进行了38笔股权质押,共计12.18亿股,市值达到503.96亿元。根据质押规定,如果乐视网股价下跌到股票质押时约定的警戒线,被质押方有权强行平仓,乐视的现金流就可能毁于一旦。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如果从这些层面考虑,一贯乐于在“造谣”与“辟谣”间“博眼球”的乐视,突然严肃起来也情有可原。但在融资后的一次质询会议上,贾跃亭却提出:乐视造车的资金只需要传统汽车行业的三分之一,以此达到的市场效果可以实现万亿规模。

贾跃亭要造的车,也许已经是一辆只有前进档,没有后退档的过山车。乐视的七大“生态”,目前也在这辆过山车上起伏:乐视上市和非上市的业务中,“超级汽车”的投入深不见底,内华达的工厂仍然在建设中,LeSEE和收购的Lucid Motors并没有交付计划;手机业务的供应商“泓福瑞”仍然在乐视总部门前讨债;电视业务还是要走“内容补贴硬件”,但内容方面的乐视体育一度要被英超掐断转播权;乐视影业投资的《爵迹》和《长城》,收获到的却是市场评价不高;乐视云和乐视金融,面对的是阿里云和亚马逊这样的对手,仍然没有获利迹象。

 乐视疑云:“造谣”与“辟谣”背后的内部混战

1月19日下午,美国财经和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通过调查得知:乐视在CES之后宣称新车已有64000个预定订单,但实际付款的只有60人左右。同一天,乐视网发布停牌公告,称“由于公共传媒出现关于乐视的信息,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于2017年1月19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澄清公告后复牌。”

Business Insider不仅得知了实际订单数,同时还列出了贾跃亭个人投资的FF已经离职的众多高管名单:

Marco Mattiacci 首席品牌策略官(chief brand strategist )

Greg Adams 企业策略总监( head of corporate strategy)

Dave Wisnieski 财务总监(director of finance)

丁磊 “理论上的”CEO(Faraday's "paper" CEO)

Stacy Morris 前公关总监( former head of communications)

Robert Filipovic 产品策略总监(head of product strategy)

Sarah Ashton 政府事务总监助理(associated director of governmental affairs)

Syed Rahman 运营总监(operations controller)

James Chen 总顾问(general counsel)

如果这也是媒体炒作,那么乐视确实是时候出来辟谣了,但能继续供给乐视去消耗的媒体关系和市场信心,似乎已经不多。市场业绩需要真金白银体现,不会“造谣”。已经听够了故事的媒体和资本市场,确实也需要乐视拿出真正的增长点来最终“辟谣”一次。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10900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6日 11:25
下一篇 2021年8月26日 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