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本文作者紫杉,本文由雷锋网整理自作者在知乎《有没有必要把机器学习算法自己实现一遍?》问题下的回答。雷锋网已获得转载授权。
哈哈哈哈,我觉得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吧。机器学习好高大上,多么牛逼的东西,光是看公式就已经眼花缭乱了,总觉得自己该全部去实现一遍,有的时候太懒,有的时候觉得能力不够。道理虽然明白——任何事情自己亲手做一做还是更好的,但机器学习已经有了大量的库了,SVM-Light,R里面的glm()方程,自己实现一遍,最后又不敢用(因为不知道算法究竟是否正确),或者不能用(一是速度赶不上大神写的库那么快,二是精度没有专业库那么高),耗时耗力的写了一堆后究竟有什么用?
这里很多答案都提供了一些解释,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
我在1年半前(本科阶段)就开始接触计算心理学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在NAACL(自然语言处理排名第三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用的计算机教授写的算法库,跑的是经过AdaGrad优化的向量支持机(SVM)算法。在这种论坛发文章,你是必须去做海报展示的,站在自己的大幅海报面前傻傻的待4个小时,我的两位教授(一位是认知语言学教授,一位是计算机教授)都在那里。我的位置不太好,在最边缘的角落里,本来以为就可以赢得一份清净,Philip Resnik走了过来。直到那一刹那之前,我一直不知道他是谁。但经过教授介绍后,他是马里兰大学的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教授,在这个领域混了多年,在Google Schoar上的论文引用数高达12,853。
他走过来的第一句话是:“假设我一点也不懂数学,告诉我你这篇论文做的是什么。”我解释后,看到我的计算机教授走了过来和Resnik聊天,Resnik问我的教授:“你用的是不是hinge loss(辛基损失函数)?”我的教授说:“是。但不是全局优化,所以我没有叫这玩意SVM……”(我凭回忆打出来的,可能不完全精确)。当时我站在一旁觉得这他们能这样大聊特聊数学,甚至是向量支持机(我当时认为这是最厉害的算法——除神经网络以外),简直是太厉害了,我一点也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所谓的“辛基损失函数(Hinge loss)”其实就是Max(a,b)函数,就是比较 a 和 b 谁大谁小,然后选大的那个。这玩意究竟有什么难理解的?为什么要那么高大上?你让一个五岁的小孩,问他:“有一堆红球,一堆绿球,哪一堆的球更多啊?”这个小孩都能告诉你正确答案。
当然这说的有点偏题了。后来我非常幸运的考上了研究生,才终于开始了对“高档”算法的学习。第一个学期被Christopher Manning(克里斯多夫·曼宁)的CS224N自然语言处理虐了一番,这个学期开始上Andrej Karpathy(安杰·卡帕西)的神经网络(CS231N),该君是李菲菲教授(音译,Fei-Fei Li)的爱徒,在推特上有14.9K关注者,我越看他那张方块脸,越觉得他长得像贾斯丁·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
我其实也是自控能力很差的人,在上安杰·卡帕西的课之前,也从没有萌生过自己去写机器学习算法的想法。原因在文章开头有提过:1. 我的代码运行速度肯定赶不上经过多次迭代的专业库的运行速度;2. 我咋知道我的代码写的就是对的呢?
我直到现在都这样认为:不考虑对方的环境和条件,知识与技能,就一味要求对方把机器学习算法都实现一遍,估计是最无理取闹的行为了吧。前天晚上,我跟另一个研究生Jason Freeman(杰森·弗里曼)聊天,他在微软的西雅图总部工作了4年,在目前越来越有名的TypeScript团队工作了3年(TypeScript是静态的JavaScript语言,正在国内和国外开始流行)——他告诉我他和安德斯·海尔斯伯格(Anders Hejlsberg)一起工作,他还经常顶撞安德斯。我的第一反应是:“他是谁……”(安德斯·海尔斯伯格是Delphi和C#之父,但我不熟悉这两门语言,所以不会崇拜他——小广告:Scala是我目前最喜欢的语言)。
我和杰森讨论的是3月份开始究竟要不要选吴恩达(Andrew Ng)的机器学习课(CS229)。我持的立场是我可能不打算上那门课,因为我已经看过大部分他的视频了,还读了他讲义的一部分(这里是讲义链接: CS 229: Machine Learning (Course handouts))。因为我已经确定以后要做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所以觉得他课上的一些其他内容比如特征降维(PCA),对我而言用处不大,我只需要会用就行了。我不仅用过特征降维,还用过更好的降维可视化(tSNE算法)。这玩意和我的领域不搭,为什么我要浪费时间去学?
杰森的论点是,如果我学了它们的理论(甚至把它们实现一遍),就能更好的应用它们。我说:你把直觉(intuition)当什么了?在我看来,对算法进行“直观”上的了解,就已经很足够了。什么是向量支持机?就是拿一个平面去分隔一堆点。更术语一点的解释不外乎是拿一个超平面(Hyperplane)在高维空间里去分割。什么是特征降维?就是看如何把高维度的点阵降到两三个维度。什么是alpha值?就是看这个算法学得有多快。什么是正则化(regularization)?就是别让你的算法过度拟合数据(当然L1,L2等等都有区别,但这些区别都很简单,L1让你关注某个值,L2让你利用所有的值)。
为什么我谈这么多关于理论的问题?在我看来,学习机器学习的算法的进度是这样的:应用 -》理论 -》实现。就跟教小孩折射一样,你先让他看看筷子在水中如何弯折(应用),再告诉他光的折射原因(理论),再让他自己用其他物体来试试(实现)。实现,是这个漫长学习过程的最后一步。一开始就来谈实现,实在是很神奇的事情。
让我准确论述一下我的观点:如果你是学界精英,那么去学习那些你将要使用的算法的理论,最后再自己尝试着实现他们,是很有必要的,除非你是只做应用(比如社会科学,心理学,商学等等)。如果是普通的程序员/工程师,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实现这些算法。没人会给你一个小奖章,大公司招这类员工的时候,也是更看重学历,而不是看“哦,我把‘所有’的机器学习算法都实现了一遍”。
最后送上一点我觉得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最好的路径:
最好用Python和Numpy库。这两样宝具会让你非常轻松。安杰·卡帕西(Andrej)推荐用ipython notebook(现在改名叫Jupyter了),来可视化数据,以及实验算法。昨天有一个下午茶会,我们系举办的,也邀请了安杰,我跑去凑热闹,跟安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就算是大公司做研究,也是这种路径,先从ipython notebook开始(这点让我很惊讶)。
机器学习算法最难的部分其实不是写出来,而是高效率的实现,让你的算法跑快一点。其中一个技巧叫做“矢量化”(Vectorization)。矢量化就是说,能做矩阵操作就矩阵操作,最好连一个外循环都不写。
这是我写的Softmax算法的测评:(在500个样本上跑的)
naive loss: 2.384533e+00 computed in 0.255952s
vectorized loss: 2.384533e+00 computed in 0.004148s
第一个是用普通的Python和循环写出来的,第二个是用矢量化操作写出来的,可以看到64倍速度的提升——侧面也可以看到Python有多垃圾(慢)。
这个是SVM(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测评:(同样500个样本)
Naive loss: 9.102322e+00 computed in 0.136226s
Vectorized loss: 9.102322e+00 computed in 0.005909s
这次的速度提升没有那么明显,但也是26倍的提速。
但我只想说:矢量化真是很难的事情。数学家随便就写公式,也不考虑考虑可怜的计算机科学孩子们。原初的公式几十分钟就搞定,矢量化要一两个小时的冥思苦想。
最后,对于那些读懂了理论,实在是闲得无聊,或者想要进军更高级的学术界的同志们,这里是安杰·卡帕西课代码的链接:CS231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Visual Recognition。如果你不属于这个类别,就不要瞎掺合啦,用用别人的库又怎么了?骇客精神(Hacker Code)中一条就是:“不要重复劳动,有库就要用库,不然就是对库写作者的不尊重。”
这篇文章有点接近“反智”文章的边缘,大意是实用主义至上,自己实现的必要性不大。这个观点还是有很多争议的,比如目前有一个答案就“实名”反对这个答案。机器学习是一个交叉学科,作为学生而言,从不同的部门学到的机器学习,必然是不一样的。在统计学部门学到的机器学习,和在计算机部门学的机器学习,肯定是两个样。我秋天的时候跟一位概率教授上了一节课,当我告诉他斯坦福计算机入门概率课要介绍MLE(最大拟然估值)和蒙特拉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的时候,他沉重的摇摇头,说这么早就介绍这样深刻的概念,是很不应该的,在他的部门,要第三年的学生才接触这样的知识,因为直到那时,学生才有足够的知识框架去理解这些知识。
我写这篇文章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认识一些国内的大学同学,都异常优秀,他们努力的程度是我一辈子都比不上的,他们中一部分人因为运气不好(高考),不幸去了一些相对不是那么优异的大学,但是他们用努力弥补这个缺陷,对数学和各种学科展开攻克,很多人的阅读量和数学解题技巧也是我不能企及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处于业界转型边缘,本来已是成熟的程序员,或者数据分析师,但是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亦或是转型。我把这两类人定做这篇回答的目标受众。我希望为他们写一篇回答,不让他们走我走过的弯路,不受太多的误导。
开复先生(李开复)最近说深度学习急缺人才。我非常的不赞同。深度学习领域是处于半饱和状态的,实际上就业情况就是一堆熠熠生辉(Scintillating)的博士们在学术界待腻了,想要去赚点钱玩玩,就跑去业界晃一圈的状况。这和大部分人的就业状况根本是不搭边的。深度学习,以及理论机器学习,除非是平台很高,起点很高,是很难得到广泛认可的。
我最近刚买了一本书:
这本书很详细的在讲Lasso Loss(L1),写SVM的部分也非常不错,很神奇的是,三位作者,两位是斯坦福统计学系的,一位是伯克利的。如果我能读完这本书,会上来改进一下这个答案的。
最近我想提一提答案末尾写的,关于“实现”的问题。我过去几周一直在写我自己的Theano库(是的,放着牛逼的Lasagne不用,非要自己手写),终于把CNN写完后,现在在写RNN的部分。当我已经花费这么多的时间,然后意识到,我的代码暂时还只能在CPU上跑,因为我暂时还没有用Theano的CUDA库,又意识到,仅仅几周后,我的两门春季课已经开始教TensorFlow了,于是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所以我自己都陷入了我回答中所写的那个陷阱:实现之后却不能使用,但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代码,于是只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改代码,而不是去理解数学。愿与各位共勉。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12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