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知乎,原标题《为什么贝索斯拥有和资助的蓝色起源公司没有实现 SpaceX 的成就?》,作者:zhww,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最近两个月大量关键岗位人员离职,BlueOrigin事实上已经从商业太空竞赛出局,和SpaceX的竞争也变成了一场笑话。
但是往前推个七八年,局势并不像今天马后炮的观察那样明了,NASA和美国空军的高层都曾经看好过BlueOrigin,航天粉也曾对他们抱有很大期望。
BlueOrigin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里先说我的结论,详细论点后面慢慢讲:
2013年之前的BlueOrigin,是一家有活力和进取心的优秀“老航天”企业,然而在对“新航天”SpaceX的竞争中开始处于下风;2013年到2018年,因为目标不明确,发展逐渐陷入停滞;2018年至今,公司重心转向政府游说,研发完全停滞,最终陷入PR灾难。
一、稳扎稳打的BlueOrigin
首先纠正两个误解:BlueOrigin创立比SpaceX早;贝索斯比马斯克有钱,所以BlueOrigin经费比SpaceX更充足。
BlueOrigin创立于2000年,然而实际运营是在2003年罗博梅耶森加入并担任公司主席之后才正式开始。而行动力点满的马斯克在SpaceX创立的2002年就招募到了汤姆穆勒并开始了梅林的研发。论正式运营的时间,BlueOrigin并没有更早。
BlueOrigin早期是贝索斯个人全资投入。从2000年到2013年,贝索斯向BlueOrigin投入的资金总计不到5亿美金,每年卖10亿亚马逊股票投入BlueOrigin是2014年之后的事情。而SpaceX从创立至今一直在私人投资市场融资,2006年拿到了NASA的里程碑合同,2008年拿到ISS货运合同。从经费上讲,BlueOrigin并不占优。
下面言归正传讲讲BlueOrigin的初期发展。
工程上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两个问题:放大和取舍。BlueOrigin的格言“Gradatim Ferociter”,意思是“一步一步,猪突猛进”,这句话完美体现在他们对于“放大”这个问题的处理上。
BlueOrigin创立之初就决定做可回收火箭,对于火箭回收的两个难题:精准的飞行控制系统,可长时间工作、可重复启动、可深度节流的火箭发动机,他们给出的策略是从小做起,逐步放大。
先开发一台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小号原型机,在这个基础上放大推力、优化参数,开发更大型号的原型机。重复这个放大过程直到技术足够成熟,这时候小号的原型机改一下作为第二级,大号的原型机改一下作为第一级,两个原型机拼起来就有了一枚可以回收复用的运载火箭。
非常稳健的研发路线,而且他们执行得并不慢。
绑了4台喷气发动机的Charon,用于验证控制技术。2005年3月5日试飞,飞行高度96米。BE-1驱动的Goddard。2006年11月13日试飞,飞行高度85米。PM-2,New Shepard的前身,安装了5台BE-2。2011年8月24日试飞时失控自毁,失控前飞行高度13.7km,速度Mach 1.2。New Shepard,由一台BE-3驱动,2015年4月29日亚轨道试飞。
2013年底,BE-3研发初步完成。这是一台50吨推力,抽气循环的氢氧机,可深度节流到低于20%推力同时比冲不变,可上百次重复启动,工作时间超过两小时。2015年中,由BE-3驱动的New Shepard试飞越过卡门线,并且成功着陆。这时候BlueOrigin已经初步解决火箭回收的两大难题,技术基本成熟,而它的员工还不到400人。
二、不讲武德的SpaceX
由于主流媒体不懂技术,商业评论不懂航天,对SpaceX的新闻报道存在很多的失焦。国内由于信息不畅和资讯污染,误解更多。以至于猎鹰-龙飞船项目在聚光灯下,当着全世界的面上演了一场奇迹,大家都没看明白奇迹是怎么发生的。这也是现在博卡奇卡外架满长枪短炮,24小时盯着拍的主因:上次没看清楚,请你再表演一次。
对于SpaceX套路的分析,总结一下业界大佬和民间大神的观点,大概有这么几条:
高效的扁平化管理取代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
TPS大佬Dan Rasky讲过一个例子:他奉命到SpaceX做TPS技术转移的时候,觉得龙飞船结构组给出的温度限制值太低了,于是去隔壁找到结构负责人。对方表示温度超过这个值的话合金会软化,他觉得不可能。办公室就在车间里面,他们拿了一块合金材料,去TPS那边的烤箱加热到对应温度。测量结果是材料没软,于是结构组认错改参数大家继续上班,整个协商过程不超过1小时。
目标极度清晰,决策富有远见。
2008年猎鹰1入轨,SpaceX完成NASA的里程碑式考核,拿下ISS货运合同(这场谈判也是肖特维尔的成名之战),之后迅速果断地砍掉了猎鹰1,全力研发中型运载火箭和货运飞船。
火箭方面,针对不同运力要求设计了七八种构型,最后除了猎鹰9全部砍掉,仅保留后续开发重型猎鹰的可能性。
飞船方面,坚持要做高风险低回报的轨道返回运单,并且自建工厂生产隔热瓦。后来,具备返回能力的货运龙飞船进化成了载人龙飞船,自产的隔热瓦贴到了星舰上。
垂直整合,货架产品,模块化。
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很多,这里就不啰嗦了。
依赖计算机模拟,不做传统意义上的放大。
这是起步阶段BlueOrigin被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当BlueOrigin还在做1吨推力的BE-1练手的时候,SpaceX直接开始研发34吨推力的Merlin-1A,等到BE-3开发完成的2013年,梅林系列已经成功飞了5年了。
猎鹰1没有小号原型机;猎鹰1到猎鹰9看起来是放大了,但是主要部件发动机、飞控、航电都是直接来自猎鹰1,箭体结构和气动更像是重新设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放大;猎鹰9试验回收技术的原型机Grasshopper直接就是单发动机的猎鹰9第一级。
这种不放大的风格在星舰项目上展现更多。
(可能由数据驱动的)快速迭代。
从2010年首航到2018年设计冻结,猎鹰9的迭代升级就是那场所有人都没看懂的奇迹。目前的合理猜测是多发并联和回收带来的大量数据经验把算法、工程师和火箭一起喂到了满级,但具体如何只有SpaceX清楚。
其实SpaceX当时都是懵的。重型猎鹰本来是为了弥补猎鹰9运力不足开发的,然而等到开发完成的时候,大部分原计划用它发射的载荷猎鹰9就能完成了,以至于2018年首飞至今只打了三发;穆勒在2015年的时候觉得梅林的潜力已经被挖到底了,剩下的都是些修修补补的小事,于是放心把梅林交给徒弟们管,自己专心搞猛禽,结果之后的三年被梅林的改进数据不断打脸。
最后,也是SpaceX对BlueOrigin确立优势的关键点:塑造形象,吸引人才,手段极其凶残。
据说SpaceX最早的3000名员工都是马斯克亲自面试的。马斯克曾私下打电话给拉里·佩奇,要求把一名谷歌员工从旧金山调到洛杉矶,以方便这名员工的配偶到SpaceX上班。据说SpaceX员工闲暇时间上网看paper,遇到中意的就请作者到公司演讲交流,谈得投机直接签合同来上班。
2008年SpaceX注册油管频道,之后逐渐替代马斯克的个人魅力,承担起招兵买马的重任。我印象最深的是载人龙飞船试飞对接空间站的那次直播,主持人讲:“龙飞船上一直在闪的那盏灯是光达,测距用的。几年前它就摆在我的办公桌上,非常高兴看到它在今天发挥作用。”这种宣传对理工宅的吸引力不亚于黑洞。
从老航天视角来看,在2013年,SpaceX已经与BlueOrigin拉开了5到10年的差距,然而这并不是很大的优势。BlueOrigin会丢掉一轮政府和军方的订单,但是只要火箭研发完成,下一轮竞标中仍然可以形成有威胁的竞争。各方也乐于帮助BlueOrigin迎头赶上威胁SpaceX,以压低发射价格。
没想到SpaceX得势不饶人,充分利用这点优势将自己塑造成美利坚航天事业的希望,把优秀人才扫罗一空。2014年4月,SpaceX和NASA签订租赁合同,拿到了传奇发射台——发射过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的卡角LC-39A使用权,贝索斯阻拦未果惨遭奚落,舆论大局底定。此后BlueOrigin哪怕粗暴开双薪去SpaceX挖人也经常挖不到,彻底陷入劣势。
三、盲目的跟风只会跟进到沟里去
站在2013年BE-3完成研发这个时间点,只要立刻着手开发运载火箭,尽快入轨,同时改进内部管理增加效率,BlueOrigin仍然可以坐二望一,保留弯道超车的希望。
进,可以BE-3多发并联凑一发中型运载火箭,抢卫星发射份额;
稳,可以削减设计要求加速BE-4研发,尽快实现New Glenn首飞;
退,可以把BE-2拿出来改一改,和BE-3凑一发小型运载火箭,拿稳小卫星发射市场。
无论选哪一种,早则2016年,迟则2020年,BlueOrigin都可以拥有轨道运力。然而它就是坚持不入轨!
对于BlueOrigin在2013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毫无章法的决策,可以归因于贝索斯的傲慢,管理层的无能,或者是被SpaceX打懵了,但作为旁观者,我只看到目标丧失,盲目跟风。举三个例子:
开发亚轨道“太空”旅游载具New Shepard,包括火箭和载人舱。
贝索斯创立BlueOrigin的愿景是太空工业化,保护地球村。亚轨道观光旅游和这个愿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亚轨道载人舱的姿态控制、发射逃逸、降落等等都要按照入轨的宇宙飞船的规格来做,占用大量资源,但最后也仅仅是飞个亚轨道而已。
这个项目多半是跟风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然而布兰森在2017年把轨道发射项目从维珍银河拆出来,单独成立了维珍轨道公司,其小型运载火箭LauncherOne已经入轨,和RocketLab抢生意去了。维珍银河专心做旅游,目前看来票价、舒适度和观光体验都优于BlueOrigin。
成为火箭发动机供应商。
2014年BlueOrigin和ULA签订合同,提供BE-4作为ULA新一代火箭Vulcan的第一级发动机。2015年ULA又考虑采购BE-3用在Vulcan的第二级,以替代昂贵的RL-10。
这个决策应该是梅耶森做的,典型老航天思维,因为公司在发动机开发上面比较成功,就想做成AeroJet,RocketDyne这样的发动机供应商。
然而BlueOrigin的火箭发动机一开始就是为了回收而开发的,设计理念和ULA用完就扔的火箭格格不入。为了满足甲方爸爸,已经完成的BE-3又开发了一个膨胀循环的衍生版本;BE-4在开发中期被强行要求适配Vulcan,又不愿放弃深度节流重复启动的回收特质,难度骤增,直接导致了之后的难产。
运力超越重型猎鹰,驳船回收的New Glenn。
BlueOrigin在New Shepard之后规划的新火箭New Glenn也是画了七八种构型,从2012年开始画,2016年才公布。和SpaceX专精一型不同,BlueOrigin的选择是“我全都要”。二级的、三级的构型都有,分别针对近地和深空任务。LEO运力从45吨往上,最小版本都超越重型猎鹰。第一级也是垂直降落驳船回收,还和SpaceX争过专利。火箭还没开造,驳船已经买来涂装了。
根据SpaceX的动向,火箭设计迭代了好几版。最新一版包括了一个叫做Jarvis的可回收第二级,不锈钢材质,抄的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New Glenn的槽点实在太多吐不过来,总的来说就是为了压过竞争对手反复修改设计,硬件始终没法落地,预研了9年依然是一款PPT火箭。
四、终局,乱自上作
也许是把失败归因于梅耶森领导不力,2016年贝索斯试图高薪挖肖特维尔担任CEO,被残忍拒绝。2017年9月,前霍尼韦尔高管,擅长政府游说的鲍勃·史密斯成为BlueOrigin的首位正式CEO,贝索斯之下的第二号人物,代替公司主席梅耶森管理日常事务,从此开启了BlueOrigin的噩梦之旅。
如果说梅耶森领导下的BlueOrigin是骑兵团遇上了坦克旅,那么史密斯的策略就是先把战马杀了省粮草,然后通过外交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的具体做法是:叫停“硬件富余”的开发模式。
梅耶森在BlueOrigin的领导有很多问题,思维僵化陈旧、目标模糊等等,但是作为一个在约翰逊航天中心干过12年,参加过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项目的航天老板凳,至少在研发投入上他是一点不含糊的。
BlueOrigin的研发一直采用“硬件富余”模式,也叫“快速失败”模式,指大量生产原型机进行密集测试,金钱换时间的研发方式。现在备受关注的星舰项目就是用的这个模式,SN15还没开始测试,SN16到SN20已经造出来了。在这个模式下,即使面临管理层制造的各种困难,BE-4研发进度也一直不输于猛禽,可以说BlueOrigin的发动机团队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史密斯上任后以节省资金为由停掉了“硬件富余”模式,从此所有项目陷入停滞。2015年就试飞成功的New Shepard直到今年7月才把贝索斯送过卡门线;2017年成功试车的BE-4至今无法交货;某著名PPT火箭就不讲了。
通过游说获取政府订单。具体来说就是去年的国防订单和今年的月球登陆舱。前者被SpaceX和ULA瓜分,后者被SpaceX独吞。
史密斯在这两个单子上面都下了大力气,国防单流出信息不多,这里讲讲登月舱的事情。史密斯的盘算是游说国会帮NASA把Artemis登月项目落地,然后NASA投桃报李把登月舱交给自己来做,为此联合了波音和洛马。
登月舱招标过程中NASA载人航天负责人Doug Loverro私下把各家标底透给波音,事情败露之后引咎辞职。最后国会批的经费不足,NASA选择了报价最低、运力最强、项目进展最快的SpaceX作为独家供应商,史密斯盘算落空。
NASA的人又不是傻子,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个大项目,事关所有人的职业生涯前途名誉,谁搞小动作弄死谁。在这种关键项目上寄希望于人情关系,也是想瞎了心了。
终局
今年7月,贝索斯卸任亚马逊CEO,专心管理BlueOrigin,把公司带入了更大的灾难。
不满于登月舱合同落空,贝索斯向GAO提交申诉,同时在网站上发PPT指责SpaceX的星舰登月计划不靠谱。因为理由不充分,申诉被驳回。因为星舰SN15测试成功而BlueOrigin还没有入轨火箭,被网友嘲笑“BlueOrigin主业发律师函,偶尔发发亚轨道火箭”。
贝索斯依旧不服气,将NASA告上法庭。法律程序耗时冗长,判决至少要到11月才能见分晓。此举拖延了万众期待的Artemis项目进度,彻底得罪了整个美国航天界。有NASA高层私下表示再也不会给BlueOrigin任何合同竞标机会。
而因为BE-4迟迟不能交货,拖延了ULA的Vulcan火箭进度,BlueOrigin又与波音洛马交恶,还间接得罪了Vulcan的大买家美国军方。至此,BlueOrigin彻底陷入公关灾难。
同时降临的还有HR灾难。因为长期不满公司的官僚作风和目标游移,加上公关灾难中饱受同行嘲弄,New Shepard载人首飞后大量员工辞职,其中副总级别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多达17人。
从目前来看,BlueOrigin是神仙难救了。
附:SpaceX的转型
其实到这里已经没有再讲SpaceX的必要了,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所以多嘴提一下。
大概是在2018年前后,猎鹰-龙飞船设计冻结准备载人飞行,像我这样喜欢看爆炸的伪航天迷已经不再关注日渐无聊的SpaceX的时候,他们偷偷地完成了一次转型。整个过程及其顺滑,不仅外界关注少,迟钝点的内部员工都没有发觉。
猎鹰-龙飞船项目由研发主导转向生产主导,大量抽走研发骨干到星舰项目,领导岗位换成了从汽车、军工等行业招来的生产经理。
汤姆·穆勒、汉斯·柯宁斯曼等公司元老进入半退休状态,挂职顾问,权力逐渐移交给新生代。监国三年后,元老们在今年彻底交权,享受退休生活。
现在的SpaceX已经不再是一家创业公司。
本文转载自:知乎,作者:zhww,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15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