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法治周末报(ID:fzzmb01),作者: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一篇讲述北京女大学生不花一分钱却在城市中“优雅”生活了21天的故事在网间流传。这个年轻女孩精心装扮,衣食住行全部靠“蹭”,却过得“像名媛一样”。
图为邹雅琦假装“名媛”在机场头等舱候机室
“蹭”社会资源的21天免费之旅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2021届本科毕业生邹雅琦。在央美,实验艺术专业分为三个方向,邹雅琦主修其中的社会性艺术。
5月,邹雅琦凭借手机和折叠三脚架将自己免费生活21天的经历记录下来,拍摄了整整256G的素材。经剪辑制作后的视频短片《瞬间所有制》,于今年6月在央美毕业展上首次呈现给公众。
图为邹雅琦作品《瞬间所有制》在央美毕业展上展出
邹雅琦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我通过蹭社会资源的方式在北京市免费生活了21天,衣食住行梳洗娱乐全部蹭来,并且过得像名媛一样优雅……通过21天的行为来达到对所有制的思考——瞬间与永恒的关系,以及(对)现实的反思——这个社会应当留有余地还是应当检查漏洞。”
她还写道,“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极少数人是否可以通过这个社会产生的某些过剩物资从容地活下去。在我的经历中,这种免费‘过剩物资’的分配非常有趣,它们往往分配给看起来物资富足的人——免费睡觉的高级酒店大堂、免费洗澡的机场和酒店浴场、混入婚礼或自助餐偷吃……”,“我就扮成这种物资富足的人,混入其中让一切都合情合理”。
确有担心因违反规则而招致风险
线下展出后,《瞬间所有制》并没有很快在观展者中掀起大波澜。作品第一次收获热度是在一个长期关注“美院日常”的自媒体号将短片更名在线上发布后。几日内,该片在B站(哔哩哔哩)浏览量迅速突破200万。
同时,许多自媒体将邹雅琦的故事 “洗稿”后重新发布,一些公号还标注了“原创”标签,标题中 “女大学生”“假名媛”等博眼球的字眼,让一些公号收获了“10万+”的流量。邹雅琦认为,有些公号洗稿后的文章误导了读者,故意放大了“名媛”一词,让很多网友误以为她就是“真名媛”。
邹雅琦强调,自己并非名媛,并且在生活中是一个朴素的人。她反对消费主义,偶尔会在慈善商店买东西。
不久前,假扮名媛央美女生回应的相关话题在微博冲上热搜榜第一名。舆论关注把邹雅琦和她的行为艺术作品推向风口浪尖。
9月18日下午,法治周末记者在其毕业后的住处兼工作室见到邹雅琦时,素颜清爽、有些腼腆的她,跟网文和视频中精心打扮过的“假名媛”形象判若两人。交谈中,邹雅琦向记者还原了自己21天的“假名媛”经历。
“在做这项行为艺术前,我做足了准备工作:去每个地方提前踩点,摸清哪里有免费食物,哪里可以免费过夜,哪家店24小时营业的……”,“首先确定去哪些地方,并且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否则容易被识破”。
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邹雅琦用妈妈给的经费购置了用来装扮成“富人”的装备:假的爱马仕挎包,一枚假钻戒、两条“山寨”项链和1个彩妆盒。
视频中的邹雅琦始终保持着精致妆容。她特意用口红把嘴唇画得很红,以达到“生人勿近”的效果。脖子上戴着的那条项链,则在光照下反射出闪亮的光。
经过前期调研和备齐装备后,5月1日,邹雅琦的行为艺术项目正式开启,她把完成精心设计好的不同行程称为“通关”。
第一关从离学校不远的一家女仆主题酒吧开始。“我去他们组织的漫展帮忙,不要报酬,酒吧老板则让我免费吃住,这样度过了三天。后来,酒吧老板给我买了最便宜的机票,并报销我往返机场的车费。”
机票是进入第二关—机场候机厅的“通行证”。在机场候机厅,邹雅琦用事先打印好的头等舱专属牌混进了头等舱候机室。在那里,她“吃免费自助餐,睡红丝绒沙发”。
图为邹雅琦在机场头等舱候机室
随着项目向前推进,邹雅琦觉得自己的“表演”越来越自然,刚开始时的紧张感也逐渐消失。
图为邹雅琦在机场母婴室内
第二关“通关”后,她从容混进过拍卖会会场,在拍卖会上试戴价格不菲的翡翠镯子,吃会场提供的高级点心。此外,她还成功混进了五星酒店的大堂、自助餐厅和淋浴房。5月21日,所有“通关”结束,邹雅琦回到学校。
图为邹雅琦“混入”五星酒店淋浴室
随着邹雅琦的作品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质疑她背后另有拍摄团队。对此,邹雅琦解释,“我有一个可以折起来的三角架,打开之后有一米高。它还有一个遥控器,在拍摄过程中没有引发关注,可能别人觉得我只是个同时用两个手机的忙碌的人。”
还有网友发文提出:邹雅琦“骗吃骗喝”21天,用假头等舱休息室专属牌骗过服务员,享用头等舱休息室一日三餐,冒充酒店住客签名偷吃自助早餐等行为尽管是艺术创作,但是否违反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事实上,有些时候,邹雅琦也担心自己的行为艺术因违反规则而存在风险。比如,她确实“偷吃”了宜家的面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邓丽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行为艺术的主体来说,的确存在法律风险。最终这种风险是否会转化为现实的处罚,要看具体法律法规的适用,包括各种消费场所制定的规则,这些场所如何看待违反这种规则的行为及其造成的损害,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等。
邓丽觉得,邹雅琦经历了一场冒险、一场奇遇,成就了一部作品,但也要做好承担相应责任的准备。
“名媛”一词的外延越来越开放
图为邹雅琦“独享”的五星级酒店大堂
“名媛”话题并非首次登上热搜。一年前, “上海名媛拼单群”就曾成为网友谈资。拼单购买奢侈品、定顶级酒店、打造高端人设的“假名媛”群聊被媒体揭露后遭到网友群嘲。
邓丽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名媛”一词的外延越来越开放,最初在较狭窄的意义上主要指向名门闺秀,现在似乎有钱有名又经常出入社交场合(包括网络社交)的女性都可以叫“名媛”。在过去,名门闺秀或者嫁入名门望族的女性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她们往往体现出良好的教养和风仪,代表着美好的女性形象。
当下一些社会媒体、娱乐界使用“名媛”这个词,可能并不强调文化意蕴,主要是指有一定名气又时时显示出富足甚至奢侈状态的女性。
“名媛”新闻广受关注,这背后也折射出大众的“猎奇”心理,这是意味深长的,邓丽说。
屡屡出现的“假名媛”现象说明了什么?
有网友把邹雅琦的经历比作现实版的《百万英镑》。在马克·吐温的这部小说中,流浪汉偶然获得了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英镑的支票,一个月后,他不但没有饿死或被逮捕,反而变成了富豪。之后,用网络语言来说,他“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另有网友感叹:“社会缝隙多如蛛网。”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认为,“这种说法是文学式表达,不能描述真实社会,对于真正遇到困难的人来说,社会更像四面墙,走投无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对于邹雅琦的21天“假名媛”艺术作品试图表达的批判,张建伟也不以为然。
而在邓丽看来,一个社会的资源分配如果清爽分明,不存在接驳、缝隙以及模糊含混的角落,是理想化状态,社会本身有它混沌的一面。美院女生的作品引发争议,真正的原因在于,大家认为这种友好体验只向高收入阶层开放,是友好还是区别对待?如果是区别对待,它是制度层面的还是人性层面的?平等的权利诉求能应用于到这样具体而微的消费情境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将邹雅琦的行为艺术作品看做是一项社会学、人类学中所讲的田野调查或社会实验。
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黄家亮表示,阶层地位高的人士确实存在着诸多隐性福利,享受着这诸多隐性便利。这不是现代社会所独有,其根源在于人性中的“势利”倾向,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黄家亮进一步分析,社会上屡屡出现的“假名媛”现象反映出,当前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急剧分化。一部分人心态浮躁、观念畸形扭曲,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内在提升,希望通过外在的符号来提升自己的阶层地位。
黄家亮还告诉记者,按照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的说法,当前社会是一种消费社会,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在物质丰裕的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从“劳动力消费向身份消费转变”,人们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的需要,人们需要通过商品和消费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社会也更倾向于通过消费符号来判断人们的阶层地位,黄家亮补充道。
目前,毕业后的邹雅琦已与一家画廊签约,成为一名年轻的艺术家,为即将在日本展览的全新作品做准备。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作品。但是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也没有设定实验结果,并且会一直探索这个议题。”邹雅琦表示,她将在社交平台陆续更新“21天里发生的细节”以及之后新的艺术作品。
“21天的时间不够用。”邹雅琦说, “假如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尝试接触富人阶层,结识‘真名媛’”,她还向记者透露,“已经答应了学校的老师和他的制片,在不久的将来参与制作与21天‘假名媛’经历类似的影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法治周末报(ID:fzzmb01),作者: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17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