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一个传统工业基础并不突出的地市,短短几年却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两大突破”:一是“从无到有”成功打造“算力工厂”,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在全省占比已超过50%,并以8.4%的占比位居中部地级市前列;二是从大数据向大数据装备制造拓展,一批龙头制造企业签约抚州,打造高性能计算机及其配品生产制造基地。
专家解读说,抚州的“逆袭”反映了中部地区与沿海错位发展高新产业的潜力。
深挖需求创建“试验平台”
抚州中科曙光云计算中心是落户抚州的“第一朵云”,其打造的抚州政务云平台被中国信通院评为2019年“全国十佳政务云”。
“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市场应用越充分,产生的效能才能越大。”公司总经理肖芳玲表示,企业3年前就瞄准数据应用市场,建设了近10个云计算中心,但在一些城市部门数据壁垒难以打通。“抚州之所以能做成,关键是打通了‘数据孤岛’,企业无须担心底层架构。”
“只有政府有打破部门壁垒的决心,倒逼部门开放数据,才能让数据真正有用!”抚州市委书记肖毅说,目前抚州政务云平台已经迁移和承载共计114家单位182项业务系统的运行,率先实现市本级和县(区)政务信息化的统筹管理和集约化建设。
也正基于此,抚州中科院数据研究院、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江西(抚州)开放实验室、国网能源大数据应用研发实验室等纷纷落户抚州,开展应用研究。
记者在抚州数字街区看到,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已从智慧菜市、智慧政务等民生类应用,加速向赋能传统产业延伸。目前全市应用智能制造技术的企业达95家,使用智能制造设备562台(套)。2019年前三季度,抚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
与沿海错位打造“算力工厂”
不久前,由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和抚州市共同主办的中国算力峰会在抚州召开。人才、技术优势并不突出的抚州,为何能在“算力”领域脱颖而出?
抚州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庆星说,算力的研发靠技术创新,算力的量产则需要大量机柜、服务器支撑。沿海地区适合产品“打样”,但受土地等要素限制,难以大规模布局数据中心。为此,他把公司技术团队布局在一线城市,向中西部地区寻找量产中心。
看准了大数据产业这一需求,抚州市与沿海错位,大力建设标准厂房“筑巢引凤”。在抚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记者看到一栋形似“蝴蝶”的现代化数据中心大楼已经拔地而起,它身后700多亩的数据产业园正在建设。
江西卓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宁介绍,公司在全国5个大数据中心共计23900个标准机柜的调度指挥中心与结算中心已移至抚州。而创世纪超算中心建成后,占地将达24万平方米,安装服务器共计66万台。
因为大型“算力工厂”的落户,大数据装备制造企业也开始把眼睛投向抚州。“第一家进来的是香港栢能集团,打造高性能计算机生产制造基地。进博会上,华硕、迈络思等龙头企业纷纷前来洽谈合作。”肖毅说。
超薄铜箔、砷化镓晶片、石墨烯散热板、控制主板……围绕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的零部件制造链正在抚州形成。2019年1-10月,全市新兴产业总投资337亿元,占技改项目投资比重6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向深化改革要“速度优势”
三年前,抚州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考察选址之初,曾向抚州有关部门提出两个落户的条件:一是一次性提供15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二是一个月之内搭设好20万伏的双回路用电。
要求如此急迫,表面看是“客大欺店”,实际上这是数字经济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只有足够快,企业成本才能尽可能低。”林庆星说。
收到消息后,抚州市马上召集高新区、电力等部门负责人商议。抚州市市长张鸿星说,经过认真评估,第二天一早就答应了企业条件,加班加点只用了28天就搭设好电力设备。
凭借单精度与双精度并行运算的核心技术,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创世纪超算中心成为当地大数据产业龙头引擎之一,落户第一年公司产值增长100倍。66万台运算服务器全部投产后,这里年产值可达数百亿。
这样的故事不止一个。2017年11月,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重点引进半导体芯片、高端服务器等高新企业,不到一年就建成28栋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只用一年半,签约入驻数字经济企业18家。
“快”的背后,既有当地各级干部的担当实干,更有持续推进的行政审批“精简化”改革:企业注册开办3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办电环节压减至4个工作日以内,用户办水申请、勘察设计、验收通水环节从以前超过30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
放活审批,激活市场,“制度优势”才能更好地转化为企业的“速度优势”。截至2019年11月底,抚州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7万户,同比增长超过16%。(记者 刘健 余贤红 黄浩然)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21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