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每一次硅谷科技公司任命印度裔 CEO 的时候,总会引发一波老话题的新讨论。过去几年时间,这种话题一次次出现,为什么又是印度人?

硅谷印度裔 CEO

▲ 硅谷印度裔 CEO

又一位印度 CEO

本月初 Twitter 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杰克・多西(Jack Dorsey)突然宣布辞职,而他指定的接班人则是 CTO 阿格拉瓦尔(Parag Agrawal)。为了给接班人留出自由空间,多西还决定在明年退出 Twitter 董事会。得到充分支持后,阿格拉瓦尔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进行部门重组。

多西退位并不令人意外。他同时身兼 Twitter 和 Square 两家上市公司的 CEO,Twitter 股价业绩却远逊于 Square;而且,多西现在的兴趣明显在加密货币上。一心二用的他早就引发了 Twitter 诸多机构股东的不满和逼宫。现在辞去 Twitter 职位,多西可以专注精力于 Square 和加密货币。

除了多西退位,新任 CEO 阿格拉瓦尔则成为了媒体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今年 37 岁的阿格拉瓦尔比扎克伯格还小一周,他也因此成为了美国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最年轻的 CEO。虽然 Twitter 市值只有 350 亿美元,但却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CEO 的人选直接关系到美国社会舆论与政治走向。

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一位只有 37 岁的年轻人,可见多西对阿格拉瓦尔的器重。2011 年,阿格拉瓦尔在斯坦福博士毕业后加入 Twitter 担任高级程序员,短短六年时间就晋升为公司 CTO。过去几年 Twitter 积极采用 AI、去中心化等新技术,都是阿格拉瓦尔所主导推进的。

另一方面,阿格拉瓦尔因此成为了美国印度裔 CEO 俱乐部的又一成员。单是在科技行业,选择印度裔 CEO 的公司就有微软、谷歌、IBM、Adobe、美光科技、Twitter、Palo Alto Networks、VMWare、Vimeo、WeWork 等诸多耳熟能详甚至是市值万亿的行业巨头,而且这个名单还在不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印度裔 CEO 都是第一代移民,有着几乎相同的人生轨迹:印度顶级高校毕业,来到美国名校求学,毕业进入科技巨头工作,一路晋升成为 CEO。微软 CEO 纳德拉(Satya Nadella)、谷歌 CEO 皮查伊(Sundar Pichai)、IBM CEO 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美光科技 CEO 梅若塔(Sanjay Mehrotra)等人都是如此走上人生巅峰。

最为富裕的新移民

或许很多人又会嘀咕,为什么美国科技巨头创始人和董事会如此器重印度裔?的确,印度人在硅谷的话语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人数。在硅谷科技公司中,印度裔员工只占总人数的 6%,却占据了大量的中高层职位,成为美国人之外的最大外来族裔。

实际上,印度人在美国社会同样无法忽视。2020 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裔人口只有 400 多万人(美国华裔人口约为 500 多万),占美国总人口比例略高于 1%。但是印度裔在美国政界、商界以及医生程序员等技术职位的比例却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

虽然美国印度裔总人口并不多,但他们绝大多数(超过四分之三)都是过去三十年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四分之一更是过去十年的新移民。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取消了移民的国家配额限制,开始转向注重技术和家庭关系的移民制度,印度和华裔移民才开始大举增加。

美国是印度人最渴望的移民国家,也是全球印度裔移民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阿联酋。相比印度人涌入中东务工经商,进入美国的印度移民大多数都是高学历人才,其中包括了 100 万技术人才。并不夸张的说,过去几十年,印度几乎把最好的技术人才都源源不断输送给了美国。

因为来到美国的大多是技术人才,所以在美国各个族裔中,印度裔上大学的比例和家庭收入是最高的。2019 年美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印度裔家庭收入中值高达 12.7 万美元,是所有族裔中最高的,远高于美国整体的 6.7 万美元。18 岁以上的美国印度裔中,83% 都上过大学,这一比例不仅高于亚裔整体的 71%,更远高于美国整体的 59%。

而且,印度裔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美国。过去几年时间,每年高技术人才 H1B 签证接近八成都被印度裔占据。在西雅图和旧金山这样的城市,四成的外来技术人才都是来自印度。现在的美国新移民中,印度裔比重约为 6%,人数多于华裔,仅次于亲属移民进入美国的墨西哥裔。

实际上,在签证 H-1B 申请方面,中国申请者对印度人怨念很深。大量印度申请者利用了 H-1B 签证制度漏洞,通过诸多外包公司多次重复申请,提高自己的中签率。但印度人频繁中签的同时,却拖累了整个 H-1B 中签率大幅下降,更让申请数量第二的中国申请者叫苦不迭。过去几年,硕士学历申请者的中签率都降到了不到四分之一。

打破玻璃天花板的顾磊杰(Piyush Gupta)

▲ 打破玻璃天花板的顾磊杰(Piyush Gupta)

印度裔在商界崛起

虽然印度裔大规模移民美国是在过去半个世纪,但他们真正进入美国商界高层还是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在硅谷科技公司登顶则是过去十年的事情。

1994 年,顾磊杰(Piyush Gupta)成为第一个打破美国商界天花板的印度移民,出任了咨询巨头麦肯锡第一位外来 CEO,还先后担任了高盛、宝洁等诸多美国巨头董事。在崇尚移民美国的印度,顾磊杰被视为民族骄傲和偶像人物,2003 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亲自向顾磊杰授予了终身成就奖。

顾磊杰自己功成名就之后,没有忘记提携自己的印度同胞。他先后创办了印度商学院、美国印度人基金会、新丝路项目等诸多机构,成为了印度和美国之间的人才输送桥梁,不仅帮助印度技术移民来到美国,更在美国商界搭建了同胞互助平台,集体提携印度管理人才。

在顾磊杰实现突破之后,潘伟迪(Vikram Pandit,2007-2012 年出任花旗集团 CEO 兼董事长)和卢英德(Indra Nooyi,2006-2018 年出任百事 CEO 兼董事长)、Ajay Banga(2010-2020 出任万事达 CEO 兼总裁)等诸多印度移民开始先后跻身美国巨头企业 CEO 职位。可以说,印度管理人才大批在美国商界迅猛崛起,与顾磊杰和第一批印度裔商界领袖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过,顾磊杰最终也因为印度同胞而身陷囹圄。2010 年,顾磊杰因为向对冲基金 Galleon 创始人拉贾拉特南(Raj Rajaratnam)及其他印度同胞泄露董事会机密信息,以内部交易和证券欺诈罪遭到逮捕和指控,最终被判两年监禁和 500 万美元罚金。有趣的是,亲手把他送进监狱的纽约曼哈顿南区检察官巴哈拉(Preet Bharara)恰好也是第一位打破美国政界天花板,首位出任联邦检察官的印度移民。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裔企业家在商界成功后,积极参与美国政治,为印度移民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美国国会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印度党团(India Caucus),由诸多关注印度问题以及印度移民的议员组成。其中包括了两党诸多实力派人物,而他们都得到了印度裔商界人物的大力资助。虽然两党在诸多政策问题上严重对立,但在美印关系以及印度移民权益的问题上,却有着相同的默契。取消印度移民申请绿卡额度限制的 386 法案就是由这些议员携手推动的(法案尚未通过)。

硅谷井喷印度 CEO

在印度裔商界领袖接管美国东岸的传统巨头之后,过去十年印度裔科技人才开始逐渐掌管西岸的科技巨头。从微软到谷歌到 IBM 到 Adobe 到最近的 Twitter,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都把掌舵权交给了来自印度的高管。

在这些印度裔 CEO 的背后,则是同一个组织 —— 印度理工校友会。是的,很多美国科技企业的印度 CEO 和高管都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IIT)。Sun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科斯拉( Vinod Khosla)、皮查伊、IBM CEO 克里希纳以及 Twitter 新 CEO 阿格拉瓦尔都是 IIT 的毕业生。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顶尖的理工高校,包括九个分校,地位甚至高于中国的清华。每年报考 IIT 的印度学生甚至超过了百万级别,本就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前后经历三轮考试,最后胜出的佼佼者才有资格进入 IIT。而印度理工的优秀毕业生又来到美国名校继续求学,最终进入硅谷科技公司。

迈阿密大学工程系主任比斯瓦(Pratim Biswas)介绍称,IIT-B 在美校友会组建于九十年代初期,是美国印度裔科技人才的重要互助平台,不仅帮助同胞校友在美国企业界共同崛起,也帮助了美国高校出现了近 300 名高级学术人员。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印度裔 CEO 在最终上位之前,都在这些巨头企业工作了多年,深得创始人和董事会信任。皮查伊在出任 CEO 之前,已经在谷歌工作了 11 年时间,进入谷歌八年之后担任高级副总裁,进入核心管理层。纳德拉在出任微软 CEO 之前,已经在这家巨头工作了 22 年,工作 15 年之后才晋升高级副总裁,进入核心管理层。他还曾经是微软前执行副总裁陆奇的下属。克里希纳在出任 IBM CEO 之前,更是在 IBM 工作了 30 年时间,工作 25 年之后才晋升高级副总裁,进入核心管理层。

中国与印度都是重要的科技人才输出国,也是美国最重要的人才输入国,大多数中印人才的初期发展轨迹也并没有明显差别:都是从国内顶级理工院校毕业,来到美国优秀高校深造学习,而后加入硅谷科技公司,从初级研发人才开始自己的职业道路。但在硅谷印度裔 CEO 和中高层数量井喷的同时,科技公司中华裔中高层的数量却越来越少,除了华人自己创办的 Zoom 等企业和 DoorDash,其他硅谷科技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已经没有了华人的身影,曾经的微软两位执行副总裁陆奇和沈向洋都已经离职,德州仪器高级副总裁谢兵也已经退休。

前思科全球副总裁、新浪联席总裁许良杰回忆说,25 年前他开始在硅谷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对印度裔同事的数量有什么特别感觉;但 20 年前他从网易回到硅谷,在 eBay 出任研发副总裁的时候,开始逐渐感觉到印度裔同事,尤其是中高层的数量在逐渐增长。

印度人上位的秘密

为什么中印人才数量和技术背景大体相当,但为什么职场发展轨迹却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个问题在过去五年不断被讨论,也有着诸多解释和分析。语言、文化、性格显然是重要的原因。

印度移民虽然说英语口音有明显口音,但长期作为英国殖民地,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能够来到美国印度人才都受过系统的英语学习,更为熟悉和精通英文的口语、书写、语法和逻辑。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中国人才,印度工程师有着明显的表现欲,而语言优势更是加重了这种差别。这是美国企业最看重的管理才能。许良杰对此建议硅谷的年轻中国人才,脚踏实地提高才能,做好项目加强沟通,只要努力,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在硅谷从事创业投资二十多年的前金沙江合伙人贾石琏用一个段子诠释了这个表达能力的差别:“同样是做一件事,美国工程师做了 5 分可能会说 5-8 分,印度人哪怕做了 1 分也能说出 10 分,而中国人就算做了 10 分可能只表达出 3-4 分。”

他提到,传统中国文化有一个明显缺陷是渴求伯乐,等待着自己工作得到别人的认可,但美国文化是需要自己去表现,你不主动就可能不会有人来发现。因为善于主动表达,印度人在硅谷公司也更容易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和器重。贾石琏还认为,中国人的封闭文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中国人习惯舒适性交流,更愿意和中国人玩在一起,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动力并不强,硅谷中国工程师的交往圈子大多数还是中国同胞。这也导致他们与美国同事的交流仅限于工作层次。

拉帮结派也是硅谷华人对印度人经常吐槽的一大话题。印度裔中层主导一个团队之后,会大量引进招聘印度同胞,从而排挤和压缩中国员工。来自印度加尔各答的 Shubham Mazumdar(他还给自己起了中文名马矛)在硅谷工作生活多年。在他看来,“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是来美国上大学再工作,其实技术和工作能力都差不多。之所以印度人能大量进入管理层,我觉得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印度人确实很团结。大量引入印度员工,这也是事实,但美国公司只会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回报。硅谷的中国公司也会想招中国员工,因为好管理啊。”

回国创业选择不同

或许,是否回国也是中印科技人才在硅谷差别明显的一大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硅谷中国科技人才选择了回国加入本土互联网公司,或是自己融资进行创业。但印度裔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回国动力,更愿意留在美国大公司。

在回国创业的问题上,中国和印度的技术人才更有着完全不同的选择。中国海归回国创办的科技公司数量远远超过了在美的华人创业公司。从百度和搜狐的李彦宏与张朝阳开始,过去二十多年,一批又一批在美国知名高校留学、曾经在硅谷科技公司工作的中国科技人才回国,或是加盟国内科技巨头或是自己创办企业,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独角兽和新巨头,其中最为成功的包括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相比之下,已经来到美国的印度裔并不太愿意回到祖国创业。据美国政策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在 2018 年的统计结果,印度裔在美国创办的独角兽企业共有 11 家,而 13 亿人口的印度本国一共也只有 Flipkart 等 9 家独角兽公司。这 9 家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几乎和他们在美国的同行都是校友,都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IIT)。

华人在硅谷创业成功的案例当然也有,但创业人数和成功概率显然远不如回国。过去二十年在硅谷成功创业的华人包括 NetScreen 的邓峰、Fortinet 的谢青、WebEx 的朱敏、Zoom 的袁征、DoorDash 的徐迅与方安迪等人。

实际上,一旦解决身份担忧,印度裔在硅谷创业的同样不少,甚至比华人更多。硅谷近三分之一的创业公司都有有印度裔的创始人,占据了知名科技公司创始人的 8%。知名的印度裔创业者包括 Sun 联合创始人兼 CEO Vinod Khosla、Hotmail 联合创始人 Sabeer Bhatia、Robinhood 联合创始人 Baiju Bhatt、Clubhouse 联合创始人 Rohan Seth、Instacart 联合创始人 Apoorva Mehta、Zenefit 联合创始人 Laks Srini 等人。

显然,导致这种创业选择差别的最大因素是中国与印度在基础设施、创投环境和消费市场的巨大差距。相比印度,中国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中产市场,还有扶持创业的政策、风投等完善的创投环境。那些走出去的华人技术人才回到中国创业,显然比在美国创业有着更大的成功与增长空间。

一边是印度管理人才留在美国,另一边是中国人才纷纷选择回国,这种趋势在过去五年的国际关系变化大环境下,体现得更为明显。Mazumdar 解释说,印度人要等待很多年才能拿到美国绿卡,所以他们更愿意长期留在大公司安心工作,这也是很多印度人进入中高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回国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加入中国企业收入甚至更高,但是回到印度生活显然不如中国,更不如美国,所以很多印度人移民到美国之后,就会下定决心呆在美国,不太愿意回到印度。”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21930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07:41
下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07: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