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芯片、二手芯片泛滥,华强北买5块4块是假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作者:孙鹏飞,编辑:郝俊慧、挨踢妹,题图来自:IT时报


采购商王立(化名)仍在等待货品送达。

春节前,王立早早为客户下单了一批高端芯片,尽管知道行业缺芯,但他未料到,这一等至少要“50周”,几乎一整年。

焦虑等待背后是一个个未知数。客户不断催促,芯片能按期到吗?能从哪些渠道买到芯片?新渠道的芯片质量如何?答案只能当芯片送达时才能揭晓。

春节至今,芯片不断涨价,王立的采购价与年初相比,平均上涨十几倍。更尴尬的是,经销商打着新货的旗号,送出却是二手货,毛糙的芯片表面有着轻微划痕,这意味着搭载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将大大降低。

这片“缺芯”的江湖中,故事不断。

据《IT时报》记者了解,在深圳华强北,不乏有人买到假芯片,而售卖假芯片的卖家更试图在线上流通有问题的芯片。

当假芯片、二手芯片开始泛滥,这片市场“芯”事重重,而只有打破“缺芯”困局才能彻底破局。

一、线下:买5块4块是假货

谁能想到,如今到华强北买芯片竟如同“拆盲盒”,真假、好坏,只有用后才揭晓。

不久前,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的一位朋友去华强北购买芯片,尽管入行多年,朋友还是中了招,“回去用了才知道,五块料有四块是假的”。

这并不是个例。

王立也买到过一批假芯片。此前王立通过熟识多年的代理商从华强北采购一批MCU(微控制单元)。一开箱,他便感到不安。部分芯片表面涂料泛着光,但依稀可见此前印字的痕迹。显然,这是二手翻新芯片。

“完全不能用!”王立告诉记者。MCU芯片一般会有厂商写入保护代码,这些二手芯片已经不能再烧写程序以适配新的设备。

图源:IT时报

张国斌直言,如今华强北有很多假芯片、二手翻新芯片。

在他看来,由于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买家无法追踪产品源头,加之部分芯片厂商造假能力高,在缺芯的大环境下,假冒伪劣芯片、以次充好芯片等乱象轮番登场。

也有些二手翻新芯片能用于新设备,只是消费级芯片使用周期在5年左右,如果翻新后使用,使用寿命和性能参数上会大打折扣。

更多的烦恼还在于芯片甄别。王立认为,鉴别芯片真假需要依赖专业人士的素养以及检测设备,很多情况下,采购商在现场也不一定能辨别芯片真伪。

如今,王立对采购芯片变得愈发谨慎,他透露,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企业贩卖二手翻新芯片或者假芯片,他采购时会多留心眼,着重寻找规模较大的代理商,并对成立不久的代理公司保持警惕,害怕那是赚快钱的机构。

如果说,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的芯片现状,反映的是线下市场芯片产品良莠不齐,难以甄别的困境,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线上。

二、线上:收呆滞料 卖散新

王立担心,因为缺芯影响出货周期,一些企业可能会病急乱投医。焦虑等待中,他们会寻求新的渠道,也正因此,假芯片、质量存疑的芯片通过线上开始流通。

一位芯片行业内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曾有一家公司通过淘宝采购芯片,由于急着赶货,直接将货款转至对方对公账户,结果买到了假芯。

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位用户还原了在淘宝买到假芯片的经历。视频中,用户用刷子沾水刷过芯片表面,白色的字迹随之消失。该用户认为,正常情况下芯片的型号应该刻在表面上。   

图源:新浪黑猫投诉平台

一张该用户与店铺客服沟通的截图显示,客服承认芯片为“散新”,并表示:“有的可以用,有的用不了,这很正常。”

图源:新浪黑猫投诉平台

散新是行业黑话,通常指没有原包装的芯片,也会用来代指流水线中因质量问题被淘汰的芯片以及翻新芯片。

记者联系该店铺,询问芯片真假及质量,截至发稿,客服仍未回复。

一个400多人的QQ群中,不断有网友发布高价回收芯片工厂库存、呆滞料的信息。同样,在王立看来,工厂呆滞料除了库存货品外,很可能有一些流水线上性能不合格产品。

王立表示,缺芯困境对中小企业影响更大,大企业有一套成熟的供应体系,产能上也会拥有优先权,但摆在中小企业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干等,要么继续找货源。他认为,那些质量一般或被翻新过的芯片,很可能是这些企业的救命稻草。

类似情况在一位自称某芯片厂商一级代理商处也得到证实。她在百度贴吧发布过多则供货信息,也经常遇到缺芯厂家联系,但很少有人提出看代理资质,他们往往一拥而上。

消费者则对一些数码产品充满困惑。记者通过黑猫平台发现,拼多多、淘宝上,有多位用户反映,买到的耳机产品芯片货不对版。

缺芯的连锁反应开始显现。

三、泡沫:囤货供货商开始抛售

历史是相似的。2020年疫情初始时,口罩机成为紧俏货,不少卖家趁机试图大赚一笔。如今,相同的故事依旧上演。

在王立看来,缺芯困境除了现实因素外,还由一群代理商试图压货、囤货、等价高抛售行为引发。这在张国斌处也得到证实。

不过,张国斌发现,如今囤货的代理商开始有抛货苗头,因为“终端的实际需求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4月、5月手机市场出货量降幅均超过30%。6月数据显示,手机出货量同比依旧延续下降趋势,降幅为10%。据报道,业内共识,今年年内国内对换机需求不算旺盛,换机周期仍在延长。

张国斌认为,不只手机厂商在清库存,市场对平板、电视、消费电子以及基站等需求也不如之前强烈,很可能到年底会挤泡沫,不少人对芯片需求的预期高于真实市场,“虚假繁荣之下,抛售囤货对于供应商来说是明智选择”。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在前述QQ群中,一家供应链公司发布信息抛售5款芯片,数量在六千片至两万片不等。

图源:IT时报

而此次抛售,囤货商依旧能赚得盆满钵满。

王立告诉记者,通过与供货商询价发现,今年以来,德州仪器的芯片涨幅最高,价格涨了几十倍。二手芯片方面,尽管性能不及新出厂的芯片,但今年以来普遍也涨了5倍多。

“如果渠道层面减少囤积,我认为能够缓解一部分工厂缺芯的压力。”张国斌说。

四、远水:晶圆厂投产至少两年

抛却售卖假芯片及二手芯片、囤积芯片等乱象,如果深究这一波缺芯潮,最大的痛莫过于晶圆产能无法提升。

张国斌告诉记者,目前芯片行业受制于8英寸晶圆产能。据悉,8英寸晶圆对应55/65纳米芯片,这些芯片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计算、工业和汽车等领域。

事实上,8英寸晶圆面世有近30年时间,技术较为成熟,但半导体行业已向造芯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12英寸晶圆迁移。张国斌透露,目前大部分8英寸晶圆设备已经停产,扩产只能寻求二手设备。

据Surplus Global预估,全球市场约有700万台二手的八英寸晶圆制造设备在售,但需求量在1000万台以上。

根据《中国晶圆制造线白皮书》,目前我国投产、在建和规划的8英寸晶圆制造线有38条,其中已经量产的有19条。

在张国斌看来,8英寸晶圆厂从投建到产能释放需要至少2年的周期。上述投产制造线多集中起步于2020年左右。中泰证券也预计,8英寸晶圆紧缺情况将至少持续至今年下半年至2022年。

可见,目前8英寸晶圆厂投建的“远水”还未能解“近渴”。

反映在具体行业领域,张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缺芯形势严峻。新能源汽车芯片主要元件MCU依赖8英寸晶圆产能,同时国内MCU产能只占全球产能的5%,80%-90%MCU需要进口。

此外,不同于消费电子产品只需通过3C认证,汽车芯片的使用周期在10年-20年,对芯片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张国斌表示,从设计到最终商用化,汽车芯片需要多年周期,但按目前行业的情况看,即使设计出一款芯片,可能仍无法实现量产。

缺芯的江湖困境,真假难辨的芯片,故事轮番上演,“芯”事依旧重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作者:孙鹏飞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4018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4日 21:31
下一篇 2021年8月4日 21: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