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4日,泰康拜博集团级专家、正畸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刚教授接受央视采访,亮相CCTV-1综合频道早间大板块《生活圈》栏目。健康和审美的双重需要对口腔正畸提出更高要求,沈刚教授长期潜心临床创新,深耕技术研发,提出了突面畸形与凹面畸形诊断分类,研制出SGTB、隐形A6、正雅S8、S9、S10、S11等矫形技术,正畸方案更具“中国特色”。
仅近两年,泰康拜博口腔就累积百万成功正畸案例,针对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泰康拜博口腔沈刚教授通过央视给出权威答案。
沈刚教授接受央视采访
课代表总结
Q1:矫正牙齿可能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老后掉牙?
牙齿矫正虽然要对前突、牙列拥挤等不整齐的牙齿进行重新排列,但是移动量非常轻微,速度也非常缓慢。而且牙槽骨可以改建,牙齿的移动是生理性、医学性的移动,牙齿稳定以后牙周组织进行重新改建至移动之前,不必担心牙齿松动甚至老后掉牙。
Q2:想趁暑期给孩子矫正牙齿,要等到孩子把牙换完吗?
从传统的矫正理念看,孩子牙齿换好以后,大概在12岁,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牙周组织的可塑性强,青少年在这个时期配合度也比较高。随着矫正技术的提高,矫正不再严格受年龄限制,但早期儿童矫治和成人矫治都需要严格把控适应症。
Q3:牙齿矫正年龄没有严格限制
牙齿矫正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比较好,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25岁至30岁甚至40岁以上的正畸也非常常见。只是对正畸医生的要求更高,需要正畸医生精准把控适应症、技术的选择、牙齿移动速度以及对牙周组织的关注度。
Q4:如何选择矫治器?
市面常见矫治器非常多,包括金属矫治器、舌侧矫治器、透明托槽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更多的成年会选择舌侧或者隐形矫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生都会满足。
沈刚教授领衔的泰康拜博沈刚正畸团队长期潜心临床创新,深耕技术研发,在突面、凹面及偏颌畸形等正畸高难领域探索开拓了三十余载,共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新型实用专利,形成了包括基础理论、机制循证、装置设计、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完善了严重畸形正畸治疗的中国方案。
泰康拜博口腔沈刚正畸团队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正畸
沈刚教授表示,其实大家或多或少对“整牙如整容”略有耳闻,矫正改变侧颜的案例比比皆是,而牙齿不整齐带来的口腔问题也不容忽视。牙列不齐,口腔卫生做不好,久而久之牙龈红肿、出血、蛀牙、不良口气相继来袭。如果有严重的咬合问题,还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协调,颜值下降。
早发现早治疗,把握暑期“黄金时间段”
“错颌畸形由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越早发现错颌畸形的症状,越早干预治疗效果更佳。”沈刚教授表示错颌畸形与龋齿、牙周病一起被列为口腔三大常见病,疾病、口腔不良习惯、儿童替牙期局部障碍均可造成错颌畸形,了解错颌畸形的成因可帮助家长朋友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错颌畸形的病因、机制十分复杂,同一因素可以造成不同类型的畸形。因而,在错颌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过程中,对病因机制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治疗时间,3-12岁是纠正各种不良习惯的好时机,11-13岁换牙后,是比较理想的矫正时间。同时沈刚教授表示,随着口腔问题病因机制越来越清晰,对于治疗方式和时间也会有更明确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矫正方式更加符合美观需求
临床会诊中突面畸形、凹面畸形等骨性错颌的成人占多数,沈教授在成人进行口腔正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难点和要点给出了权威建议:
1、成人的牙周情况大多不理想,存在一些炎症或疾病;
2、由于拔牙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因此在治疗方案上会有一些限制;
3、成人,尤其是成年女性患者对疗效要求往往偏高,她们要求不仅牙齿整形,还要对面型的美观带来很大的变化。
而在产品上,现代人不仅追求效果,也在追求美和高效,现在出现的透明托槽、舌侧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这几种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治疗的效果和时效也是有保证的。
沈刚教授表示“对于突面畸形,目前有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SGTB技术,这项技术在调整骨性畸形的同时,又能完成错位牙的矫正及咬合重建,大大提高了矫治效率。”对患者而言,矫治器更加舒适、美观、减少了患者的矫治痛苦。而这项技术在泰康拜博口腔基于专业的诊疗场景、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完善的服务得到了完善的融合和使用。
对医生而言,可以通过电脑设计矫治器,让临床操作更加简单。这种基于东方人面型特征的矫形治疗,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牙齿矫正是专业、严谨的医学治疗,有治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对于医生能力、医疗条件、技术水平、服务标准、产品内容有着严格的要求。泰康拜博口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近50个城市拥有近200家口腔医疗连锁机构,拥有国内外知名口腔专家团队,同时引入国际前沿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服务模式。打造“高技术”、“高品质”、“高层次”、“多维度”的专业口腔医疗服务生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4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