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
作者|黄青春
题图 | IC Photo
如今,无论是抖音、微博还是知乎、朋友圈,全红婵的名字始终与yyds(网络用语,永远滴神)排列在一起。
作为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选手,14岁的全红婵在10米跳台比赛中上演了一场惊艳世界的“水花消失术”——5个动作,7个裁判总共打分35次,其中23个满分,最终以466.2的超高总分打破该项目历史纪录,并以“断层”第一的成绩摘得奥运会金牌。
尤其,全红婵在夺冠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我妈妈生病了,可是我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不知道她得的什么病,然后很想赚钱,给她治好,要赚好多钱”令人五味杂陈。
于是,人们既津津乐道这位奥运小将“天赋异禀”,也被其夺冠后感人至深的发言所深深触动。
然而,在全红婵夺冠之后的7月25日到8月6日期间,不仅其微博粉丝数涨了几十万,连微博热搜也一下子蹦出来十余条,细看这些词条不难发现,从#训练日常#到#最爱辣条#再到#家成为网红打卡点#,事情正朝着偏离正常轨道的方向发展。
#全红婵家成网红打卡地#这一词条于今天(8月7日)上午爬上微博热搜,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1.3亿的阅读,1.1万的讨论互动。
据悉,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夺冠后,她家俨然成了网友新的打卡圣地,每天几十上百人到这里拍照,很多附近的网友、网红纷纷上门,各种拍摄直播讲解,绘声绘色地描述目前全家人的现状。
甚至,由于人流量太大,现场不好防控,村委会竖起了需要绿码才能聚集围观的标准。
对此,全红婵的家人只能笑呵呵地忙前忙后,热心招呼远道而来的网友,有时要一边接电话一边配合网友合影,忙到恨不得能分身。
原本,全红婵家只是一个平静而普通的村子。据报道,该村共有400户人家,398户姓“全”,人均收入一年1.1万元。村里全支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8个低保户,红婵家是其中之一,他们家的收入算中下。”
如今,全红婵家人每天却要疲于照顾四面八方涌入的网友。村里也展开了一场持续数日的刷墙、拉横幅、放鞭炮庆祝仪式;夜晚,村里更是安排她的家人们在全氏宗祠祭祀,让全村与有荣焉。
而且,面对大院前停满的汽车,各方来路不明的祝贺电话,据海峡都市报的报道,全红婵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哭着说,“原来不知道家里有这么多亲戚。”
然而,据报道,全红婵的妈妈身体状况不太好。奥运会前的选拔赛期间,全红婵就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妈妈住院过两三次,但家里有时候也不告诉我。我打电话给我爸他才告诉我这些,他让我不要在意太多事情,但是妈妈治病要花挺多钱的,我就感觉自己也得挣钱,好寄回家给妈妈治病。”
这样过度干扰的打卡行为,无疑会影响到全红婵家人的正常生活,甚至会使全红婵妈妈的身体过度劳累。所以,请放过全红婵的家人吧!
说实话,夺冠后的全红婵不卑不亢,发言情真意切,确实值得更多掌声和关注。即便有网友是出于对奥运健儿的喜爱和崇拜上门打卡,但那些浓烈、炙热的爱意,完全可以用一种善意的、平静的、不打扰的方式表达,而非通过凑热闹、给他人添麻烦的方式得以呈现。
此情此景,不由使人想起了“大衣哥”、“拉面哥”走红后所面临的困境。
就拿近的“拉面哥”来说,他用3块钱一碗的拉面让乡邻们吃得好,吃得饱,是他的质朴和善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感动了很多人。
结果,“拉面哥”在流量过度“透支”下,家外每天都被一群高呼“弘扬正能量”、“传播新风尚”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观,这些聚集成群的土味网红主播呈现了一幅现代版浮世绘。
据报道,当时有人挂着卖身葬父的牌子跪在“拉面哥”家门口;有人浓妆艳抹,戴着墨镜站在车顶上喊“拉面哥,我要嫁给你”……
然而,当时整个村子为应对每天涌入的大量客流,不仅修了路,还耗资加装了高速网络设备,村民们也大多放下锄头开起了店铺做直播,做生意。
如今,随着“拉面哥”热度逐渐消退,村民的生活又陡然回到了从前,他们是否还能回到此前的生活状态?
话题回到这个热搜本身,全红婵家之所以会成为打卡圣地,同样是流量思维在作祟。
如今,流量早已被视为撬动利益的杠杆,那些所谓“网红”对流量的嗅觉异常敏锐,在单一价值取向的驱动下,为了流量逢热必蹭,谁红蹭谁,对走红者及其家人不惜围追堵截,软磨硬泡只为了保持自己的曝光。
而全红婵的家人甚至乡邻,只能默默承受着各方利益博弈带来的撕扯——他们在拍摄镜头之下一颦一笑,都“活”成了别人直播间的流量符号。
正如一些网友在该热搜下呼吁的那样,“心情可以理解,但请不要打扰别人平静的生活。”甚至有网友表示,“魑魅魍魉咋就这么多,还是早点搬家吧,远离骚扰。”
此外,还有网友建议湛江政府向理塘取取经,“丁真走红后,至今也没人知道他家在哪,村民也特地被叮嘱要保护丁真隐私。”也希望各大直播平台加大力度整治过度围观、恶意炒作等极端“蹭流量”行为。
至于全红婵,一战成名的背后既有“天分”也离不开自律的刻苦训练。据介绍,全红婵每天陆上、水上训练一共要跳300多次,有的动作不标准,她还会主动给自己加码。为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身高1米45的她必须将体重精准地控制在34.5公斤到35公斤。
省队教练何威仪也说,“小姑娘很自律,一天称3次体重。偶尔涨了一两斤,会自觉加大训练量减下去,她是同龄人里面最刻苦的。”
而且,从全红婵接受采访时说“拼命练习就为了挣钱回家给妈妈治病”、“曾经最大梦想就是开一个小卖部”、“天天吃五毛钱一包的辣条就很开心”等言论也能看出,她内心还是个朴素、纯真的孩子。
未来,全红婵会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接受外界的关注和媒体采访,但在当下,最重要的应该是对其做好隐私保护和奖励,而不应该让全红婵及其家人成为下一个满足流量欲望的“工具”。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副组长黄青春,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huangqingchun@huxiu.com.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5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