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当联影以33.33亿元的A轮融资创下国内医疗设备融资记录时,犹如给这个行业投下了一颗动静不小的炸弹。联影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将其视为联影“新生”的正式开篇,他在公开信中写道:这是联影多年来的奋斗第一次被“量化”,也是市场对联影未来长远发展的积极预期。
在这轮融资过后,联影的步伐明显加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联影就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超清TOF PET/MR,并且已经入驻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年,联影的PET-CT、中高端DR、移动DR的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第一,MR的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第三。
近日,联影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全球创新大会uInnovation。期间,联影发布了uAI联影智能平台、系列新品和创新走向。
铁三角
联影于2017年底成立的人工智能子公司——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影智能)有两位联席CEO沈定刚、周翔。两位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雷锋网在会后和两位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
沈定刚教授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终生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IEEE会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会士、国家千人,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是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学者。
沈定刚教授
另一位联席CEO周翔博士加入联影智能刚刚一个多月,在此之前曾任西门子计算机辅助检测和诊断事业部全球负责人,在医疗IT及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有十多年的经验,在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和医学影像AI方面的科研工作被引用万余次,迄今提交专利申请数百项,拥有60多项国际专利授予,是国际医学影像AI商业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
周翔博士
周翔表示,加入联影智能也是一个机缘巧合。其实,当时已有不少互联网公司、跨国企业、初创企业向其抛出橄榄枝,他可以从中“择木而栖”,但是为什么会最终选择联影?
他笑道,主要有两点因素:一个是沈教授的“个人魅力”,他有一支庞大的学生军团,彼此也相识多年。
第二点就是基于医疗AI行业的独特性。庞大、复杂的医疗市场环境决定了一般外围的或者独立的初创公司无法深入到医疗的本质,而联影的巨大平台,让他相信这家公司可以做好“医疗+AI”这件事。
沈定刚、周翔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是大牛级别的人物,在正式采访之前,我们曾开玩笑说,联影会不会出现“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
在沈定刚看来,二人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不同的背景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是难得的 “最佳搭档”。“他对产品的商业化有15年以上的经验,我对创新,特别是医疗AI上面的创新,有近20年的经验。所以公司里产品相关他想得更多,我的精力更多在技术创新、在与学校、医院科研合作上。”
周翔说,虽然两人的背景、优势不同,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共同点在于做事的理念,要做到极致才出来发声的人生态度。他认为,这也是两人为什么这么多年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因。
詹翊强
除了两人彼此欣赏的关系之外,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来自联影智能公司COO詹翊强。詹翊强是沈定刚培养的博士,在去年加盟上海交大之前曾与周翔在一起工作十余年。詹翊强向雷锋网开玩笑说,"本来以为去了上海交大,可以逃离这两人的‘魔爪’了,结果最终还是被抓了回来!"因着学术和工作的关系,联影智能的上层关系形成一个稳固的“铁三角”。
基于AI的10款应用和3款设备
成立不到半年时间,联影智能就在此次创新大会上推出了uAI这款跨产品线、开放的人工智能平台。
周翔在大会上表示,uAI一层意思是联影英文United Imaging 里的U,另一层意思是友AI,“友”代表要成为客户的好朋友。
uAI人工智能平台的目标是要完成多模态、多病种、多阶段数据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为联影的全线软硬件设备赋能,在此基础上推出一批智能化设备及“杀手级”应用,对智能医疗的市场进行“破坏式创新”。同时,也为医生赋能,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更为民众服务,提供云上诊断平台。
联影智能COO詹翊强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解释了uAI智能平台的整体结构:平台拥有自研的对内存及速度优化的C++深度学习部署引擎、C++医学影像处理库等平台组件,并和主流深度学习平台,如TensorFlow、Pytorch等有着良好的接口。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图像分割、目标检测、图像分类、图像标准、图像映射等通用模块,利用这些通用模块实现X光胸片筛查、低剂量CT去噪等各种各样的应用。不同模块之间的组合,可以快速行成一种新的应用模型,经过训练就可以在临床中调试、试验。
基于这个人工智能平台,联影智能展示了首批基于uAI打造的智能化产品,包括:智能体检读片(XR)、FFRct血流分析(CT)、智能骨伤鉴定(CT)、智能关节分析(MR)、肺结节智能筛查(CT)、乳腺病变智能分析(XR)、差分减影(XR)、血管分析(CT/MR)、智能多模态融合(PET-CT)在内的10款智能诊断应用,以及3款智能化医学影像设备:智能天眼CT、智能光梭1.5T磁共振、智能数字PET-CT。
据沈、周二人介绍,目前公布的这3款智能影像设备和10款智能应用只是联影智能的一部分产品,未来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以智能体检读片为例,该应用基于20万病例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能够对14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和疑似病灶进行标注,目前在肺结节、肺水肿等9项肺部疾病的诊断精准度上达到世界顶尖的水准,超过美国国立卫生院、美国斯坦福大学相关研发团队。
在软件应用打磨之外,uAI平台还会把AI能力放到联影的医学影像设备上。“简单来说,就是用AI的方法将成像过程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经济。”沈定刚表示。
以推出的联影智能天眼CT为例,以往CT检查时放射科技师需要经过体位选择、完成患者摆位、确定扫描范围等多个步骤,扫描质量难以统一。而智能天眼CT通过“刷脸”,就能够识别不同性别、年龄、体位患者的摆位情况,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摆位的准确性和标准性,保证影像质量。目前,这个应用可以覆盖人体CT日常扫描范围70%的部位。
目前大多数AI还专注在疾病的“筛查”,但医疗流程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包含了从成像到筛查、随访、确诊、治疗、评估的环节,将AI深入到每个环节之中,形成一个服务闭环,这是能够打动医生的一点。
具体来说,联影智能的研发将会在垂直和水平方面展开,水平层面指那些跨模态、跨器官、跨疾病的通用核心算法,它们如同乐高玩具里的小块,是搭建各种应用的基本模块。
垂直层面则是通过深入了解医疗行业的痛点,组合调整这些通用算法,把这些“乐高小模块”组装起来,做成真正能被医生所接受、所欣赏的killer apps(杀手级应用)。
目前,联影智能已经和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5家科研院所共同开展16项科研合作项目,课题涉及肝细胞癌、脑胶质瘤、帕金森病、脑卒中和骨肿瘤等多项疾病。
热闹的创业场,联影的优势何在?
智能医疗在全球范围持续升温,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300多家医疗影像相关的公司,而单以AI+影像的创业公司不下百家,占到行业三分之一左右,竞争十分激烈。在沈定刚看来,很多公司受到资本热捧,但是发展却良莠不齐,未来几年里,很多人工智能公司会倒掉,但是联影智能有信心走到最后。
uAI的合作布局
周翔认为,行业会经历一个洗牌的过程,如何形成自身的护城河、更好地生存下来,主要在于三方面因素:人才优势、共同的话语体系以及落地能力。
在人才团队方面,联影智能集结了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优秀人才,现在的AI团队被联影称之为“梦之队”,团队大部分人都曾在苹果、谷歌等知名企业就职,或者在美国的知名高校、医学院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在医工结合方面,医疗AI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仅仅掌握AI技术是不足以在行业立足的。沈定刚说,“搞工程的也要懂医学知识,要用医生的话语进行对话,真正把握医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与医生形成紧密合作。这些正是联影智能十分擅长的。”
在落地能力上,大型医疗设备厂商相比于创业公司的一项优势就在于设备在线下的铺展能力。“数据+场景”成为能够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方面积累的重要保证。
通过线下设备和uCloud联影智慧医疗云获取的海量、优质数据,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了“养分”,当算法成熟后,医疗云和智能设备又成为了算法天然的训练场和投放渠道。
詹翊强认为,将AI融入到设备中,把AI做到源头上,在最开始就实现医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从源头上控制影像的质量、精准度。数据标准化将会给医疗链条上的各方带来好处。 “国内创业者要做好人工智能的话,首先要做好标准化的工作,机器上扫描的序列联影可以定义,这样就可以保证数据的质量。”沈定刚说道。
利用已有软硬件优势加高自己行业壁垒的同时,詹翊强也透露,联影智能会为医生提供AI培训,和医院及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方面的合作。
赋能、共赢
医疗AI是一场长线战争,单纯的技术优势或商业化能力无法让一家公司走得更远,必须要有“板凳宁坐十年冷”的毅力和整合行业优势的能力。
沈定刚表示,联影智能上下的理念都要做医生的朋友。AI不会替代医生,但是“懂AI的医生会替代不懂AI的医生”。我们要知道,把AI“交给”医生的可能是一个好商人,把AI“教给”医生的才是真朋友。
其次,联影会把战略放在“赋能”和“共赢”上。给医生赋能,给设备赋能,与医院医生共赢、与研究机构共赢,与第三方公司共赢。“医疗AI的市场大有可为,在我们既定的战略目标下,我们既会做产品,也会做服务,还会做培训、合作中心,从而建立一个开放的AI平台和生态系统。”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6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