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刚,生于90年,2015年初从华为离职创业,但不喜欢被叫成90后创业者
眼下在AR/VR领域,大家都看好AR(增强现实),甚至更甚于VR(虚拟现实),但AR不够成熟,其前景也并不明朗。这种环境下,一项新的融资新闻就更值得关注了。
“总体上来讲,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整个资本的情况不好,虽然AR行业大家都很认同,估计三到五年之后会走向消费者,但大家对这个时间不是很确认,”从事AR领域和智能眼镜开发的枭龙科技CEO史晓刚告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整个AR行业的资本状况也不是很好,纯财务的投资很少。”
枭龙科技刚刚宣布获得来自京东方领投的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该公司曾在2016年初获得来自立讯精密领投的数千万人币A轮融资。对于这家成立于15年6月的公司来说,一年内便完成了天使、A和A+三轮融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为什么是京东方?
对创业公司来说,融资除了获得资金上的支持,能够对自身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有帮助同样很重要。这次融资,枭龙科技与投资方之间的互相选择也是经过了这样的考虑。
京东方是一家市值800多亿元的国企,体量庞大,主营业务是显示面板,近年来大力投资于AMOLED面板工厂的建设。对京东方来说,除了押注可见的市场(智能手机、VR),对未来的关注则主要在于预期可能会取代物理屏的AR虚拟屏幕。
京东方一直在押注AR领域,事实上该公司早在2014年就投资了国外著名AR创业公司Meta。史晓刚认为,两者战略上的契合促成了投资。但京东方能提供的不只这个,他表示以下三点也是促成投资的原因,
一、京东方有很大一块业务是整机代工,双方在整机代工上会形成深度合作。对创业公司来说,研发产品与生产产品之间有着巨大鸿沟,许多产品跳票也是无法跨越这条鸿沟导致的。实际上,枭龙已经开卖的这款产品就是由上一轮投资的领投方立讯精密代工的。
二、枭龙和京东方在整机研发上也会有很强的合作,借助后者很强的供应商资源和研发资源,可以帮助产品做到更小,应用更先进的技术。
三、目前AR眼镜在C端的销售很难做,而京东方有政府背景,拥有很多2B的渠道,在这方面有很多市场资源。
除了与AR很契合的京东方,枭龙此次融资的跟投方京工弘元等基金的背景也很重要。京工弘元基金是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亦庄国投、海淀科技园、北京理工大学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这些政府背景的LP可以帮助枭龙获得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以及潜在订单。
而北理工是史晓刚的母校,在AR显示技术方面的研究位居全国前列,双方在技术上已有合作。除此之外,北理工在军事方面有很好的资源和背景,对枭龙的产品未来在这一块推广会有帮助。
第一代XLOONG运动智能眼镜
产品: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
枭龙科技在16年7月推出了自家的第一代产品——XLOONG运动智能眼镜,专注于骑行领域,官方透露目前订单量已达数千副。显然,这还不是一个市场已经爆发的行业应有的销量,但大家都认为这一块前景广阔。针对这种情况,史晓刚为公司的产品准备了一份短期规划和一份长期规划。
短期规划的产品强调技术成熟,容易落地并收获市场。目前枭龙在做的三款产品中,有两款是着眼于短期规划的,一款是教育娱乐类的简单AR产品,具体信息还无法透露;另一款是双目AR眼镜,是在售款的下一代,也不会用到很牛逼的技术,例如成本很高的波导光学方案,以及短期内还不够成熟的SLAM交互。史晓刚认为,中国SLAM目前几乎不可能做到HoloLens那样的水平。这两款产品都会使用成熟的技术,易于量产。
枭龙还在做的另一款双目AR眼镜则属于长期的产品规划,会用上各种先进技术,包括SLAM,以及被史晓刚认为拥有全球最强波导光学技术的以色列创业公司Lumus的镜片,该公司一对镜片售价高达1500美元,且产量很低。
Lumus推出的一个官方眼镜设计参考,与一般的眼镜很接近
目前众多的国内创业公司都在做AR/VR领域的跨界,但史晓刚表示公司会坚守在AR领域,他认为创业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专注,不过等公司从这一块赚到钱后,也不排除会拓展其它领域。
为什么中国的公司不投国内厂商?
在AR领域,虽然枭龙可能是个例外,但整体来讲受到国内资本青睐的更多还是海外厂商。阿里投了Magic Leap,腾讯投了Meta,盛大和水晶光电投了Lumus……此类大额投资不少,小额投资则更多。究其原因,史晓刚认为,是“AR行业市场还没起来,有一段比较长的技术红利期,大家投的都是技术,谁能掌握上游的核心技术,就会受到青睐”。
“中国没有一个太好的环境,让大家沉下心来做技术。Magic Leap在做光场显示也在做定制芯片,这些都需要巨额投入和长期技术积累,而美国有这个环境来做上游的技术积累。”他说。
实际上,和其它领域一样,国内的AR/VR领域有很多跟风的玩票型创业公司,不会做产品和技术。也正是这个原因,加上国内庞大的潜在市场规模,中国的资本方会投一些能够抓住市场红利的公司,但前提是这个市场会爆发。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技术型创业公司,成为沙砾中的金子,他们瞄准的是AR更远的未来。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7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