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问世两年半了。“她”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沦为笑柄,或者成为 Windows 操作系统、Google 搜索这样划时代产品的开端。
在微软内部,笃信后者的代表包括:微软总部职位最高的两位华人 —— 沈向洋和陆奇,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以及被称为“小冰之父”的项目负责人李笛。
所以,从小冰诞生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个异类。两位华人最高管理者,为“她”在微软内部画了一个圈,赋予这个团队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宽容度。他们期盼着,这个“China First”的产品,可以影响微软全球的格局;他们期盼着,这个不拘一格的产品,可以影响微软研究能力向实际产品转化的过程;他们期盼着,在微软严谨的软件基因中,注入互联网时代的活力。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向人类招手,但当科技公司准备向未来出发的时候,成为先驱还是先烈,往往一线之隔。从“练习聊天”到“会聊天”再到开始探索商业模式,这其中故事会随着小冰被业界的认可被继续挖出。
2016 年 10 月 25 日,小米发布会开场仅 50 分钟,雷军便介绍完了小米Note 2,这让现场气氛突然有些微妙。以两小时算,小米VR 不可能撑得住剩下的时间,而按照正常逻辑,主角不应该是最后登场吗?
然后,小米MIX 发布,一次次不需要引导的欢呼扑面而来。
有人说,这让他们想起了 5 年前的那场发布会。不需要精致的话术,也不需要铺垫,所有东西都看上去那么糙,但的确很酷很热血。
小米的 Slogan 很久前就换成了“探索黑科技,小米为发烧而生”,充满了对技术的向往。但互联网语境偏于刻奇,“黑科技”甫一亮相,便遭遇了与“情怀”相似的待遇,尤其在小米5 挟裹 10 项黑科技发布之后,铺天盖地的几乎全是冷嘲热讽。
总之,小米已经很久没这么酷了。 对于小米MIX,或许有两种解释,是小米的“形象工程”或是“未来的手机”。
备货少,声量足,小米MIX 秒光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虽说在这个“PPT手机”泛滥的时代,没抢到一台概念机不足为谈,但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祛魅比盲目点赞也更靠谱。
本期硬创公开课,「唯物」邀请了声学博士陈孝良从他的专业角度对这款手机进行解读,
陈学良博士说:
小米MIX 其惊艳的外观令人印象深刻,屏占比达到了史无前例的 91.3%,视觉上为“三面无边框”(仅保留底部边框)。其中,取消顶部边框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因为顶部边框至少会有 3 个器件:前置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和听筒。另外很多手机还会多放一个麦克风以便嘈杂环境的时候降低噪声,以及普遍还放置光线传感器。
事实上,对于当前的智能手机,改动任何一个传感器位置都是很大的设计尝试。
本周,著名演艺公司魅族又在北京开了一场演唱会,并在歌手换场间隙发布了一台新手机——魅蓝 5,和一款新产品——魅族盒子。
如此本末倒置的安排在魅族身上却并不显得突兀,参考其以往的行事风格,这显然不是一家可以用常规眼光去循视的手机厂商。
难能可贵的是,也许是天公作美,北京气温骤降,在没有空调的采访室内,魅族副总裁李楠与记者之间达成了一种速战速决,不兜圈子的默契。
在问答中,李楠回答了魅族去年亏损 10 亿,今年至今亏损了 3 亿的问题。
上个周末,好多朋友给我发来了微信,都是问关于云盘停止服务的事情,看到这个其实也并不惊讶,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曾经一手打造,并为之付出了两年的青春和热血,想到即将落幕,难免感伤。作为当年负责云盘的产品经理,索性就写一些文字来怀念。
想到云盘这段经历,最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各家网盘血雨腥风的大战;最纠结的是,看似指数级增加的成本数字;最惋惜的是,云盘并不是没有机会完成自我救赎,只是抉择错了,就无法回头。
回顾云盘的过程,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云存储这个非常技术化的概念急于产品化了,在成本难题下很难找到出路。但这个方向我还是看好的,就是因为人们的电子资产越来越多,安全便捷的网络管理使用一定是个强需求。有人愿意来投些钱做这个方向,我依然有信心做起来,而且现在绝对是最好的时机。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8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