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魅族的2016,独家专访「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唯物周刊

各大厂商的年终要来了,一批好电影也赶着上映,唯物帮你准备了这一周的好文章。

来自南方的魅族,度过了艰难的2016 

“南方”魅族的2016,独家专访「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唯物周刊

魅族来自珠海,一座南方小城。地域特征在魅族身上表现最浓烈的时候,无疑是老白的发布会演讲。4 年前,和菜头参加了魅族 MX 2 的发布会,事后他写道,老白身上有那种沉默做事的南方风格,是北京所没有的笨拙和踏实。

这种风格延续至今。发布会结束之后,老白、李楠、杨颜并没有像其他大佬一样迅速离开现场,而是在会场外和几个记者、工作人员聊着天、抽着烟。就着北京的夕阳,老白在独自走回酒店的路上还被几个年轻人拉着自拍。

这一场景与喧闹的发布会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想起了和菜头最后的那句“热闹总是会有的,而唯有在沉默中才会有好的产品出现”,也让人想起了 VCR 中的“别问我为什么沉默,时间比我能告诉你的更多”。

显然,写这句文案时,魅族的同学是走心了。

「你的名字」电影上映,同款滤镜火爆的背后 

《你的名字》今日在国内上映,不到24小时,票房突破 6000 万,冲到了今日票房榜首。一同火爆的还有与电影同名的滤镜。电影上映前一周,「你的名字」滤镜就刷爆了朋友圈。而这也是继 Prisma 之后,又一款备受推崇的“人工智能”滤镜。与 Prisma 不同的是,「你的名字」滤镜主打日系动漫风格。

据了解,「你的名字」滤镜出自上海时光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在这款滤镜火爆之前,他们的产品主要是时光相册 App。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联系到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沈振宇,为大家解密这款滤镜背后的故事。

“南方”魅族的2016,独家专访「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唯物周刊

构想之初,受到 Prisma 的启发,时光相册也想做一款可以把照片风格化处理的滤镜,但沈振宇认为,油画的风格并不符合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想尝试一种大家都比较喜欢的风格,于是选择了日系动漫。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尝试了许多不同的算法,让机器去学习新海诚动漫中作品中的纹理特征,不断的调教参数,最后达到了「你的名字」滤镜现在的效果。用户只需要上传照片,选择滤镜,就可以得到一张充满新海诚画风的照片。

亲见:工程师使命与商业的交集

两年前,唐波和吴文良想一起做一家新公司,至于要做什么,并没有限定具体的产品。吴文良回忆,当时他们讨论的方向很抽象,所以最终达成的共识是——Connect Unconnected,“就是把那些没有连接的东西连起来。”

“南方”魅族的2016,独家专访「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唯物周刊

听上去很像“万物互联”那套过时的话术。但实际上,他们的重点并不是那些没有连接的设备,而是每一个与亲人处于分离状态的个体。数据团队曾告诉吴文良:在中国,这类人群的占比达到了 97%。

2016 年 2 月,唐波和吴文良携亲见第一款产品 S1 亮相 MWC 时,他们被媒体称为“大叔级创业者”。在亲见官网上也可以看到,其核心团队均有 20 年左右的从业经历。清一色的“大叔”。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 CEO 唐波以外,核心团队的其余六人均为摩托罗拉的老员工。他们是中国通信行业最早的一批人,所以很清楚,如何更有效率地应用技术,以及更有质量地应用技术。

在商业世界里,追求效率往往更容易找到最优解,比如同质化严重的智能手机;而一旦到了“最优解”阶段,一些工程师便会觉得乏味,比如终于从手机行业退休的钱晨:

“对市场有不同的理解,便会产生不同的产品,这个东西是对技术重新做裁剪,兴奋的就是试的过程。手机呢?手机已经没有对技术重新裁剪的那种东西了。”

科大讯飞发布会,我看到的人工智能

11 月 25 日,讯飞还是没能打破一个“魔咒”——逢发布会股价必跌。

“南方”魅族的2016,独家专访「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唯物周刊

今年的发布会地点还是在国家会议中心的一层大厅,理论上这里能坐 1500 人,但今年的报名人数超过了 3500,所以现场站着听课的人不在少数,会议开始后半小时还听见门口的安保厉声道:“只让出不让进,工作人员也不行。”

为时 4 个小时的发布会,讯飞连发了七款产品:多语种实时翻译技术、万物互联输入法、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慧教育、智能服务机器人,以及个性化语音合成技术。

也许是发布会耗时太久,再加上演讲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到了发布会后半段,原本拥挤不堪的会场空旷了很多。现场的工作人员显然习惯了这种状况,各司其职数小时之后,他们依然非常兴奋。

这不是讯飞的尴尬,他们以技术立足,在业内有口皆碑,作为合作伙伴,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甚至缺席华为集团财年预算会议来捧场。

但我依然好奇那些目光炙热的观众是否满载而归,就像在发布会前跟我说,“就想弄明白讯飞是怎么从一家语音输入公司变成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同事,发布会结束后他仍一脸茫然。这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但显然,这也并不适合在这种场合讲。

桑达尔•皮查伊执掌 Google 一周年:见证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时代

桑达尔•皮查伊接手 Google 时,Google 已经不是当年的 Google 了。

“南方”魅族的2016,独家专访「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唯物周刊

2015 年 8 月,Google 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将公司拆分为多个单元,并全部归在 Alphabet 旗下。佩奇自己担任 Alphabet 的 CEO,而皮查伊所分管的 Google 更多是负责客户服务和产品,包括 Google 搜索、Gmail 、YouTube、Android,以及手机等硬件产品。

但即使如此,这似乎并不妨碍外界给皮查伊打上“火箭蹿升”的标签。因为鲜为人知的是,在担任 Google CEO 之前,皮查伊已经在这个公司待了 11 年。

皮查伊出生于 1972 年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出生,1993 年赴美,在斯坦福大学和沃顿商学院获得工科学位。此后,他曾在 Applied Materials 芯片制造装备公司工作,之后在麦肯锡公司担任咨询师。

2003 年,皮查伊的同事尼克•福克斯跳槽到了 Google,福克斯当时的老大苏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Google 广告业务主管,后担任 YouTube CEO——问他, 麦肯锡还有没有其他值得招募的员工。福克斯便给出了他认为最棒的答案——桑达尔•皮查伊。

在谷歌眼中,它们的 AI 专家在未来也会成为公司的有力竞争优势,谷歌为自家产品开发的机器-语言技术未来也可以卖给其他厂商。“我们在云服务领域看到了巨大的机会,”皮查伊说道。“只用‘大’(big)这个词恐怕根本无法概括它的全貌。现在我们可能只抓住了 1-2% 的机会而已。”

对于皮查伊表现出来的那份让人敬佩的品质,其实更像是一种管理策略,推动着谷歌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industrynews/8759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3日 10:41
下一篇 2021年8月13日 10: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