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刘晓峰
策划:金赫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在最近一届的巴黎航展上,欧洲两家飞机制造商发布了其联合研制的下一代战斗机全尺寸模型亮相,并表示这款战斗机将在 2026年首飞,2040年正式服役。在第四代战机刚刚开始普及的今天,欧洲军工企业的这一举动,又为国际航空装备领域增添了哪些新的亮点?欧洲联合开发的新型战机与当今美俄已经问世的第四代战斗机相比,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格局?
目前,欧洲装备的战斗机普遍以第三代战机为主,与美国现役的第四代战斗机从战术效能和工作原理上已经出现了代差。目前,欧洲最先进的主力战斗机主要有三种,一是英、德、意、西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机,二是法国研制的“阵风”战斗机,三是瑞典研制的“鹰狮”战斗机。与F-22相比,除“台风”战斗机外,其它机型目前还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航电系统也有待升级,武器系统和相应的战法设计也较美国飞机处于劣势。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欧洲各航空工业的主要强国,开始了联合研制第四代战斗机的计划。
欧洲战斗机仍然处于第三代战斗机追求的“多功能”阶段
从三代机到四代机有着巨大的技术差异。隐身性能、 超声速巡航、超常规机动等四代机的代表技术,对气动布局、机身材料、控制系统、航电系统、 发动机方面的要求都提高了很多。20世纪80年代,受到电磁技术、雷达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世界各国航空工业发展迅速。其中以美国先后发布的 F-117A、 B-2 和 F-22三款机型最为抢眼。而在当时, 由于欧洲航空工业长期依赖于美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也只能分别在个别性能上与美国现役的F-22战斗机比肩,但是欧洲各国在隐身飞机的设计理念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鹰狮”、“阵风”和“台风”战斗机之后的欧洲下一代战斗机何去何从,成为摆在欧洲航空界面前绕不开的严肃话题。
F-22战斗机设计注重制空作战,F-35战斗机开始强调多功能,但战技指标并不理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根据本国工业实力和技术结构特点,计划发展新一代战斗机,但由于参与先进战机研制任务的各主要国家在对于航空装备需求层面存在较多差异,最终不得不发展成了不同的作战平台。同时,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无人驾驶技术验证机作为突破口,通过独立发展或是联合研制的方式,逐步探索和突破了未来作战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
时隔多年后,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出于国家利益和战略考量,陆续提出了各自的军用航空发展规划, 并积极寻求在安全与防务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合力构建欧洲防务的自主研发体系。尽管英国的脱欧决定直接导致了多个英法合作项目无果而终,但是法国和德国正在大力推动欧盟军事一体化建设,最引人注目的是开始联合设计和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及其配套系统。
法国也曾经试探性的发展过隐身战斗机,但最终虎头蛇尾
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未来空战系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研制“阵风”战斗机的法国达索公司开始了对于隐身技术的研究工作,并且率先在欧洲提出发展无人驾驶战斗机计划。当时,英国BAE系统公司与法国达索公司从各自的空军装备发展体系出发,曾经希望共同研制一款第四代战斗机,以作为欧洲在21世界的新型战机。然而,此项计划受到英国国防部的阻挠。
由于英国国防部已经参与了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的研制。而作为联合攻击战斗机主导方面的美国则要求其所有参与研制的本国企业,严格禁止与欧洲所有军工企业开展关于战斗机隐身技术的合作。英国国防部不得不遵守美国提出的禁令,这直接导致英法联合研制的欧洲未来空战系统无法获得可以应用的战斗机隐身技术。
作者:刘晓峰,装备专家,长期从事武器装备论证、预研制工作,主持军工企业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为国防装备建设提供决策性重要参考1项,参与新一代装备关重件试制工作2项,为装备研制和使用部门提供重要建设性改进意见并得到采纳2项,拥有行业内著作1部,在《坦克装甲车辆理事会论文集》发表装备发展规划论文1篇。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kepu/10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