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
中国科学家实现世界最快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随机数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信息安全、密码学、科学仿真等众多领域都有应用需求,但要人工产生大量“真随机数”却是个难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张军等人联合浙江大学储涛教授…
-
新AI工具能消除天文学数据中的“噪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日本天文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技术,其可以消除天文数据中由于星系形状随机变化而产生的“噪声”,获得的结果与目前公认的宇宙模型一致。研究人员…
-
人脸识别App不能超范围采集信息
近日“人脸识别一定要穿上衣服”的话题引发热议。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博主称,大家在使用App人脸识别功能时一定要穿衣服,因为“摄像头不仅仅只采集被识别者人脸的一部分”。这一说法被行业…
-
上海人工智能是这样发展的——写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之际
1149家重点企业、2246亿元产业规模、50%左右逆势增长……一组数字见证了一年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 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人工智能产业克服疫情带…
-
全新“衰老时钟”可及时发现患病风险
根据英国《自然·衰老》杂志12日发表的最新研究,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研发的一种新的“衰老时钟”——iAge,其为全人类提供了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上升的新方式,并能预测患病…
-
超级算力背后,TA们扮演了什么角色?
如果把人工智能喻为一盘佳肴,数据如同原料、算法相当菜谱,而算力,恰如那个后厨掌勺的厨师。 数据、算法和算力被视为驱动人工智能(AI)发展的“三驾马车”。 随着人工智能在…
-
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解析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近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百余场论坛活动,300多家参会厂商共同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 与传统的大型展会相比,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非…
-
“北斗+”新应用:“数字地球”将打造时空新基建
暴雨来袭,气象部门可以借助卫星信息及时预警。未来,无人驾驶、智能物流、智慧城市等,也有望借助来自千里之外的空天信息,运筹帷幄之中。 随着“北斗+”“高分+”等新应用不断涌现…
-
卫星互联网:高科技领域的低成本挑战
2020年,国家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卫星互联网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性工程。预计到2030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可达到千亿级别。 刘百奇 星河动力(北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