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
北师大毕彦超:AI和人类感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作者 | 青 暮 编辑 | 丛 末 人工智能和认知神经科学都在尝试打开 “智能”的黑箱,两者应相互对话、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快速发展。一方面,脑科学能帮助人工智能…
-
吴恩达:机器学习毕业后,如何规划职业生涯才能成为“老司机”?
编译 | 青暮、陈大鑫 编辑 | 丛末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入行人工智能,而进入AI领域的直接途径是从事机器学习职业。 但是,机器学习从业人员应该怎么规划职业…
-
Nature:学术造假者瑟瑟发抖,论文图像查重AI技术重拳出击!
作者 | 青 暮 编辑 | 丛 末 来自纽约雪城大学的机器学习研究人员Daniel Acuna开发了一款论文图像查重软件,他用这款软件检查了3500篇论文的2…
-
Bengio首期推特小课堂:从“AI未来五年”谈到“怎么教小孩学机器学习”
作者 | 青 暮 编辑 | 丛 末 Yoshua Bengio来Twitter传道授业解惑啦! Yoshua Bengio是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
-
Science评论:量子计算目前最大的挑战,在0和1之间
作者 | 青 暮 编辑 | 丛 末 2019年10月,谷歌的一项关于量子计算的研究登上了Nature封面。谷歌声称用53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S…
-
MIT警示“深度学习过度依赖算力”,研究三年算法不如用10倍GPU
作者 | 蒋宝尚、青暮 编辑 | 丛 末 目前深度学习的繁荣过度依赖算力的提升,在后摩尔定律时代可能遭遇发展瓶颈,在算法改进上还需多多努力。 根据外媒Venturebe…
-
吴恩达教你读论文:持续而缓慢的学习,才是正道
作者 | 青 暮 编辑 | 丛 末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中,了解前沿学者的最新研究的能力是每位严肃认真的机器学习从业人员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
北大吴思教授:人脑的视觉识别有无穷多个解
作者 | 青 暮 编辑 | 丛 末 6月22日,北京智源大会举行了认知神经基础专题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毕彦超教…
-
北大心理与认知学院院长方方:人类注意力图和动态机制
作者 | 青暮 编辑 | 丛末 6月22日,北京智源大会举行了认知神经基础专题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毕彦超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方方教…
-
手残手抖不再害怕,你也可以画出逼真的肖像画
作者 | 青暮、陈大鑫 编辑 | 丛末 看看下面这张图,你是不是觉得,第一行是某个灵魂画手照着第二行帅哥美女画的肖像? 真相可能让你大跌眼镜,第二行的帅哥美女都是AI根据第一行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