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的第一季终于播完了,我朋友圈里的刷屏也终于可以消停一下。
跟大多电视剧有点不一样的是,这部剧光女主角就有 5 个。所以当朋友知道我在看这部剧之后,总逃不掉的一个话题就是,你觉得自己最像谁?
于是,就有一大票所谓的“心理测试”想来好心帮你测测你是《欢乐颂》里的谁了。虽然这类测试跟初中时代的青春文学刊物差不多水准,不管测出来的人物是谁,结果描述里都是些类似于“你不吃东西就会饿,不睡觉就会困”的笼统表述,但这丝毫挡不住人们去测试的热情,“啊,我居然是曲筱绡!”“我的测出来是樊胜美呢。”
不过还好,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测出来自己是《欢乐颂》里的钟汉良。
实不相瞒,我也玩了测试,结果是安迪。没细看结果描述,我脑子里蹦出的念头是:
按照安迪的人设,她怎么可能去玩这种测试啊。
说到底,这些测试并不能测出我是《欢乐颂》里的谁,只能测出我跟谁有一样的臭毛病罢了。
我完全可以把每一个测试结果的描述都改成毒舌暗黑版:
比如你跟安迪一样内向封闭,不擅长社交,但并没有她的智商和对数字的敏感性,也没有一个财力了得的谭总在你身边一直提供关心和帮助,没办法,你成不了安迪,只能是一个不善交际的小朋友默默隐藏在人群里;
比如测出你是曲筱绡,你可能跟她一样带刺,却成不了玫瑰花,虽然一样张牙舞爪地生活,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既没她的家底,也没有姚滨这么个随便就能帮忙查到各种事情、还能给你介绍生意的朋友,你当不了曲总,你的朋友也会徐徐离开你……
那么,我们看似精明的大脑为什么爱玩这种蠢蠢的测试呢?诗意点讲,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在信息的洪流中寻找结构和意义;简单点说,就是渴望被骗。
宇宙浩淼,生命有限。我们活着的每一秒,大脑都在进行着复杂无比的运作,无数的信息在进行着一场争夺注意力的厮杀混战。多个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明,意识最多只能同时注意到四个项目。而我们想要在环境中生存,却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增加安全系数,所以大脑为了注意到更多信息,总是把多个信息按照规律组合成一个项目来处理。
我们之所以热衷于玩这种测试,就是渴求用简单的几道测试题的信息,来从她们的故事中窥视和预测自身命运的走向。通过技巧和模式,用简单信息换取潜在的命运规律,这种看似性价比很高的生意,让我们的大脑跃跃欲试。
大脑整理信息、发现模式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信息中的冗余,再压缩成更小、更有用的信息项目。比如,有100 万个 1,100 万个 0,未处理之前这对大脑来说可能会是 200 万条信息,但是大脑可以把它整理为“将 1 重复 100 万次”和“将 0 重复 100 万次”。比如这种方法不仅方便我们记忆,也有利于我们根据这些模式、规律去预测和控制。
然而就是因为规律和模式对大脑太友好,大脑对它们总是爱得要死。大脑非常期待自己能够发现模式,一发现之后就马上满足。这导致了一些对迷信的臣服,也让你更希望自己去相信那些测试结果,来欺骗大脑获得一下发现规律的快感,让它奖赏给自己一些多巴胺。事实上,一些所谓的益智类游戏的乐趣来源,就也是这种对规律的发现,比如数独,比如围棋,比如打麻将……
再退一步讲,朋友圈里那些输入自己名字、随机返回一个结果的 HTML5 页面,完全无逻辑和规律可言,不还是个个儿都火到刷屏么。
除了获取规律的快感,还有另外一个“帮凶”来促使你去在意这些测试的结果。
一旦有了测试结果,你就和电视剧里那个原本跟你毫无关系的角色产生了暧昧的联系,似乎你们的命运有了交叉,似乎你在关心她就也是在关心你自己。
物质文明帮你节省时间,精神文明帮你花掉节省的时间。
大脑太精明,在骗自己这件事上,它做得很好。它想相信,自己在看电视剧时不只是纯粹在消磨时光,也是在关心和探求自身的命运,迫使身体内的天使小人和恶魔小人达成一致,形成宇宙的大和谐,官方称之为“认知失调消解”。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会想:干,我只是戳几下屏幕玩个测试,大脑的内心戏怎么就这么多?
但我觉得大脑很可爱呢。——我的大脑为了消解认知失调说。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tech/aiops/5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