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来自于极端编程XP(eXtreme Programming),是它的十二个最佳实践之一。顾名思义,结对编程就是两个程序员坐在一起,结对进行代码开发。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结对编程到底好不好》,作者: 敏捷江湖桃花岛梅师姐 。
什么是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来自于极端编程XP(eXtreme Programming),是它的十二个最佳实践之一。顾名思义,结对编程就是两个程序员坐在一起,结对进行代码开发。在极限编程中,所有的软件产品都是由两个程序员并排坐在一起,在同一台机器上共同完成的。
图1 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的两种形式
在采用结对编程实践时,不同的团队形式各异。有的是分工明确型,一个人负责编写代码,另外一个人审查代码,负责代码的正确性和可读性;还有一个人负责详细设计,一个人负责代码实现;或者一个写功能代码,一个人写测试用例。有的是共同合作型,两个人共同讨论关于所开发功能的架构设计、编码实现、测试方法、代码风格等,然后轮流做输入和观察的工作。
“老带新”不属于结对编程
在国内还有一种大家结对的方式是“老带新”,一个老员工带一个新人,这种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结对编程,算是新人培养的一种形式。这样结对,就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失去了结对本身的意义。
结对编程的现状
关于结对编程在网上有很多声音,相对比其他的敏捷实践,它的争议几乎是最大的。根据VersionOne的14届年度敏捷状态报告,在组织采用的敏捷工程实践中,结对编程占受访企业的31%,排第八位,仅次于持续部署,高于TDD,由此可见,结对编程还是有一席之地、可取之处的。
图2 VersionOne的14届年度敏捷状态报告——组织采用的敏捷工程实践
关于组织是否要采用结对编程这项实践,主要是它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的项目,符合自己公司的文化。选择某一项实践的时候我们要形神兼具,如果仅仅是安排两个程序员坐在一起,一个写,一个看,这只是形式上符合,而重点是要理解这项实践它背后的理念。在结对中通常要求两个程序员水平比较相近,这样可以形成互补,引起讨论。两个人的智慧大于一个人的智慧,这是结对编程的基本依据,这样就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效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结对编程的特点。
结对编程的特点
从项目角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结对编程时,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个功能,可以避免个人的误区存在,通常个人的想法难免有局限性,自己看自己写的代码总是觉得怎么都对。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够看到彼此的误差。还有通过结对,代码至少有一个程序员进行了审查,这样可以让设计、测试和编码更加友好,减少了缺陷,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另外,结对的形式也保证了一个功能至少两个人知道,互为形成backup,不会出现一个人请假或者离职,后续无人知的情形。有的公司还会定期更换结对的人,这样可以让团队的成员都能熟悉到项目的各个功能模块,形成项目集体所有和负责的氛围,避免了一人责任制,自扫门前雪的现象,也可以让团队成员快速的熟悉业务。
从团队角度,更好的实现了知识传递和分享,让成员关系更融洽
不可否认,结对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是最好的形式。同时,这种即时的沟通交流也让同事之间关系变得融洽,相对比那种每个人一个格子间闷头写代码,更利于创建和谐的团队氛围。根据“乔哈里视窗(沟通视窗)”的理论,在实际工作的人际交往中,共同的开放区越多,沟通起来也就越便利,越不易产生误会。当我们向别人扩大我们的公开象限时,就会更多的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结对编程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
图3 乔哈里视窗
结对编程其实是在结对的磨合中,慢慢的形成团队的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潜移默化的,其中必然经历分歧和统一的过程,而很多团队在分歧中就直接停止了实践,也就无法看到结对带来的好处。
从个人角度,提高了个人的能力,提升了效率
在结对合作的时候,每个人不仅会从对方那里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受到对方的工作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影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值得被学习和尊重。当团队中的每个人的能力提高了,其实就是整个团队能力的提高。
工作效率上,结对编程让大家更专注在工作上,个人的一些工作外的活动将不会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任务,两个人其实形成了一个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小团队,为了团队任务的完成,两个人都会专注在自己的任务上,这样就提高了输出的效率。
对结对编程的质疑
前面提到了对结对编程的争议很大,主要有以下两点。
管理者认为提高了人力成本
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变成两个人来做,产出就降低了一半,这很显然是一种浪费。关于说到的提高产品的质量,短时间无法看出来,所以,无容置疑的结对编程就被认定为一个不好的实践。
团队认为找到合适的结对人员很难
首先水平相差不太多的人在团队中不多;其次结对要求两个人的脾气性格都能够相投,否则很难合作;再次,有些人喜欢单打独斗,不善于和别人合作等等很多的原因和理由。
对于以上两点,在这里不做评判。敏捷开发不等于所有的敏捷实践都要在自己的团队落地,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m.name}}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tech/architecture/7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