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在大部分印象中,2015 年是汽车厂商开始密集出现在 CES 的开始。到如今汽车厂商已经变成了 CES 的「标配」。在这个曾以手机和视频游戏而闻名的展会上,汽车科技展区的面积相当于四个足球场,比 2016 年高出 21% 左右。
「近几年来,CES 越来越像汽车展览会了。」第一次参加 CES 展的日产汽车 CEO Carlos Ghosn 在发布会上感慨道。
与过去两年 CES 不同的是,今年人们话题的焦点不再是证明无人驾驶技术,而是开始向汽车厂商、打车服务供应商、公共交通运营商以及最终的消费者兜售无人驾驶技术。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汽车相关参展者,本次 CES 还专门开辟了自动驾驶演示场地。
今年的 CES 展上,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正在各个层面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亲密关系。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公司相继发布自动驾驶相关产品,并在不同程度上与汽车厂商们进行了合作。
自动驾驶技术在 2016 年得到了广泛的测试: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新进展,因而 2017 年 CES 也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展示其自动驾驶新成果的大舞台。同时,这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无人驾驶技术正成为全球汽车厂商们的「下一个主战场」。
福特
福特在 CES 上展示了第二代自动驾驶样车。新车型基于 Fusion 混合动力汽车改造,新车的后视镜上方装备了体积更小同时能耗更低的激光雷达,与之前车顶布满雷达的测试车完全不同。
SYNC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也迎来新的一代:新增了 5 款 App,分别是:导航应用、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与智能手表互联的软件、支付应用以及在线音乐服务。亚马逊语音助手 Alexa 也集成在 SYNC 系统中。此外,福特还将与运营商 AT&T、德尔福共同进行 V2X 技术的研究,共建 V2X 平台。
在 CES 前夕,福特 CEO Mark Field 还公布电动汽车计划:将在未来五年推出的 13 款新型电动汽车中 7 款的具体车型,包括福特 F-150 混合动力车、福特 Mustang 混合动力车和福特 Transit Custom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宝马
在今年的 CES 上,宝马再次带来了 i Inside Future 概念车,这款车主要诠释了宝马最新的内饰设计理念,而该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套名为 HoloActive 的触控系统。
HoloActive 生成一个悬浮全彩显示屏,在使用中车上的摄像头可以记录在可显示范围内的手势动作。摄像头会重点监测指尖的活动方向,而超声波传感器则可通过脉冲信号让用户获得触觉反馈。从演示来看,HoloActive 触控系统是对未来全自动驾驶车辆控制方式的提前预演。
除此之外,宝马全新 5 系原型车还整合了宝马自动驾驶研发项目中的一系列成果:在现有在售车型的驾驶辅助系统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技术调整和升级,使得驾驶者无需长时间自行加速或刹车,也无需长时间将双手放在方向盘上。
菲亚特克莱斯勒
一直不温不火的菲亚特-克莱斯勒(FCA)也借着 CES 重新找回了存在感,它们针对千禧世代的口味专门推出了一款电动概念车。这款车名为克莱斯勒 Portal,开发初衷是为了「探索千禧世代家庭用车新形式。」
Portal 采用纯电驱动,最大续航里程约 400 公里,通过最新一代的直流快速充电技术,可在 20 分钟内获得约 241 公里的续航里程。Portal 采用 3 排布局,车门采用对开式滑动开启。上车之后,用户的手机、相机、平板和笔记本都能与车辆连接。还加入了最新的面部识别和语音生物识别等技术,能给乘客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Portal 支持自动驾驶(Level 3),配备了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传感器,搭载了 V2X 通讯系统,车身传感器能和公共设施、互联网和其他车辆进行实时通信。
丰田
1 月 4 日,丰田在 CES 上发布概念车 Concept-i,强调人与车的关系,重点关注如何打造适合用户在 21 世纪的移动出行体验。丰田计划在今后几年内进行「Concept-i」的路测。届时,部分功能的实验车将在日本的城市行驶。
此外,Gill Pratt 还宣布丰田研究所(TRI)在自动驾驶研发上的两条路径:代号为保卫者(Guardian)将开发新一代驾驶辅助安全系统,代号为私人司机(Chauffeur)开发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丰田表示首款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在未来 5 年至 10 年内发布。
丰田研究所负责人 Gill Pratt 在演讲中表示,丰田对汽车未来的愿景涉及两件事:使汽车更安全以及改变人们与车辆的交互方式。
本田
本田此次发布的具备自行驾驶功能的概念车名为「NeuV」(New Electric Urban Vehicle)。
Neuv 搭载软银(SoftBank)旗下云端 AI 技术研发公司所打造的「情感引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学习和识别司机的一些动作和行为模式,同时针对日常驾驶习惯推送一些个性化内容,比如音乐、温馨提示等。该款概念车内部信息的交流依靠一块触摸屏实现。
此外,其内部造型十分简洁,脚步空间除了油门和刹车踏板之外别无他物。本田还在这辆车的后备箱放入了电动滑板车,来应对最后一公里出行。
自动驾驶也是 NeuV 的一大特点,但目前没有更多细节信息。据雷锋网消息,2016 年底,本田与谷歌新拆分的 Waymo 公司开始频繁接触,进行合作洽谈。
现代
现代带来自动驾驶版本 Ioniq 的亮相。
Ioniq 自动驾驶汽车没有使用昂贵的 360 度激光雷达,现代使用价格相对便宜的 Ibeo 激光雷达——位于 Ioniq 的前方和侧面。与此同时,现代在前后使用中程和远程雷达,以及在挡风玻璃上的后视镜附近安装的四个摄像机阵列。这些重叠的覆盖范围为道路提供了 360 度的视角。
现代的目标是可大规模量产和销售这些自动驾驶车辆。因为它经济型两厢车的定位,车身使用的是一些成本更低的传感器和运算力相对较低的芯片,使得这辆自动驾驶车价格不会太高,是普通消费者可以消费得起的自动驾驶汽车。
Faraday Future
Faraday Future 在拉斯维加斯召开新车发布会,发布新车: FF91,主打续航里程 700 公里、百公里加速用时 2.39 秒、拥有车主智能识别、自动泊车等特性。
据雷锋网了解,原定两个小时的发布会,最后压缩成了 70 多分钟,随后的媒体采访也被取消。但 FF 研发与工程高级副总裁 Nick Sampson 在此次发布会的最后,卖了一个关子:随后会有更多内容发布。比如,当天发布会上完全略过的安全特性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讲解。而且 FF 也没有在现场公布新车价格。
毫无疑问,更多的发布会是为了让外界对 FF 保持更多的关注度。对于贾跃亭而言,FF 91 能否成功也直接决定了乐视造车计划的未来。
博世和大陆
1 月 4 日,重要的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和大陆分别在 CES 开幕前一天召开发布会,宣告他们今年要展示的「黑科技」。
虽然发布会上两家描述的愿景不同,但最终落点大部分都在「如何实现自动驾驶」。博世打算用超声波雷达来扫描和共享车位信息,而大陆则准备用 3D 激光雷达让汽车看清那些摄像头看不清的画面。
博世的雷达找车位方案是这样的:当车辆沿道路行驶时,超声波雷达可以探测闲置车位并且收集车位数据。然后数据将被上传分享,周边的司机可以实时看到附近的车位状态,很快找到可用的车位。博世今年计划在美国试点这一方案,奔驰将会是早期的合作方之一。
博世在这次发布会上还展示了一款概念座舱:它集成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通过确认驾驶员的身份,座舱的座位和方向班会自动调节适应,车内的娱乐系统也会根据用户推荐不同类型的音乐。
大陆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收购 ASC Inc. 的 3D Flash LiDAR 业务,3D Flash LiDAR 的特点是在实时环境 下,输出高清机器视觉,大陆方面表示:这也是对很多摄像头无法识别的图像场景进行补充。
在自动驾驶安全刹车系统(Safe Branking for Automated Driving)方面,今年大陆强调更多的传感器数据采集、液压控制以及主动干预。大陆给出的数据是这套系统能降低35%以上的事故损。
据雷锋网所知,目前大陆的自动驾驶安全刹车系统已经在林肯的MK C1上集成。
北汽
1 月 6 日,北汽、百度在拉斯维加斯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双方将共同开发量产 L3 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其中,百度提供 Learning Map 地图数据、百度汽车大脑、CarLife 等技术和服务,北汽将在未来 1 – 2 年内量产智能驾驶汽车。
北汽公布的智能汽车规划分为智能驾驶、汽车互联和智能座舱三部分。在智能驾驶方面,北汽希望在 2016 – 2017 年实现和量产具备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刹车、半自动泊车的车型(L1 级别),并在 2018 – 2019 年量产 L2 级别、2020 – 2025 年之间量产 L3 级别的车型。
为了实现上述规划落地,北汽宣布将在 2020 年之前投入 20 亿人民币,2025 年之前投入 50 亿人民币技术研发。
百度
今年百度与战略伙伴北汽、长安一起搭了个展台,并在 CES 上宣布了三件事:L3 事业部更名为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与北汽共同开发量产 L3 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发布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平台 Road Hackers。
据雷锋网获知的消息,Road Hackers 首期将与开发者共享 1 万公里的训练数据。据百度官方解释,Road Hackers 是百度基于真实路况数据,利用其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高级自动驾驶模型。百度表示 Road Hackers 也是全球第一个在真实道路上可以实现端到端模式的自动驾驶模型。
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 HMI&生态总经理张辉表示,Road Hackers 将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资源力度,并不断降低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算法的研究门槛。未来,开发者只要关注模型的高层结构,无需担心底层问题。
英伟达
在今年的 CES 上,这家公司达为我们呈现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进展:AI CAR 平台以及在自动驾驶领域宣布了一批合作伙伴。
AI CAR 平台包括:Drive PX 计算平台、DNN 深度神经网络支持的应用层 Auto-Pilot(自动驾驶神经网络)、Co-Pilot(合作驾驶神经网络)、NLU 等,以及云端高精度地图和云端人工智能助手。
在地图方面,英伟达和百度、tomtom、日本的 Zenrin 以及 Here 建立合作。供应商方面,英伟达宣布与采埃孚、博世这两家世界顶尖的供应商达成合作,后两者将利用英伟达开发的人工智能汽车平台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化。
具体到汽车方面,英伟达宣布与奥迪合作开发一款基于英伟达 AI 驾驶系统的自动驾驶车型,双方将在 2020 年推出量产版自动驾驶汽车。
地平线
在今年的 CES 上,由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创办的地平线展示了一款与英特尔联合研发的 ADAS 系统。据雷锋网了解,这是地平线首次将嵌入式 ADAS 系统实现在英特尔的 FPGA 硬件平台上。
这款 ADAS 系统是基于地平线设计的第一代嵌入式人工智能处理器架构 IP「高斯架构」打造的。这款 ADAS 系统可实现在高速公路和市区道路场景下,同时对行人、车辆、车道线及可行驶区域的实时检测和识别。
在 CES 上,余凯透露,地平线还将陆续推出 BPU 的第二代伯努利架构和第三代贝叶斯架构以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功能。
据雷锋网了解,地平线正在建立一个软件和处理器的深度神经网络平台,让上层应用的表现有 1000 倍的提升。余凯曾表示地平线通过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软件、硬件和处理器的架构上重新定义,实现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本地化计算。
驭势
国内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驭势科技也展出了一辆无人驾驶概念车。
在这辆无人车内部,座椅呈环形排列,普通汽车常见的方向盘、仪表盘、踏板均未搭载。这辆车被驭势称为「城市移动包厢」:针对完全无人驾驶而设计的一种新的产品形态,融入了移动空间、移动包厢的设计思路。
驭势创始人吴甘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款产品不是概念车,而是一辆可以在一年内量产的车。他还表示今年内将实现商业化试运营。
按照规划,驭势短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高科技园区、景区、厂区、主题公园和度假村等相对封闭区域。中长期将沿着低速到高速,封闭到开放的路线。
Navya Arma
创办于 2014 的法国无人车初创公司 Navya,2015 年 10 月份推出了核心产品 Arma ——已实现完全的电动自动化,可容纳 15 人,最高时速可达 45 公里/小时。
在今年的 CES 自动驾驶演示场地上,让观众进行试乘体验。据 Navya 销售副总裁 Henri Coron 表示,目前 Navya 已经在全球部署了 30 辆无人小巴,明年还将新增 100 辆。据雷锋网了解,每辆车售价大约 25 万美元。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0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