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欲拆分自动驾驶业务为IPO做准备?
7月29日,晚点报道,滴滴有意分拆自动驾驶业务,原顺为资本执行董事孟醒将加入新公司担任负责人,同时其承担起了新公司的融资事宜。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新智驾随后进行求证,滴滴方面表示“不方便回应”。
早在7月初,有媒体爆料滴滴正与其最大股东日本软银公司以及其他潜在投资者洽谈自动驾驶融资业务。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滴滴接连传出欲分拆自动驾驶业务。此次更是指出,原顺为资本执行董事孟醒将加入新公司任负责人,孟醒也将负责新公司的融资业务。滴滴自动驾驶业务过去几年进展平平,此次剥离烧钱的自动驾驶业务,或是为IPO做打算,同时组建新公司去融资,也可以给业务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如今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滴滴成立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虽然上周刚刚获得了丰田的6亿美元融资,但如果滴滴再不想办法盈利的话,那么滴滴也势必会被投资人看衰。所以,滴滴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找到盈利的方向,并实现盈利。
尽管滴滴方面对此不予置评,但是从滴滴此前在技术研发、牌照储备、谋求投资人等方面的布局,滴滴觊觎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已不是秘密。
滴滴为什么要拆分自动驾驶业务?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2年公司,滴滴在短短七年里先后经历14次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高达1650亿。人们可能觉得滴滴应该是最不差钱的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
面临常年亏损的状态,滴滴为什么还要拆分自动驾驶业务?
首先是差钱。作为差不多是世界范围内融资轮数最多的未上市公司,滴滴的烧钱速度远比它的融资速度更惊人。
2018年滴滴亏损高达109亿人民币,以至于在今年2月份,宣布滴滴将裁员15%。事实上,就连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本人都曾公开表示,滴滴成立至今从未盈利,累计亏损已经达到400亿人民币,未来能否盈利还不好说。
那么,滴滴的钱都花到哪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滴滴一直存在着明显且巨大的隐患,当司机对滴滴的巨额补贴早已视为理所应当,这意味着滴滴必须一直对司机进行“补贴”,否则将会流失大量滴滴赖以生存的生产力。这是当年“补贴战”遗留的历史难题。例如,2018年滴滴亏损了109亿,与此同时滴滴当年对司机的补贴总额高达1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撇开上周丰田投资的6亿美元,滴滴的上一次大规模融资是在追溯2018年4月份。也就是说,在持续入不敷出的前提下,滴滴已经没有“余粮”了。
此外,就算处在巨亏的边缘上,滴滴扩张的野心和脚步也从未停止。近几年滴滴在国内进行了疯狂的业务扩张,除了网约车业务外,前前后后投资了外卖、共享单车、共享巴士、网络安全、云计算等领域,如今还将发展重点放在了最烧钱的自动驾驶上,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风口上巨烧钱的项目,亏损是必然的。
其次是上市。根据公开资料,2017年4月,软银领投滴滴55亿美元,滴滴估值超过500亿美元。当年年底,滴滴再融资40亿美元,估值有所下降。在部分投资人看来,滴滴估值不升反降,主要是因为它虽然占据网约车领域约九成的市场份额,但一直未能借助“垄断地位”实现资本市场所期待的“溢价”,反而亏损不减。
除此之外,滴滴一直在投资开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但开发一款高性价比的自动驾驶汽车要比最初预期难度更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这时,引入外部投资、拆分自动驾驶业务,以及需求IPO成为一些参与者选择的办法。
滴滴的自动驾驶逻辑亦是如此。滴滴希望和大部分打车平台和汽车制造商一样,把外部投资引入自动驾驶汽车业务,寻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财务投资者来继续资助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未来,自动驾驶业务有望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实体,并给外部投资者带来回报。
其实在程维心里对于自动驾驶的态度同样是这个道理。 他曾公开表示过,目前Waymo是无人驾驶领域是第一阵营,滴滴有机会在第二阵营获胜;如果滴滴无人驾驶不成功,结果会是非常悲壮的。“2018 年滴滴会全面出击”。
第一步,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去年1月,滴滴宣布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加快推进全球智能交通前沿技术发展。2月,滴滴在北美使用观致5进行自动驾驶路测。其CTO张博表示,“滴滴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正在美国和中国的三个城市持续进行测试。 我们会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未来有可能是车厂把车造出来,然后这个车可以一键进入到滴滴的平台,接收到这些需求,我们可以按每一单给车厂分润。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滴滴和所有汽车厂商共享这个出行的市场。”
第二步,滴滴牵手了众多“合作方”。去年3月,车和家宣布将和滴滴成立合资公司,为其生产一款定制化的新能源网约车,既能节省成本,更能够直接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同年5月,滴滴获得了在美国加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同年9月,滴滴又在北京拿到了自动驾驶技术路测的牌照。
第三步,走向联盟,抱团取暖。2018年滴滴与雷诺、日产和三菱等31家其他汽车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在车队管理、汽车制造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合作。此外,滴滴还与大众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开发“下一代联网汽车系统”和与叫车服务相关的技术。
今年滴滴低调布局自动驾驶的野心更是显而易见。3月,滴滴成立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滴滴沃芽),经营范围包括智能驾驶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
据雷锋网了解,这是目前滴滴旗下子公司中唯一明确注明设计自动驾驶汽车业务的主体。
换言之,这也被视为滴滴一直以来在自动驾驶业务板块有重大的战略布局,而独立子公司运营,也是很大可能为后续的自动驾驶业务独立融资、上市做准备。
自动驾驶业务何时走向“独立”?
由此可见,滴滴一直在烧钱,一直在亏损,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却也在不断加码。
相比于Waymo、Uber、Lyft,以及大部分头部车企,滴滴布局虽略晚,但其在自动驾驶研发上具有着天然的优势。
如果L4/5高阶自动驾驶能够实现,那时的Uber、Lyft、滴滴还会存在,而且消费者使用习惯也已经形成。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路测与交通数据,滴滴平台上的数百万辆网约车每日生成的数据正好可以成为其数据来源。不仅如此,由于技术尚未成熟,自动驾驶汽车短期内还不会卖给消费者,滴滴这种大型网约车平台更适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商业落地。
也就是说,滴滴在自动驾驶上的商业模式,也适用于其与车企合作制造新能源汽车。这也是滴滴的生存法则。
滴滴自动驾驶的愿景很美好,路线也不错,但此时拆分自动驾驶业务时机是否合适?
2019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频频爆出融资难、内讧倒闭、裁员等新闻,其中甚至不乏Roadstar.ai、Drive.ai等高光明星项目。
现如今,寻求融资和精简团队几乎成了各家自动驾驶公司当前的关键事。滴滴的资本压力、和市场压力更是不小。
目前车企扎堆进入出行领域,抢滴滴市场。先是戴姆勒与吉利宣布,双方将在华组建合资公司,区别于吉利的曹操专车,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后有长城汽车发布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将融合“分时租赁+网约车+长短租”。接着,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国有汽车公司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
据雷锋网新智驾了解,此前滴滴牵头成立的洪流联盟进展缓慢。目前合作进展较多的只是和车和家,宣布组建合资公司,联手制造可满足L2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还没有更多消息。
网约车只是出行革命的上半场,自动驾驶才是终局。滴滴在自动驾驶的布局上不可能甘愿落后。业内人士指出,滴滴的自动驾驶路线明朗,发展至今下一步或许拆分自动驾驶业务,谋求上市。
更重要的是,让自动驾驶分拆出去不但能减轻滴滴的财务压力,还能给其业务创造更多自由,促使其专心处理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挑战。
可复制、可借鉴的路线图
前不久,Uber计划2019年上市、估值1200亿美元的消息被曝出,这一估值几乎是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市值的总和。即使这一高估值引来争议,但也代表了网约车公司“独立”自动驾驶的认可。
此外,市场上还有些许类似的拆分独立案例?
3月上旬,Lyft正式提交IPO申请,作为美国出行市场占据39%份额的一个网约车平台,Lyft的运营状况和滴滴相似。
4月份,Uber宣布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获得软银、丰田以及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Denso(电装)的10亿美元投资。根据协议,丰田和电装将向Uber ATG投资6.67亿美元,软银旗下软银愿景基金将向Uber ATG投资3.33亿美元。当然,滴滴和Uber也可走在殊途同归的路上。
此外,软银还曾向通用自动驾驶子公司GM Cruise投资22.5亿美元。GM Cruise主要由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Cruise Automation构成。2016年3月,通用汽车收购了Cruise Automation,收购金额估计超过10亿美元。
谷歌财力雄厚,但其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Waymo也一直在寻求外部资本。不仅如此,福特也成立了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即福特自动驾驶汽车有限公司,并同意向大众出售股权。
其实,在盈利模式方面,滴滴与它们都非常类似,都是通过提供打车平台从司机处收取服务费和佣金。相似的业务模式,相似的盈利模式,相似的亏损,Lyft 、Uber等都成功“独立”上市了,滴滴还会远吗?
总之,在兜兜转转之后,滴滴终究还是会选择“独立”自动驾驶业务。因为拆分自动驾驶业务,谋求上市最关键的还是想要融到更多钱。以目前的网约车发展的商业模式来看,有钱可烧、拓展市场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目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一段时间的最佳选择。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3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