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元宇宙和全真互联网的一些小看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题图来自:《阿凡达》

1

坦白说,从区块链开始,我对有些新概念新技术就有点免疫了。主要是曾经追过一些热点,研究过一些概念,后来有种被骗的感觉。就像有人说哪里开了个媲美迪士尼的游乐园,大家轰隆隆去看,结果看到一个电动小火车。

倒不是说大家通常热议的新技术没有价值,肯定是有的。但是 60 分的东西,吹成 1200 分,就有点奇怪了。

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创投圈这几年毕竟有些疲软,都在看半导体和拉面馆了,突然出现一个被马化腾说是“媲美移动互联网的大船,再不上船就晚了”的东西,或者被 Roblox 热吵的“万物皆可元宇宙”“是互联网的尽头”的东西,哪怕知道不大可能,也总得先眼见为真。

有没有眼见为真我不知道,我是有点看瞎了的。看了半天,不还是 VR/AR + 网络游戏那一套吗?

从 2012 年 Oculus Rift 出现的时候,媒体就盛赞,黑客帝国时代终于到来了,别想什么信息技术什么本地生活了,赶紧想想是选蓝药丸还是红药丸吧。于是 2012 年被光荣地命名为 “VR 元年”。

这个故事精彩之处在后面,几乎每年都能叫 VR 元年。2014 年,Facebook 收购 Oculus,被称为 VR 元年。

2016 年,微软和索尼都有了自己的 VR 设备,国内创业圈也火爆,又被称为 VR 元年。

2018年12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 年,Valve Index 发布。于是,这一年也被称为 VR 元年。为了跟之前的 VR 元年区分,这次特地叫“真正的 VR 元年”。

最近 Pico 被字节收购了,估计又得热闹一番。如果 2021 年或者 2022 年又被叫做 VR 元年,建议再行区分,叫“真正的真正的 VR 元年”吧。

看起来,元宇宙的意思,就是元年宇宙吧。

2

吐槽归吐槽,VR/AR 技术本身是极有价值的,也一定是未来趋势;随着算力提升,游戏变得更开放、更自由,这我也都是坚信不疑的。只是,整个容就想换身份证,这不合理。

技术一定还是为场景价值服务的,不是讲一个炫酷的科幻故事、描绘一个精彩的科幻画面,就能真正落地为产品的。

过去二十年,我们确实经历了技术带来的剧烈革新。我们目光所及的规模最大的新产品,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移动支付、个性化推荐都是看起来不够性感的技术,也没有高大上的名字,但只要能解决用户问题、创造了场景价值,产品就能建立在它们基础上,创造价值。

把这两个概念扔进来,我不知道能推理出什么。太抽象了。太别扭了。

不过我可以猜测具体的技术,比如 VR 和 AR。

VR 的技术肯定是逐步成熟的,就我很不专业的了解,能先解决长时间使用头晕的问题就很不容易了。现在的设备,重的不便携,便携的性能又差,离手机的体验还远得很。

我用 VR 设备,除了短暂地看一些奇观(在家体验过山车、海底古迹风景等等),玩几把射击游戏(忍不了半小时),还是没有找到很好的体验。

就更不用说,完全沉浸在一个虚拟世界里,这对设备各方面体感,以及对空间的要求(主要是走动问题,不是自由移动就很假;是自由移动,就需要巨大的可供定位的空间,这也让 VR 的价值削弱了)都很高。到黑客帝国那个阶段,还是等脑神经连接系统出现比较靠谱。

对于 VR 技术,我是谨慎悲观的。我会觉得长期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打磨,作为玩具是可以的(就像智能音箱说是下一代入口,其实就是玩具而已)。第二个阶段都很难个人家庭化。

对于AR 来说,最简单的应用是社交,就是星球大战系列里的那种全息图像,带上眼镜,你的朋友可以跃然眼前,体验就很好。

不过只有这样的话,又只是一个玩具层面的应用。

AR 理想情况下,还是足以替代手机的。相当于直接在眼前唤起各种界面,有点像手机屏幕直接铺在面前。

不过还是没有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样看有什么好处呢?

一种潜在的好处是,能跟现实生活的实体接触关联。比如可以直接图像识别出很多信息,摆在面前。有点像手机里的识物。但问题又来了:这么低频的需求,手机也可以完成,为什么不用手机?

另外可能有个好处是,这样画面可以很大,看得更清楚。这的确有价值,可是如果注意力在这个画面上的话,大概率不是在需要看现实世界的情况,那在户外是不够合适的,总不能站在路边跟上图的姑娘一样在逛电商网站吧?…… 如果是在家里,电视和投影不是更舒适吗?

常见的 AR 应用一般就是家居设计、空间定位、测距、小游戏等,这些也很难构成对手机的挑战。

所以我觉得根本不是技术的事儿,是从场景来看,VR 和 AR,之于手机,都很难有“可以揣在兜里的智能计算机”比“笨重且操作复杂的 PC 机”这种碾压的体验差。

对 VR 和 AR 能挑战手机的地位这事儿,我是很悲观的。2012 年的第一个 VR 元年过去已经 9 年了,还是没有质的突破。再过 15 年甚至 30 年,我瞎预测,手机肯定还是个人智能设备的主宰。顶多可能会在手机上集成一些新技术。

再聊聊元宇宙经常关联的另一个课题:会不会在新技术之后,人们开始生活在虚拟世界呢?所谓有钱人去火星,没钱的人元宇宙。

首先有一个问题:怎么才算生活在虚拟世界?是要在这里面娶妻生子?那梦幻西游也可以啊,十几年前就可以了。要有经济系统?那 CSGO 的装备交易市场、比特币、电子账户,不也都存在很多年了?

如果讲的故事是,重建一个虚拟世界(很多对元宇宙的解读就是这样的),跟现实世界完全对标,复制各种模块进去,那价值在哪?我是没太懂这事儿的,也没看到有人真的解释清楚。宅男是因为逃避现实生活才喜欢二次元的,为什么要去另一个一毛一样的世界,而不是只喜欢二次元这个跟现实世界逻辑完全不同的世界?

虚拟世界在各个场景下都符合人的需求逻辑。所谓的“在虚拟世界交朋友”,就是社交需求,对某些人来说比现实世界更轻松、更舒适。所谓的“在虚拟世界创造”就是娱乐需求,跟过去堆乐高、玩积木也没有什么区别。不是把所有需求杂糅进所谓“虚拟世界”,就可以让人觉得一切都好,现实真垃圾的。

有文章说赛博朋克2077这样优质的游戏就是元宇宙的雏形,我是头上顶着三个大问号的。

如果说元宇宙就是一款很卓越的游戏,这个游戏跟传奇和魔兽世界一样优秀,有出色的画面、经济机制、社交方式等等,那我完全赞同,并且愿意每个月都充值 648。但如果说元宇宙是黑客帝国,大家快来生活吧,那真的就是瞎扯淡了。

有很多好游戏,有沉浸感,有创造感,有自由度。但好游戏就是好游戏,人们享受在动森里买家具、跟朋友聚会,会为朋友写的信感动,并不意味着就抛离了现实世界,这都是在满足一部分生活中的需求。这部分需求,在别的地方也能满足,跟是比特的,还是原子的没有关系。

最后我疑惑的就是,我看元宇宙的概念说,元宇宙指的是所有虚拟世界联合起来变成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合而为一,那么…… 意义在哪?

凡事总得讲点基本法吧。你说平台里不同商铺的消费信息聚合在一起,能够形成大数据描绘消费者的画像,这个很有价值;或者把全国的健康码集中做数据处理,这样对防疫也很有帮助。但是把所有虚拟世界的数据、内容都聚合到一起,是为了啥呢,单纯就是让每个字节都跳动起来吗?

出现一个黑客帝国里一样的虚拟世界,高楼大厦,信息穿梭,黑客横行。听起来就像是二流科幻小说里的剧情,能满足爽文的幻想。跟真实世界没啥关系。

4

最后申明下,我不是对元宇宙和全真互联网有什么大的意见,只是觉得这种高级概念无助于我们做产品去解决问题。这背后在解决 VR、AR 问题的,在研究怎么让游戏更好玩的人,才更值得尊敬。

人工智能本来是个很好的技术概念,也不算很唬人,可行业内专门追着做“更好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都很快陨落了。人工智能是个底层的技术,并不是需求,也不是价值本身。就像做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本身不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是人脸安全验证、在线翻译。

元宇宙到底解决什么问题?没人说得清。互联网是全真的就好吗?假一点行不行?也没人说得清。

还是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用户价值理解好吧。

乔布斯在 2007 年 iPhone 的发布会上说要重新定义手机,现在这么多概念,感觉是很多人都在模仿他,要重新定义这个、定义那个。

但很多人没有看到,乔布斯真正在滑动手机屏幕、缩放图片时,台下的阵阵呼声。这些呼声,不是被“重新定义”这个戏剧性的词震撼了,而是被“显而易见”的体验震撼了。

我总觉得,好产品,好技术,价值都是“显而易见”的。

一些小看法,希望有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3658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