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出台,在教育领域引起了不小的震荡。但不可否认的是,K12校外培训业务监管的加强,虽然使学科教育陷入了困境,但对职业教育来说,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3—2019年,职业技能教育市场规模增至1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4%,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14亿元;职业考试培训市场规模增至21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77亿元。如今,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已超千亿,其潜力巨大。
职业教育是个广阔的市场,也是个动态发展中的市场,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会随之迎来各种挑战。想要走好职业教育的路,其实并不容易。
近日,开元教育发布2021半年报,其情况并不乐观。报告显示:其营收为5.37亿元,同比增加45.21%;但仍未盈利净亏损达1.22亿元。
在环境利好的状态下,开元教育亏损的原因何在?
资金分配不均
开元教育的前身其实一家仪器制造公司,叫开元股份。2017年3月,开元股份进行业务转型,在其原有业务上增加了面向教育的职业教育培训业务,并且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业务,使其逐渐成为开元股份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了63.64%。2019年3月完成制造业剥离,更名为开元教育。就此开元教育由双主业并行变更为单一的职业教育业务,可以说算是较早一批成功完成业务转型的公司。
从开元教育提供的财报发现,虽然完成了业务转型,但开元教育其实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除去客观原因给开元教育带来的影响,其本身的经营状况也出现了问题。
战略布局极端化,成本过高,销售支出远高于科研工作。财报中显示,开元教育的营业成本7.04亿,超出营业总收入31%;其中销售费用达到了2.79亿,同比去年有所增加,占总成本近四成;研发费用却不足总成本的1%,仅有0.35亿。
财报中提到,为实现“集团大流量入口+多品类多校区消化+多出口服务”的商业形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但从实际数据上却并未有体现,开元教育作为一家产品驱动型公司,反而对于营销的关注度远高于公司产品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放在推广方面,不免让人疑惑其公司的定位是否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开元教育从员工数量6128人降为2021年的5843人,根据2020年开元教育对于员工情况的介绍发现:销售人员的数量远高于技术人员,其员工的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大专及以下的员工占比达到58%,研究生及硕士占比不足百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供高质量教育呢?同样是行业龙头的中公教育,其专职师资和研发人员共计占总员工数额近半。
要知道,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向高素养、高技术、专业化转型,这就要求从业机构的师资背景够强。
产品品类杂
不仅是对职业专业性要求更高,随着职业教育的需求群体增多,对职业教育的分类越来越精细化。2020年和2021年高职院校将扩招20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也被纳入招生范围。
那么综合性教育机构在目前的职业教育领域乐观吗?
开元教育是一家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截止到目前,开元教育旗下的产品涉及了技能型和应试型两大领域,其中包含了80多个产品品类,金融、医学、设计等均有所涉及。但其精品师资团队,仅占公司总人数约16%,显然不足以完全支撑如此多的品类。有学员反映,开元教育的收费较高,教学系统不完善,甚至旗下网校有套路学员网贷的状况出现。
不仅是开元教育,同样为综合性质的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中公教育在所发布的行业预告中披露2021年上半年也是预计为亏损状态。但对比传智教育却在本次实现了扭亏为盈,传智教育主营为IT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级软件工程师。其半年报披露,传智教育的营收为3.04亿,同比增长15.21%;净利润2612.72万元,同比暴增了184.92%。
在比对职教机构的业务和盈收状况后,发现目前成人教育的赛道上,垂类教育似乎更受人们的欢迎,因为此类机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被人们所信任。
对于各个机构来说,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用户不具有稳定和持续性,周期短,很多人为了资格证或者技能提升而来,所以机构的口碑和专业性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目前,职业教育的赛道尚未达到饱和,很多机构还都在探索中找寻适合于企业发展、与社会合拍的教育道路。作为较早就开始进行业务转型的开元教育,本占据有利地位,若做好战略布局,合理进行资金分配,积极提高教学质量,本可以抢占先机,占据领跑位置,但在本次的竞争中显然处于“掉队”的状态。
职业教育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果开元教育继续以这样的状态“迎战”,其未来发展走向令人担忧。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4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