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何事不成,此乃无用之大也。这就是读书之大要,正心,以纯粹读书之心读书”,与诸位共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孔夫子旧书网(ID:kongfuzijiushuwang),作者:zhanghong,头图来自:IC photo
一、囫囵吞枣不择书
从读书识字开始,所阅书籍只有八十年代的高中旧教材。至今犹忆,童书唯有史地(理科看不懂)和《党员文摘》,它们是我的启蒙读物,陪伴我走过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岁月。
等到初中时,办事处(相当于镇辖乡)街道上的一间小小租书店,是我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从此鲁迅等名家开始进入视野,《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现当代名著开始在心中生根发芽。
正是得益于一定量的阅读,我的语文科成绩小有进步,成为班上不可多得的优等生。我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12分,是班上最高分,也是全年级(3个班)少有的高分。当然,我记得清楚的原因还在于考试分数虽然第一,但是卷面分数却是少加了10分。
上高中时,我省吃俭用购买了一大堆《读者》等杂志,同时还邀约三五好友共同订购日报《华西都市报》,通过阅读报刊杂志,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以上算是我读书的第一阶段,囫囵吞枣不择书。
二、初涉经史不择书
等到求学于师大文学院,泡图书馆、逛书肆成为一大乐趣,特别喜好文史类书籍。文学书籍偶有所览,历史、舆地则是当时所好。
安县邱君是老乡,更是我的老师,他对我这个略喜欢读书的小辈颇有照顾,不时导以读书,特别是代购《书目答问补正》一书,更是让我对古代书籍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始终不能够达到恩师的期望值。
2008年10月9日,我开始阅读《史记》,正式开始读史生涯。毕业前夕,我先后阅读《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其中以大三暑假寝室独看《三国志》印象最为深刻。忆当时,每日静心寝室观看《三国志》,唯有吃饭离开,如是者数日,竟至梦游其中而不知所止,此诚读书一得也。
此时,《诗经》也是我的阅读书目,粗读其文,深刻感受到先秦时代纯朴的民风和作品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通过阅读,我逐渐明白读书要讲究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则我读书的第二阶段,初涉经史不择书。
当然,喜欢看书就离不开购书、屯书,此间浙江兰溪陆氏、金堂易氏、安岳费氏等诸君于读书等方面颇有受益。
是后参加工作,读书之事暂告段落。
直到两年后,2013年9月15日,我开始重新回到读书的路子上来,遵循史学大家们的说法,开始了漫长的《宋史》阅读生涯,直到2018年04月29日结束。
此次阅读历时4年半之久,除了内容繁多之外,原因有二,其中最主要的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一口气读完,特别是中间还看过《东周列国志》和网络小说,进一步推迟了阅读结束时间,此外在最初阅读的时候忙于整理世系电子版也是重要因素。
从2018年5月4日到2020年9月26日,从《辽史》开始,到《明史》结束,我终于阅读完了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的纪传部分,成为我的阅读生涯的重要纪念事件。这算是我读书的第二阶段续段,终于完成读史计划中的最重要部分。
三、十年读书所得
从数岁读一书,到一岁读数书,再到今天有条不紊的读书,收获的幸福有哪些呢?首先要明白的是端正心态,只为读书。
我喜欢读书,不少学生都会问我读书是否有用?
没有用。
《庄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齐之栎社有树,大蔽千牛,匝逾百围,乃不材之木,以其无用故成其大。想当年毕业之际,恩师邱君临别赠书并附言: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其谆谆教诲可见一般,我有幸践行,才有今天读完《二十四史》纪传的纪念事件。
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何事不成,此乃无用之大也。这就是读书之大要,正心,以纯粹读书之心读书。程子曰正心为要,朱子亦言此万世之则。此则十年读书所得第一。
其次还要明白讲究读书方法,注意顺序。《书目答问》对于求学的人帮助颇大,特别是读书顺序之法,我认为是特别恰当的。想当时阅读《汉书》,某引某经,某据某典,大多不得其旨,如鲠在喉,始悟读书必循其道。曰文字,曰诸经,曰诸史。由文字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此则十年读书所得之二。
最后还要明白重视客观实践,学以致用。宋代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则读书之大道,余辈何敢言之,惟有读书之余,躬行万里,以冀所得。纸上谈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实践即无权发言。
余以为是而有骑行之举,独行川东,西进拉萨,北上甘南,南下合川,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粗有所识,舆地胜纪、乡土风俗,间有所得。此则游学之效也,亦十年读书所获其三。
正心诚意,似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读万卷书,与良师同行,不觉路远;行万里路,共天地山川,春暖花开。 这就是我十二年的读书收获,正心诚意为首,持之以恒次之,期间遵循读书顺序和方法,这样就能够收获满满,成为一名幸福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孔夫子旧书网(ID:kongfuzijiushuwang),作者:zhanghong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5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