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OurCity(ID:varicity),作者:刘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就像昆虫的复眼,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整体想象,其实是数以千万计的视点拼贴而成的形象总和。视点可大可小,有城市规划管理,也有街上来来去去的人会为了什么停下脚步。
街头摄影师刘涛原本是合肥供水公司的抄表员,从2011年开始,他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拍照捕捉城市日常运转中的惊奇瞬间。在“一席”的演讲里,刘涛说,在拍照的过程中,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看到了很多重复的人生。“街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教育。”
豆瓣有个“老表!随便看!不要钱!”小组,组员代号“CCTV”,喜欢在街边看热闹。组里记录和分享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路边四仰八叉的小狗、高架桥洞下打麻将的大爷,施工现场大大小小的挖掘机。小组创建不到半年,就有5万多个“CCTV”。
吸引设计师廖工停下来观察的是深圳白石龙村里各种“禁止停车”警示牌。白石龙村是廖工在深圳的第一个落脚点,这里有排列密集、租金低廉的握手楼,凭借靠近梅林关口、地铁四号线、深圳北站的交通优势,为大量外来务工者提供了便利的居所。
人多车也多,街道还狭窄,问题就来了。禁停牌随处可见,墙上有“车库门前,禁止停车”,黑漆,喷绘体;树上挂块板子,白底红字,手写“禁止停车,放气处理”;椅子上、卷闸门上、户外电箱上,用毛笔写、用喷漆喷、用彩色胶布贴,要罚款,要后果自负。
廖工在白石龙村住了10年,他喜欢城中村和警示牌背后生猛而鲜活的情绪,“就是城中村才会这么写字呢”,但是城中村又不只是被观赏的对象,在更多时候是现实生活本身,“如果刚来深圳的时候我有的选择,我应该不会住在城中村。”
同为深圳城中村,与白石龙一字之差的白石洲在2019年开始了大规模清租拆迁,截至当年年底,超过4万人离开。白石龙的命运似乎也有迹可循。禁停牌不算消耗品,做好了就放着,虽不减少,也不见多,风吹日晒,颜色慢慢褪去。
廖工没想着以此反映什么城市发展时代变迁,目的性太强就没劲了。在城中村闲逛,看到“禁停”就停下拍照,是属于他个人的“无意义”的小爱好。之所以要加上双引号,是因为能从固定的生活秩序里跳脱出来,不求结果地做点什么,这本身就挺有意义。
在精密运转的城市生活中,或许我们需要一些逃逸时刻确认自己的存在。大都市里的城中村,有秩序中的无秩序,无意义的小爱好。“生猛、幽默、轻松,对于人和作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品质。”
以下是廖工的讲述:
一、野生“禁停”
我在白石龙村生活了十年,身边有各种“禁止停车”的警示牌。城中村有很多家用小轿车,但停车位非常紧张,也很少有正规的停车位,有人会停到别人店的门口或者家的门口,人家就会写禁止停车,让他们不要停在这里。
这些警示牌有很强的功能性。人们在写的时候,大概心里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准确地把禁停的信息传递出去。你可以在菜市场里看到类似的牌子,菜的价格写得很大,或者你去看超市的牌子,肯定着重处理了折扣信息。
着重处理有很多方式,民间的方法和我们平面设计师常用的方法不太一样。平面设计师会利用字形、色彩、材质,但是禁停牌的书写者往往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完全是无意识地写下“禁止停车”,由此呈现出的偶然性就特别迷人。
禁停警示牌最吸引我的肯定是字体和字形。城中村不可能有交通导视牌上那种统一的、正规的字体。有的“禁止停车”写得很粗犷,比如“违者放气,请勿停车”这一张,它的笔触有一种江湖气息,我似乎能看到一个很猛的大汉站在这里。
这些字是带着情绪的,不管是设计作品还是书法作品,情绪是很珍贵的元素。不过,虽然说字如其人,我还真看不太出来警示牌书写者的状态。只能说有的字一看就练过书法,可能写字的人有一定年纪了,还有的笔触比较稚嫩,也许写的人年纪比较小。
警示牌的内容也很有趣。有一小部分很极端的表达,更多标语上写“禁止停车,后果自负”,反正一切你自己承担,虽然谁也不知道后果是什么。
第三个是材质。有些公司有设备,可能会把“禁止停车”打在A4纸上,但大部分警示牌还是手写的,因地制宜,用的是随手能够弄到的材料,比如纸皮、泡沫板等等。有些字是用镂空的模板喷上去的,可能来自白石龙村的管理部门。模板的好处是效率高,刻一个出来可以反复用,喷出来的标语是统一的样子。
警示标语被挂在哪里或者写在哪里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城中村没人管,这个门面是我的,我愿意在门上写,愿意挂椅子上,别人也管不着我。
总体来说,城中村不太会被要求讲究市容市貌什么的,是一个野生的、被放养的状态,所以也不会那么的标准化。有时候我会模仿这种无意识的气质,但这是很难做到的。
二、无序与有序
2009年我从苏州大学毕业,在博客上看到很多平面设计大咖都在深圳,那时也没什么经济条件,所以就住在白石龙,没想到一住就是10年。如果刚来深圳的时候我有的选择,我应该不会住在城中村。
白石龙的优势是交通便利,而且算是比较新的城中村,建筑密度不会像白石洲那么大,但条件还是不算好。我现在有小孩了,做父母的肯定希望小孩生活在更好的环境里,而且还要考虑孩子上学等问题,所以我们在2019年搬走了。
这10年里,通过房租能最直观地感受到白石龙的变化。我刚来的时候租一房一厅,月租450元,到离开之前,两房一厅的月租要2000多。有些大的公寓把整栋楼包下来改造,租金立刻翻倍。租客的生活压力比之前要大,很多人搬去更偏僻的地方,甚至有人因此离开深圳。
另外,公寓追求利益最大化、空间利用最大化,首选的是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比如装修成ins风或者什么样子,总之不会考虑什么城中村文化。
之前很多地方都想把店铺装修搞成一个样子。最近北京提出对街边店铺的牌匾标识不再“一刀切”,可能他们也渐渐意识到了审美的缺失。
秩序不只一种。城市里,所有的建筑用一模一样的字体、颜色,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这是最简单的秩序,我觉得比较高级的秩序是无序中的有序。
表参道是东京高度发达的商业街,那里每个建筑都不一样,但整条街又有自己的内在秩序。香港各种招牌使用的字体也蛮野生的,说出来有点玄乎,但我挺在意这种独特、生猛的精气神。生猛是现在蛮缺少的一种气质,大家都过分精致了。
白石龙和“禁止停车”也是这样的道理。“禁停”是城中村文化的一部分,就是城中村才会这么写字呢!如果把“禁停”弄得和小区告示牌一样规范,那白石龙就不是城中村了。
2016年,我做过一场“字生态”的展览视觉形象设计,讨论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当时有人在微博上评论做得太土,现在类似的设计几乎烂大街了,被称为“土酷”。但“土酷”还有得探讨,“土”未必要“酷”,只提取形式把所谓“土”的东西堆在一起,这样也挺无聊的。
我一直觉得,要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最大程度地投射到设计和创作当中去。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会更好玩。生猛不是死板的,不一定是虎背熊腰的大汉,也可以是幽默的、轻松的。生猛、幽默、轻松,对于人和作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品质。
三、小爱好
禁停牌不是深圳的特产,全国各地都有。到了一个地方,我的眼睛就会像扫描一样,识别出街上的禁停牌子,然后拍下来,这已经成了一个本能反应。朋友们知道我在做这件事,也会把自己拍到的照片发给我。
我的长期目标就是用这些“禁停”做一个书法字典。把禁停牌处理成黑白色后,它就像古代的碑帖一样,但不是名家的碑帖,而是生活的碑帖。类似收集禁停警示牌的主题其实有不少人在做,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小爱好。
小爱好前面可以加几个字,打个引号,“无意义”的小爱好。我喜欢收集“禁止停车”,你喜欢捡一个烟头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这些小爱好不会占用我们的财力、精力,但会让人生比较有乐趣,让我们比较有存在感。
我还收集了很多街头小卡片,从这些小卡片上面能看到时代的变化。早些年卡片上是衣着暴露的女孩,现在卡片上的女孩穿得没有那么暴露了,旁边多了二维码。在广东,小卡片上的代号是“喝茶”,到了北方,代号就变了,排版各有特色。这些细节都很有意思。
随着收集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成就感会越来越强。几年过去,我会清楚地看到禁停照片和小卡片增加了多少。所以我给“无意义”打引号,是因为这种小爱好对个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单纯地做了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好玩的事,这种存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在收集“禁止停车”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很多设计素材。这个过程没有什么压力,不是说非得在某个时间段里完成什么目标。慢慢地做下去,就像刷牙一样形成习惯,等遇到了合适的时机,项目就做出来了。
很多类似的项目都想从一个小点反映出城市的变化,这不失为一种理想,也确实可以反映出一些东西,但我说的小爱好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说生活态度也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它就是一种个人情绪,这种情绪会让你觉得你是有意义的,你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OurCity(ID:varicity),作者:刘丹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6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