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走不完的蜀道,他能飞完

出品:虎嗅驻成都编辑  

作者:雨林下   封面:东方IC

他是谁?他就是现在的电力巡检员。

 

“我们好比电力医生,无人机就是会飞的听诊器。”这是一位西南电力巡检师傅的原话。

 

河南的水灾让人们见识了翼龙2H搭建空中平台恢复公网的神奇力量,这架勇猛的工业级无人机正产自西南四川,是中航(成都)无人机公司专门研发的救灾定制款。

 

西南的航空产业经过多年布局,如今拥有完备的飞行器制造生态和零部件供应链,为工业级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优良起点,这里还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登陆科创板的公司。

 

除了在灾情救援中显身手,工业级无人机在电力巡检方面也不遑多让。

 

由于西南水电资源丰富,向来是西电东送的主战场,加之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电力需求扩张,各式线路工程全面铺开,电力巡检作为保障输电安全的基础,重要性更加凸显。

 

而西南自古天险,碍于地形复杂,跨区域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检难度一直居高不下,无人机恰好能解决这些场景痛点。

 

最近,虎嗅深入一线,采访了运维500千伏超高压电网的国网四川电力检修公司绵阳分部,近距离了解巡检员们的职业故事,试图从实践视角给行业带来新鲜启发。

 

练师傅  输电运检班长 1988年入职 工龄33年

 

我1980年代就开始做巡检,算是早年的电网子弟,父母就在这个系统,所以我对这行很熟悉。

 

分部负责的区域主要是川西北,最早我们的巡检形式很简陋,就是两人一小组挨着走一遍电线经过的地方,然后拿望远镜看有没有出现问题,顺便检查树障,测量树木和电线的间隔距离是不是足够大。

 

因为这边沿线很多都是山路,没法开车只能徒步,原始点的地方还要自己开辟野路,甚至手脚并用爬过去。

 

我们出巡都会随身带砍刀,一方面用来清除沿途荆棘,另一方面是把那些已经或者可能长高靠近电线的树枝及时砍掉。长期下来,对植物种类和生长周期了如指掌,家人开玩笑说我都快成植物学家了。

 

我们一天巡检的工作量大致要查三千米线路,换算下来要走六七公里的山路。以前没有电子导航,只能纯靠记忆,所以要赶在天黑前完成巡线顺利下山,否则天一黑容易迷路被困。

 

我倒是没迷过路,但有其他队员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时候没流行手机,互相也联系不上,如果很晚都等不回来人,大伙儿就会拿着电筒上山找。

 

川西北像茂县这种靠近阿坝的地方有很多无人区,我们也得去,一路上遇到过熊、野猪,好在这些野生动物只要不去招惹大多不会主动攻击。也有例外,有回我穿了件橘色工服,可能是颜色太亮眼,被黄牛盯上以为是在挑衅,幸亏我听到它从背后冲过来的脚步声,吓得撒腿就跑。

 

最可怕的不是大型动物,反而是马蜂,班组的人基本都被蜇过,严重的还进过ICU,蜂毒那是不知不觉的要人命。

 

巡电塔也有故事。我们检查铁塔要一级级攀上去凑拢了看。一般的塔有50米高,有的特高压塔有100多米,上去一次很麻烦,基本会在上面作业一天,体力消耗很大。特别是冬天,山上温度低,经常降雪,输电线覆冰太厚可能引起振荡倒塔,所以我们还会去现场搭帐篷,实时监控覆冰变化。

 

 

让我印象最深最揪心的,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时片区的北川县离震中很近,震后周边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受灾很严重,我们班组接到电力巡检任务都先给家里写了封遗书,才带上干粮冒着余震去的北川。

 

这份工作,日复一日的跑山路,看起来乏味,但我乐在其中,锻炼身体又能看风景,而且收入也稳定,在绵阳糊口完全足够。

 

干三十几年,我也临近退休了,单位现在补充进很多年轻人,电力巡检虽然苦和累,但它是基石,总要有人来做,好在科技进步快,无人机的很多辅助功能放以前我们根本不敢想。

 

小王 练师傅的徒弟 2011入职 工龄10年

 

我是东北人,当年填志愿阴差阳错被调剂到了湖北三峡大学的线路专业,可以说大学四年我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何去何从。直到2011年,国家电网来我们专业校招,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投了简历,没一阵就通知我来四川入职了。

 

国网实行师徒制,练师傅是我最早的领路人,记得我第一次跟着去巡检就丢了个大脸,本来大学期间没怎么锻炼,才走了2公里山路就体力不支了,没办法只能坚持,后来越走越觉得委屈,居然坐地上哭了起来。

 

我老家是北方平原,从小对山路非常没有概念,在我眼里每个山都长一个样,没什么区别。虽然现在都用手机导航,基本也不用自己记路,但师傅每条野路都记得住,我很佩服。

 

夏天大家要开空调,用电需求大,所以对我们保电要求很严格,每年这个时候的巡检频率是最高的。这边又是季风气候,连着几天雷暴雨,山里有路段会被泥石流冲刷,途经要十分注意。

 

外面的灌木丛有倒刺,为了皮肤不被划伤,我们一年四季都必须穿长袖长裤,而且时不时要淌河,遇到的蛇也多,长筒靴是防水防咬的必备品,你能想象么,三伏天裹这么严实出巡,简直就像炼狱。

 

回想刚入职那几年真的苦,我打了无数次退堂鼓,但都被爸妈劝下来了。我想,那就再忍忍,事实证明幸好坚持了,因为无人机来了。

 

2015年,随着我们管辖片区的电网线路不断扩充,巡检工作量更大,分部开始配备了无人机设备。

 

优点确实明显,很多需要跋山涉水才能采集到的信息,它飞一趟就能搞定。

 

但无人机本身也是新东西,飞行器技术不够成熟,用起来最大的缺点就是性能不稳定,容易炸机。炸就炸了,关键它飞在半路、炸在空中、落到山里,坠机地点不清楚,要人工费劲去找,这就很麻烦。

 

再就是操作复杂不够傻瓜,学起来费脑,我们年轻人反应快,多练练就能灵活掌握,年纪大点的师傅就不行了。

 

另外还有续航时间短。一块电池顶多能飞半小时,每次出去基本要带10~13块电池才够用,不过,扩容光靠无人机制造商估计解决不了,能源技术的突破是关键。

 

启用无人机飞巡要先申请空域,还要参加培训考飞行证,不像以前随用随飞。但这是好事,不然新手太容易毁机子,好歹这么贵一台,坏了可惜。

 

不得不说,无人机帮了我们很多忙,特别是近两年它不断有高阶功能推出,已经可以利用本身搭载的传感器进行精细化巡检,针对线路杆塔全景、杆号牌、绝缘子及组装金具、地线、光缆大小号侧通道等零部件进行拍摄,获取360°无死角的影像。

无人机拍摄的输电线路3D全息影像

 

可见光倾斜摄影是我们最常用的,主要用来观察线路和周围环境,而且根据数据可以精确计算出树木、房屋与导线的距离;红外影像数据是用来勘测温度异常的;紫外线成像可以快速识别异常放电部位。

 

无人机就像个听诊器,在找病兆上给我们省了大力气,但它没办法完全替代人工,因为电力巡检最终离不开和人打交道。

 

比如,向沿线村民解释电力设施该如何保护,和乡镇沟通砍伐超高树木赔多少钱,监督吊车伸缩臂远离电线,这些环节得我们上,所以“机巡+人巡”会是长久搭配。

总之,有了无人机我觉得干这行效率更高更有意思了,节约出的时间可以供我时不时搞点小发明,我做的绝缘子串R型锁紧拔取装置、风车驱鸟刺还得过全国电力行业QC成果奖,很有成就感。

 

记者手记:

 

和这些一线电力巡检员聊天中,笔者感受到师徒之间的传承与差异,老一辈有对电力行业的热爱、有浓厚的民生服务精神,年轻一代更多了对科技运用的敏感、敢于尝试的勇气。他们身上的气质与绵阳这座军工城市很像——质朴、务实,又或许,这是中国广大电力工程师们的共同标签。

 

随着电网建设加快,空域逐步开放,无人机在电力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据业内人士了解,目前西南的电力公司对无人机的启用还并未大面积铺开,大多数110千伏以上的高压输电网才配置了无人机飞巡,35千伏、10千伏的配网仍在使用效率低下的纯人工巡检,因此对研发无人机的公司来说,还有广阔的整机服务空间。

 

艾瑞咨询曾预测,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约750亿元,半数以上来自工业级的贡献,其中,仅电力行业一项就能占约50亿元。

 

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除了满足电力行业对无人机智能方面的精细化需求,可见的新利润增长点还包括,硬件以旧换新、维修保养,软件大数据管理、系统升级等衍生内容。

 

笔者实地走访发现,不少成都无人机龙头公司都在力推为企业提供飞巡服务。吉利旗下公司沃飞长空的市场负责人就表示,从前几季度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销售数据来看,相比硬件采购,企业更愿意为飞巡服务买单。这种合作模式的优点一是形式灵活,二是节约机身维护和人员培训的财务成本。一般根据不同的任务组合和使用年限,厂商的报价区间在几万到上百万不等。

 

对于如何啃下续航这块硬骨头,无人机整机系统制造公司纵横股份(688070)研发中心认为,眼下有前景的能源有三种,一种是锂,一种是燃油,一种是氢燃料。虽然业界对于哪种最具趋势性尚存争议,但从能源的补充方式上看,锂电池成为主要适配无人机的概率是最高的,因为它可以做到非接触式充电,不过从清洁程度和效率上,氢燃料电池更胜一筹。团队目前就正在推动氢燃料电池的研制和投产,应用后可以使无人机续航达到330分钟。

 

无人机上天入地,在三维空间自由翻转,为人们打开广袤视域,电力系统对它的引进才只是行业改造开的小头,随着机器全方位性能升级,未来还会与更多领域产生碰撞。这是一场人工与机翼的竞合赛。

(文内供图来自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检修公司绵阳分部)

本文为「 无人机在西南起飞 」专题策划第二期,第一期回顾:《巴山,夜雨,无人机》

将持续报道无人机和通航相关产业,欢迎交流探讨。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6761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