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内,“通过各种边角找到娃是必修课”。这些互不相识,也不因孩子而相识的家长们,在这一隅群聊中分享日常,发展自己的社交圈。
孩子们本能的担心和反感完全可以理解,但也不必急于将大学家长群视作父母“越界”的表现。父母们也并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处境,只是难以处理那种孩子刚离开的失落,又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孩子成长,他们正在重新摸索父母与孩子的边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青年(ID:fduyouth),主笔:罗皓,报道:朱芷扬、赵芸巧,编辑:郭宇翔、张淑凡,审核:甲干初,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大学家长群,了解自家孩子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就像在“江湾大草原”探寻小灵猫这种奇妙生物:行踪不定,无所不在,又无处存在。
多数时间没有新消息,我社驻家长群前线记者在群里发几张只露出一小半脸的照片和视频,就能惊起一阵寻找,毕竟:“通过各种边角找到娃是必修课。”
就拿上个学期的复旦校运会来说:驻沪家长们将镜头对准跑道,分享时长21秒的视频,便会收获一片“抱拳”和“偷笑”。
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有幸运者,遍历“99+”未读消息,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孩子的一瞬间。更多的是找不到孩子的家长。
也对,当代大学生无早课早起,简直是太阳打南边出来。于是在难得的运动会假期,我关掉家长群的聊天框,放下手机又内疚地躺回了被窝里。
大学家长群:家长们的赛博净土
大学生的家长群,究竟是什么?
大学生已然成年,多数学校不会创设家校群。所谓的大学家长群,群里没有辅导员,没有班级事务,甚至没有孩子维系起来的关系。
这是由家长自发组织运营而成的“民间家长群”,在自我管理中不断壮大,群里的家长或许几年前恨不得怒吼着退出家校群。
这些民间家长群或以地区、学校分,或以年级、专业分,或以需求分,或者干脆就杂糅在一起,只要你是孩子爹妈,统统都可以进群。
这些家长群虽没有统一官方背景,但管理却相当严格。
进群前家长需要获取“口口相传”的神秘群号,再通过提交照片,认证学生卡,待到验明正身“旦妈是旦妈”、“交爸是交爸”后方可入场,大有一种华山论剑凭帮派通关文牒入内的气场。
这些家长群的昵称也大有讲究,多数会选择一套复杂的编码,标定成员们的地区、性别、身份等,从而实现大群的有效治理。
这些编码可以方便交友、相亲、交流经验,甚至是拜把子结兄弟。
这些互不相识的家长们,在这一隅群聊中分享日常,发展自己的社交圈。如此一来,家长群自然就以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成为了独立于官方、孩子们的,只属于家长们的一片“赛博净土”。
当然,父母对孩子们的了解还是相当深入的,并对此保持宽容。
“我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告别了老师的目光和孩子的烦扰,家长们彻底放飞了自我,从相亲交友到专业分享,这里的“干货”应有尽有。有的家长群中,每到早晚就会有此起彼伏的“爬楼完毕,谢谢分享”,对前一天分享新资讯或是讨论的群友表示感谢。
在这里,能了解复旦校内交通状况,脑补一出过五关斩六将,杀过邯郸路勇闯早八的大戏。
也能实时共享孩子发量的健康现状,并逐渐体会数分(数学分析,一门很多专业必修但很多人挂科的课)的恐怖。
还有的家长会在群里交流“国粹”麻将,通过发量估测麻将战斗力。
在学习方面,你的父母甚至比你更懂内卷:“保研、申研、考研、就业,总有一条路好走,期望值降一点就行了。”“每天吃好睡好,作息规律,学成啥样算啥样,不和人比。”
家长们分享交流硬核知识,从学科评级到培养方案,从新闻热点到好物推荐应有尽有。
其中最靓的,是网名“文爸”的热心家长。他时常在群里旁征博引解答各种深度问题。气度不凡,自然有趣的语言往往收获群内一片感谢。
换位思考,有时对孩子而言是常识的东西,对父母而言却是很陌生的、需要担心的内容。从专业选择到兵役信息登记、集体疫苗接种等各样的小事,父母都希望了解更多。
孩子离家后越来越少的交流,让这些琐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群内获得的对孩子些许的了解,都更能让家长安心。
这个群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同好会,聚集了所有子女离家,但心仍有牵挂的复旦家长们。正如“文爸”所说的:“大家共同研究。都是孩子们,你家的我家的大家的都是复旦的。我们作为家长,心情都一样的。”
不是想掌控,只是想守候
有了这样一个归处,父母对家长群自然是拍手称赞,而孩子们却颇有微词。
在知乎搜索“如何看待大学家长群这种东西”获得的29个回答中,有27个回答对此表示反感和厌恶,其中第一条非匿名回答提出质问:“这算不算一种控制?”
《中国青年报》在《成年人的家长建起了“家长群”》一文中,引用了育儿热词“直升机家长”和“铲雪车家长”来描述这一现象,指那些“想随时掌握孩子一切,不停出现在孩子周围”的家长和“习惯于为孩子安排计划,帮助孩子提前扫清成长路上障碍”的家长。
与之相对的,大学生们正以自己的方式渴求独立与自由。他们不喜欢走在已经安排好的康庄大道上,也不喜欢有直升机轰鸣时刻盘旋在耳畔。
群内的家长们对此显得豁达。
孩子的担心和反感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也并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处境,只是难以处理孩子刚离开的失落,又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孩子成长。
他们正在重新摸索父母与孩子的边界。
一位网名“风清”的家长在群内问道:“自家孩子很抗拒大学家长群,想问问大家孩子的态度。”
其后,一位网名“平常心”的家长回答道:“孩子上了大学,不在身边,家长只能通过家长群了解各方面信息,适当给予建议,帮助孩子更好成才,所以有大学家长群很好,孩子反对,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想家长过多干涉他的生活,所以反对,家长掌握好分寸,做好自己就好了。”
一位网名“慕岩”的管理员也劝“风清”:“该放手的须放手,该关照的要关照。生活上关照,学业上放手,抓大放小,慢慢各自独立”。
他们认为,家长们并不是因为希望继续掌控孩子才继续聚在一起,希望能通过群聊来增进自己对孩子和孩子的专业、学校、生活的了解,一方面更好的做孩子们的避风港,一方面也填满自己空下来的心。
还有一个原因,使父母们不得不聚在家长群分享信息,因孩子们熟练使用分组和屏蔽针对父母关闭朋友圈和空间,关心孩子而又无从下手的他们对于这些从群聊得来的日常分享更为在意。
他们理解孩子们对隐私的追求和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区分,但仍难以释怀。“慕岩”介绍到:“我儿子从来不发朋友圈和QQ空间,他自己有个手办公众号,对所有人开放。他的网络社交小圈子,我也从不介入。”
“空巢的前两年不好熬,工作都心不在焉总走神,慢慢就习惯了。‘伺候’了他17年,突然走了,心里空荡荡的。”“慕岩”说道。
不过也有家长对此并不那么忧伤,劝“慕岩”自己找乐子去,可她给自己起的网名却叫“守候”。
或许也正如“平常心”所说的,“家长们能在家长群里找到快乐,也挺好”,与一众有共同话题的群友畅聊,关键在于“家长掌握好分寸,做自己就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青年(ID:fduyouth),主笔:罗皓,报道:朱芷扬、赵芸巧,编辑:郭宇翔、张淑凡,审核:甲干初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7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