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编辑:Susu,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瓜多老板少,直到2002年都是这样。收瓜时节,瓜农只能在家等老板过来,就像待嫁闺中的少女,焦虑中带着些许兴奋。农民还没有用上手机、电脑这些新鲜玩意,对外面的市场一无所知,只能等老板带着消息过来,才知道当年西瓜行情如何。
河南人的瓜
1994年的某个清晨,阿布在村口遇到了几个陌生人。那一年,阿布25岁,女儿刚满3岁。当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几个陌生人将彻底改变他和花村的命运。
后来,阿布才从隔壁老王那里了解到,那几个陌生人是河南人,为了逃计划生育躲到花村。到现在,阿布也不是特别理解,为什么他们千辛万苦地非要生个儿子,仿佛不生个儿子,这生活就没有意义似的。阿布就从来没有这样的困扰,就算是只生一个女儿,同样是很好的,也没人会说你什么。
年轻的河南人来到花村之后,包了一些田地,开始种西瓜。阿布和其他村民看着都觉得新奇,他们祖祖辈辈种植粮食作物,西瓜这玩意,见是见过,却不知道是怎么种出来的。一有空,阿布就到河南人的西瓜田里瞅瞅,看看这些绿油油的藤蔓是怎么长出大西瓜的。
当年,河南人的西瓜就卖出了好价钱,成为村里热议的一件大事。第二年,阿布和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就决定跟河南人取经,跟着他们种西瓜。吃了饭,喝了酒,河南人颇为热情地向阿布他们传授西瓜种植的技术。
虽然知道河南人早晚是要回去的,毕竟这是异乡,但是阿布没想到分别的那一天来得那么突然。那一天,村里的几个小混混跑到河南人的瓜田里搞破坏,每个瓜都给戳爆了。为这,年轻的河南人跟小混混们狠狠打了一架。打完架,河南人知道花村是待不下去了,第二天就匆匆离开了。
代办是个兼职
时间来到了1996年,阿布和其他几个年轻人种的西瓜已经像模像样了。这一天,有个省会的老板来花村收瓜。看着阿布家的西瓜种得不错,人也踏实,老板就委托阿布帮忙收瓜。于是种瓜人阿布就这样成了西瓜代办。代办这工作,其实就是个兼职,也就是收瓜那阵子帮外地老板联络一下瓜农,赚一点功夫钱。
那个时候,瓜多老板少,直到2002年都是这样。收瓜时节,瓜农只能在家等老板过来,就像待嫁闺中的少女,焦虑中带着些许兴奋。农民还没有用上手机、电脑这些新鲜玩意,对外面的市场一无所知,只能等老板带着消息过来,才知道当年西瓜行情如何。阿布还记得,那些年的老板除了省会来的,主要都是湖南和河南的。这些老板带着货车过来,各自联系自己的代办帮忙收瓜,拉完就走。那时候,每个小组只有两三个西瓜代办。
后来,手机逐渐流行起来,特别是瓜农,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有了手机,整个世界仿佛就打开了,瓜农跟外部的市场尤其是老板随时可以对上话。加上西瓜行情越来越好,种了西瓜的农民想要种更多,没种西瓜的农民也纷纷种了起来。那几年真是不错,几乎每个种瓜的人都发了财。
当了几年代办,阿布逐渐成了花村西瓜界的名人。因为手中掌握着外地老板的资源,很多瓜农会主动找到阿布,让他到田里看瓜,评估个价格,看能不能联系个慷慨一点的老板。老布对瓜有自己的判断,什么瓜可以卖什么价,几乎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当然,最后还是老板定价。
收瓜互助圈
瓜农和老板对价格没有异议之后,老板就带着司机到村里收瓜。那些年,民风还是相当的淳朴。遇到谁家要收瓜,整个小组都会齐心协力到田里帮忙。当时农民家里只有小拖拉机,一车只能载一千多斤,小组所有的车都需要出动,每家派两个人去帮工。从下瓜、传瓜、称瓜到装瓜,全部是靠农户合作完成的。不仅不给工钱,到了饭点,也是各回各家吃饭,吃完饭继续来帮工,都不需要主家去邀请。其实,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这一次你帮他收瓜,下一次他一定会帮你收瓜。
没过几年,西瓜的价格掉了下来,大家都抢着要尽快把西瓜卖出去,越晚卖越吃亏。因此,早前那种“一家收瓜,全组帮忙”的景象没有了。小组内分成了几个班子,关系好的,亲戚朋友合得来的就组成一个班子,相互帮工。一般来说,同一个班子里面,大家种瓜的规模都差不多,瓜多的跟瓜多的一起,瓜少的跟瓜少的一起,求得个平衡。每个班子大概有七八户人家,户数少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农户如果跟代办的关系好一点,就更容易把瓜早点卖出去。当然,就算是亲戚朋友,瓜的质量也要过得去才能得到代办的关照。所谓关系好,就是质量同等的情况下优先照顾。就像人和人差别大,瓜和瓜的质量差别也很大,有时候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比如气候,更多的时候则跟瓜农的技术和勤劳程度有关。
大家都想要好瓜,差的瓜只能留到最后才卖。作为代办,阿布必须到家家户户去看瓜挑瓜,其他代办或者老板当然也去。一般来说,谁先到农户家看了瓜,只要谈好价格就能生意定下来,也不需要专门签订合同。阿布的生意范围主要集中在花村及邻近的几个村,瓜农也熟悉,瓜量也充足。只有当市场特别紧俏的时候,阿布才会跑到偏远的地方去收瓜。
百家瓜
到了2010年左右,代办们已经不用亲自下到田里看瓜了,农民自己会把瓜拉到马路边上的一个交易市场,等着代办和老板来挑瓜。阿布把这称为“收百家瓜”。之所以出现这个变化,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买大车。特别是那些瓜种的多的农户,比如种个三四十亩,一般都会买个大车。这种大车可以直接开到瓜田里,农户自己把瓜装到车里,两个人一天可以收接近两万斤,这是原来十几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收瓜效率大大提高之后,瓜农之间的合作就更少了,有大车的人家默默地退出了原有的互助班子,结果,没有大车的瓜农也只能被逼着买大车。到2015年之后,花村80%的农户都已经买了大车。
互助班子瓦解,并不意味着收瓜不再需要帮工,有需要的,只好付费喊一两个人来帮忙。前几年,帮忙装一车瓜的工价是六七十元,现在涨到一百元了。
虽然这些年西瓜的行情不咋地,但是对于瓜农来说,也不愁瓜卖不出去。一方面农户可以用大车把瓜拉到市场上,另一方面市场上的代办很多,而且好瓜差瓜都可以走不同的市场卖出去。只要你的瓜熟了,就一定可以卖出去,只是价格有时候低到了底限。
2014年,阿布所在小组开始有人种植桃子,因为毛桃值钱,很多人都疯狂种。阿布没有跟风,而是种了比较多的品种。他太了解水果市场了,孤注一掷的话,很容易摔得头破血流。最近这几年,花村水果种植面积最多的是桃子,其次是西瓜,然后是李子。
赚差价,有风险
现在,很多老板都不需要亲自来看瓜了,完全委托给代办。代办也可以帮忙联系车辆把西瓜送到老板所在的市场,每个车都要现场把账目算清楚。老板会跟代办说好一个价格范围,符合范围的价格,代办可以和瓜农进行必要的谈判。
作为中间人,阿布其实也不容易在老板和瓜农之间赚差价。老板会有几个代办,他清楚西瓜的行情,你跟老板报太高的价格,老板是知道的,你想赚他的钱,他就不让你赚钱,第二年他就不找你了。瓜农也会联系几个代办,他们也知道西瓜的行情,而且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你跟瓜农压价,瓜农肯定是不会把瓜给你的。因此,阿布宁愿赚固定的服务费,而不愿意冒着失去老板和瓜农信任的风险赚差价。
西瓜的服务费是一斤2分,虽然不高,但是因为西瓜量大,算下来也不差。桃子的服务费是每斤5分,往年高的时候可以去到一毛、8分。桃子的服务费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桃子的风险更大,最多不能超过两天就要发车,否则就烂了。
2020年是一个悲催之年,不仅疫情磨人,气候也磨人。疫情的影响一是降低了市场的消费能力,二是不少工厂停工甚至倒闭,这些工厂原来是消费大批西瓜的主力,三是有些地方交通管制过严,货车根本开不进去。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雨水太多,导致瓜果的产量和质量大大下降。阿布估计,这一年花村大概就卖了原来三分之一的瓜果,很多都烂在树上了。
好在阿布并不全靠这份生意过活,除了搞代办,他还种了不少的粮食作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大概是阿布即使身处疫情之年也不会特别焦虑的原因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编辑:Susu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71943.html